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銀行股冰火兩重天!招行今天一度邁入萬億市值俱樂部,卻有24只銀行股在破凈中掙扎

每日經濟新聞 2020-01-06 22:12:15

 每經記者|胡琳    每經編輯|易啟江    

1月6日,國內首個股份行招商銀行一度邁入萬億俱樂部。

當日,招行的股價突破40元關口,該公司市值也隨之站上萬億元。雖然股價在收盤時有所回落,但還是引起市場普遍關注。從上市之初的608億市值,到如今萬億市值,增長十余倍。

除了招行之外,A股市場中還有多家市值已破萬億元。按招行在1月6日盤中最高價計算,其在A股市場“萬億元市值俱樂部”當中也只能屈居第八位。

創意圖 圖片來源:攝圖網

600億到1萬億 跌宕起伏18年

1月6日早盤,招商銀行低開高走,該股盤中最高上探至40.16元,創歷史新高,總市值一度突破萬億元關口。這也意味著招行邁入“萬億元市值俱樂部”。截至1月6日收盤,招商銀行報價39.24元,市值為9896.27億元。

回溯歷史,2002年招行在上交所掛牌上市,但二級市場股價幾經沉浮。

2002年4月9日,招行上市首發價格為7.30元/股,上市首日收盤價位10.66元/股,上市首日漲幅46.03%。對于上市首日成績而言,招行上市首日迎來了一個“開門紅”。不過從今天來看,上市首日招行的市值可以說是小巫見大巫。招行上市首日市值僅608.35億元,不足今日的十分之一。不過,開門紅的勢頭并未延續,該行股價一直處于不溫不火的狀態,甚至在2003年1月2日,招行市值僅為459.97億元,相比上市首日市值縮水近四分之一。

冬天已經到了,春天就不遠了。2005年牛市的來臨,讓招行市值也漸漸有了起色。上市以來,招行多次轉增股本,2005年該行“招行轉債”進入轉股期。雖然從股價表現來看,一路走低,但是總體市值上升。2005年7月8日,該行股價僅為5.9元/股,但是市值已經重回606.07億。此后,招行股價和市值迎來了一波小高潮,2006年8月23日市值突破千億大關。特別是在進入2007年之后,招行不斷刷新股價新高。2007年10月31日,當天收盤價招行股價創上市以來最高記錄,收盤價高達45.47元/股,市值高達6686.1億元。短短一年多,招行市值增長6倍有余。

不過,2008年股災的沖擊給這波小高潮潑了一盆冷水。2008年,國際金融市場動蕩和世界經濟衰退的大背景下,銀行經營環境復雜多變,充滿了不確定性。2008年10月27日,招行市值縮水至1639.85億元,之后股價表現也很難突破20元/股,很長時間內,市值也一直徘徊在2000-4000億元間。

一時之間,市場對銀行股似乎進入冷靜期。不過否極泰來,招行憑借零售金融的早期部署,其傳統信貸業務在2015年已經在一定程度上擺脫了銀行業的周期性,較高的零售業務占比為招行的業績提供了一塊珍貴的“壓艙石”。

招行在經歷了此前一段時間的沉浮之后,2015年4月后開始發力,市值穩定在4500億元附近。萬和證券研報稱,自2016年起招行的估值與同業相比溢價逐步擴大,股價表現遠好于銀行業整體與滬深300指數。

招行通過零售業務低成本的負債端而保持了凈息差優勢,零售客戶粘性高,給自身帶來了良好的盈利能力與高質量發展的基礎。進入2019年以來,招行股價從25元/股附近一路走高,市值重回6000億元。截至2019年9月末,該行集團資產總額73059.25億元,較上年末增長8.30%;負債總額67030.77億元,較上年末增長8.08%,資產規模為股份行之首。

2020年1月6日,招行盤內報價重新邁入40元/股價格,邁入萬億元市值俱樂部。

零售+高凈息差奠定業績優勢

招行股價一路走高的同時,該行公司業績表現搶眼。

愈來愈多的國內銀行強調要優化業務結構,發展不消耗資本及資產的非利息收入業務,然而凈利息收入仍然是銀行最重要的收入來源。銀行的凈利息收入就是由銀行的生息資產賺取的利息收入減去計息負債的利息支出的凈額。

