每日經濟新聞 2020-01-17 17:47:08
每經記者|張懷水 每經編輯|陳旭
1月17日,商務部召開2019年國家級經開區綜合發展水平考核評價結果專題新聞發布會。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發布會上提問:“如何更好地發揮國家級經開區的平臺作用,對穩外資、穩外貿提供支撐?”

每經記者在發布會上提問 圖片來源:公共商務信息新聞采編中心 王偉倫 攝
對此,商務部外資司司長宗長青回答說,國家級經開區是穩外貿、穩外資、發展開放型經濟的重要平臺和抓手。據統計,國家級經開區利用外資、進出口貿易均占全國20%左右。“在推動發展、擴大開放中,國家級經開區有能力、有責任在國家戰略實施中承擔更重要的使命、發揮更大作用。”
談及下一步的工作打算,宗長青表示,首先是強化導向。按照穩外資、穩外貿的導向,完善考核評價指標體系,加大外資外貿指標權重,更好發揮考核評價指揮棒的作用,充分調動各開發區穩外資、穩外貿的內在積極性和主動性。
其次是進一步加大資金支持。要加大外經貿發展專項資金對國家級經開區的支持力度,安排配套資金向穩外資、穩外貿方面傾斜。同時,商務部將積極推動地方政府加大專項資金的支持力度,上下配合,形成穩外資、穩外貿的合力。
三是進一步加強國際合作和投資促進。充分利用雙邊投資促進機制,支持各地、各國家級經開區與外國地方政府和投資促進機構建立交流機制,提升國際合作水平,高水平建設國際合作園區。通過舉辦跨國公司投資計劃說明會、開發區對話500強等活動,促進國家級經開區與跨國公司常態化的交流合作。
第四個方面則是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宗長青介紹,商務部將推動國家級經開區加快“放管服”改革,提高辦事效率。支持國家級經開區建立重點企業聯系制度,提供專業化、全流程服務,建立健全服務投訴工作機制積極回應企業的關切,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問題。

商務部新聞發布會現場 每經記者 張懷水 攝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通過梳理發現,歷經35年的發展,全國已經設立219家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成為我國吸收外資、承接產業轉移和開展對外貿易的重要載體。
據商務部統計,2018年,219家國家級經開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9.5萬億元,較上年增長6.6%,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為11%。其中,廣州經開區、蘇州工業園區、天津經開區、青島經開區等4家國家級經開區地區生產總值均超過2000億元。
封面圖片來源:新華社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