2004年招行提出“一次轉型”發展零售業務,是國內首家確立大力發展零售業務的銀行;2010年招行再度“二次轉型”,執行以降低資本消耗、提高貸款風險定價、控制財務成本的新戰略;2014年招行提出一體兩翼戰略,深化前期的經營成果,改善盈利,同時隨著行業受金融科技浪潮的影響,該行率先再度擁抱金融科技,改善運營效率。

那么,招行的零售金融優勢到底體現在哪些方面?天風證券銀行業首席分析師廖志明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零售業務核心板塊一般分為財富管理、信用卡、消費貸款、住房按揭等。招行有很好的零售客戶基礎,例如高端客戶,這使得招行獲得存款成本較低,同時也帶來了很多活期存款,帶來比較好的息差。

2017年末、2018年末、2019年三季度,招行凈息差分別為2.43%、2.57%、2.65%,在所有A股上市銀行中分別居于第九位、第四位、第六位。

從凈息差來看,招行2019年三季度凈息差環比收窄,但仍然處于高位。

萬和證券指出,銀行業生息資產規模受貨幣政策、存貸款準備金利率等因素綜合影響限制較大,在經濟增速放緩、M2增速降至歷史低位并于低速平穩運行背景下,銀行業生息資產規模已告別高速增長階段,招行的生息資產增速近年來高于股份制銀行整體的增速,與國有五大行增速基本同步。

廖志明告訴記者,招商銀行息差高主要來自于其零售優勢。零售優勢帶來了較低的負債成本,招行的負債成本僅次于四大行,同時招行資產收益水平較高。零售業務對資產和負債都有幫助,因為零售優勢會讓銀行負債成本降低,同時貸款利潤也會提升,例如信用卡貸款、消費貸這類貸款利率會比企業貸款利率高的。

同時,廖志明也指出,招行的零售優勢也體現在財富管理。招行的零售業務為其帶來了客戶基礎。招行高端客戶基礎較好,其財富管理、代銷業務優勢很大。

萬和證券指出,招行私人銀行業務(日均人民幣總資產在1000萬元及以上的零售客戶)發展起步于2007年,同時也是國內首批開展私人銀行業務銀行之一。2019H1招行私人銀行客戶數已達7.82萬戶,環比增長7.28%;管理的私行客戶總資產2.16萬億元,環比增長5.97%。與國內其它銀行的私人銀行業務相比,該行的私人銀行要求的客戶人民幣資產門檻最高,私人銀行客戶數雖然不及四大行中的建、工、商行,但是公司私人銀行管理客戶資產規模位列首位。

24只銀行股處于破凈狀態

近年來,招商銀行股價一路走高,但這并不意味著所有銀行股能如同招行一樣。相反,自去年以來,銀行股相繼破凈,不少銀行股更是持續破凈,觸發穩定股價措施啟動條件。

截至2020年1月6日,36家A股上市銀行中,已有24家銀行股價低于截至2019年9月末的每股凈資產(最新股本攤薄,下同)。

數據來源:東方財富Choice

數據來源:東方財富Choice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銀行板塊大面積“破凈”主要原因是,銀行的盈利增速較過去幾年有所放緩;同時銀行盤子又比較大,當整個市場走勢并不強勁,銀行股的股價難以有大的表現。此外,銀行股往往彈性較小,所以中小投資者不太熱衷。主要是一些機構配置銀行股。在他看來,從估值來看,國內銀行股估值已經處于歷史底部。

2019年,銀行股持續破凈讓不少銀行觸發穩定股價措施啟動條件,在一系列股東、高管增持后,不少銀行穩定股價措施實施完成。

但是2020年,銀行股解禁規模近2000億元。數據顯示,2020年全年共有12家上市銀行面臨解禁,共計283.37億股,整體解禁規模接近2000億元。整體來看,全年解禁高峰將出現在12月,郵儲銀行上市部分首發股份以及北京銀行定增股份將面臨解禁,解禁股份數量高達102.9億股。

封面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建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1月6日,國內首個股份行招商銀行一度邁入萬億俱樂部。 當日,招行的股價突破40元關口,該公司市值也隨之站上萬億元。雖然股價在收盤時有所回落,但還是引起市場普遍關注。從上市之初的608億市值,到如今萬億市值,增長十余倍。 除了招行之外,A股市場中還有多家市值已破萬億元。按招行在1月6日盤中最高價計算,其在A股市場“萬億元市值俱樂部”當中也只能屈居第八位。 創意圖圖片來源:攝圖網 600億到1萬億跌宕起伏18年 1月6日早盤,招商銀行低開高走,該股盤中最高上探至40.16元,創歷史新高,總市值一度突破萬億元關口。這也意味著招行邁入“萬億元市值俱樂部”。截至1月6日收盤,招商銀行報價39.24元,市值為9896.27億元。 回溯歷史,2002年招行在上交所掛牌上市,但二級市場股價幾經沉浮。 2002年4月9日,招行上市首發價格為7.30元/股,上市首日收盤價位10.66元/股,上市首日漲幅46.03%。對于上市首日成績而言,招行上市首日迎來了一個“開門紅”。不過從今天來看,上市首日招行的市值可以說是小巫見大巫。招行上市首日市值僅608.35億元,不足今日的十分之一。不過,開門紅的勢頭并未延續,該行股價一直處于不溫不火的狀態,甚至在2003年1月2日,招行市值僅為459.97億元,相比上市首日市值縮水近四分之一。 冬天已經到了,春天就不遠了。2005年牛市的來臨,讓招行市值也漸漸有了起色。上市以來,招行多次轉增股本,2005年該行“招行轉債”進入轉股期。雖然從股價表現來看,一路走低,但是總體市值上升。2005年7月8日,該行股價僅為5.9元/股,但是市值已經重回606.07億。此后,招行股價和市值迎來了一波小高潮,2006年8月23日市值突破千億大關。特別是在進入2007年之后,招行不斷刷新股價新高。2007年10月31日,當天收盤價招行股價創上市以來最高記錄,收盤價高達45.47元/股,市值高達6686.1億元。短短一年多,招行市值增長6倍有余。 不過,2008年股災的沖擊給這波小高潮潑了一盆冷水。2008年,國際金融市場動蕩和世界經濟衰退的大背景下,銀行經營環境復雜多變,充滿了不確定性。2008年10月27日,招行市值縮水至1639.85億元,之后股價表現也很難突破20元/股,很長時間內,市值也一直徘徊在2000-4000億元間。 一時之間,市場對銀行股似乎進入冷靜期。不過否極泰來,招行憑借零售金融的早期部署,其傳統信貸業務在2015年已經在一定程度上擺脫了銀行業的周期性,較高的零售業務占比為招行的業績提供了一塊珍貴的“壓艙石”。 招行在經歷了此前一段時間的沉浮之后,2015年4月后開始發力,市值穩定在4500億元附近。萬和證券研報稱,自2016年起招行的估值與同業相比溢價逐步擴大,股價表現遠好于銀行業整體與滬深300指數。 招行通過零售業務低成本的負債端而保持了凈息差優勢,零售客戶粘性高,給自身帶來了良好的盈利能力與高質量發展的基礎。進入2019年以來,招行股價從25元/股附近一路走高,市值重回6000億元。截至2019年9月末,該行集團資產總額73059.25億元,較上年末增長8.30%;負債總額67030.77億元,較上年末增長8.08%,資產規模為股份行之首。 2020年1月6日,招行盤內報價重新邁入40元/股價格,邁入萬億元市值俱樂部。 零售+高凈息差奠定業績優勢 招行股價一路走高的同時,該行公司業績表現搶眼。 愈來愈多的國內銀行強調要優化業務結構,發展不消耗資本及資產的非利息收入業務,然而凈利息收入仍然是銀行最重要的收入來源。銀行的凈利息收入就是由銀行的生息資產賺取的利息收入減去計息負債的利息支出的凈額。 2004年招行提出“一次轉型”發展零售業務,是國內首家確立大力發展零售業務的銀行;2010年招行再度“二次轉型”,執行以降低資本消耗、提高貸款風險定價、控制財務成本的新戰略;2014年招行提出一體兩翼戰略,深化前期的經營成果,改善盈利,同時隨著行業受金融科技浪潮的影響,該行率先再度擁抱金融科技,改善運營效率。 那么,招行的零售金融優勢到底體現在哪些方面?天風證券銀行業首席分析師廖志明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零售業務核心板塊一般分為財富管理、信用卡、消費貸款、住房按揭等。招行有很好的零售客戶基礎,例如高端客戶,這使得招行獲得存款成本較低,同時也帶來了很多活期存款,帶來比較好的息差。 2017年末、2018年末、2019年三季度,招行凈息差分別為2.43%、2.57%、2.65%,在所有A股上市銀行中分別居于第九位、第四位、第六位。 從凈息差來看,招行2019年三季度凈息差環比收窄,但仍然處于高位。 萬和證券指出,銀行業生息資產規模受貨幣政策、存貸款準備金利率等因素綜合影響限制較大,在經濟增速放緩、M2增速降至歷史低位并于低速平穩運行背景下,銀行業生息資產規模已告別高速增長階段,招行的生息資產增速近年來高于股份制銀行整體的增速,與國有五大行增速基本同步。 廖志明告訴記者,招商銀行息差高主要來自于其零售優勢。零售優勢帶來了較低的負債成本,招行的負債成本僅次于四大行,同時招行資產收益水平較高。零售業務對資產和負債都有幫助,因為零售優勢會讓銀行負債成本降低,同時貸款利潤也會提升,例如信用卡貸款、消費貸這類貸款利率會比企業貸款利率高的。 同時,廖志明也指出,招行的零售優勢也體現在財富管理。招行的零售業務為其帶來了客戶基礎。招行高端客戶基礎較好,其財富管理、代銷業務優勢很大。 萬和證券指出,招行私人銀行業務(日均人民幣總資產在1000萬元及以上的零售客戶)發展起步于2007年,同時也是國內首批開展私人銀行業務銀行之一。2019H1招行私人銀行客戶數已達7.82萬戶,環比增長7.28%;管理的私行客戶總資產2.16萬億元,環比增長5.97%。與國內其它銀行的私人銀行業務相比,該行的私人銀行要求的客戶人民幣資產門檻最高,私人銀行客戶數雖然不及四大行中的建、工、商行,但是公司私人銀行管理客戶資產規模位列首位。 24只銀行股處于破凈狀態 近年來,招商銀行股價一路走高,但這并不意味著所有銀行股能如同招行一樣。相反,自去年以來,銀行股相繼破凈,不少銀行股更是持續破凈,觸發穩定股價措施啟動條件。 截至2020年1月6日,36家A股上市銀行中,已有24家銀行股價低于截至2019年9月末的每股凈資產(最新股本攤薄,下同)。 數據來源:東方財富Choice 數據來源:東方財富Choice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銀行板塊大面積“破凈”主要原因是,銀行的盈利增速較過去幾年有所放緩;同時銀行盤子又比較大,當整個市場走勢并不強勁,銀行股的股價難以有大的表現。此外,銀行股往往彈性較小,所以中小投資者不太熱衷。主要是一些機構配置銀行股。在他看來,從估值來看,國內銀行股估值已經處于歷史底部。 2019年,銀行股持續破凈讓不少銀行觸發穩定股價措施啟動條件,在一系列股東、高管增持后,不少銀行穩定股價措施實施完成。 但是2020年,銀行股解禁規模近2000億元。數據顯示,2020年全年共有12家上市銀行面臨解禁,共計283.37億股,整體解禁規模接近2000億元。整體來看,全年解禁高峰將出現在12月,郵儲銀行上市部分首發股份以及北京銀行定增股份將面臨解禁,解禁股份數量高達102.9億股。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