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今年業績不敵公募!擇時踏錯點拖累業績?私募基金經理反思

中國證券報 2019-12-30 05:47:26

今年公募基金“大豐收”——時隔三年多之后重現收益翻倍基金!

截至12月27日,普通股票型基金的平均收益達45.01%,大幅跑贏滬深300指數,收益超過70%、80%的基金數量眾多。而股票私募業績表現整體遠不如公募,前11個月的平均業績為22.89%,也跑輸了滬深300指數。

年初整體倉位低于公募,是今年私募業績整體不佳的主因,深層原因是在年初系統性行情爆發過快、后期結構性行情凸顯情況下,私募擇時難度加大。

不少私募機構表示,當前擇時策略的有效性在降低,經過反思已經相對弱化了擇時,進一步強化選股能力。預計明年基金業績將出現分化,也需要降低整體收益預期。

擇時“踩點”難

數據顯示,截至12月27日,普通股票型基金(剔除今年以來成立的新基金)今年以來的平均收益率達45.01%,同期滬深300指數的漲幅為33.59%。相比之下,在倉位控制上更加靈活的股票多頭私募業績表現較為遜色。格上研究中心數據顯示,截至11月底,股票策略整體平均收益為22.89%,同期滬深300指數的漲幅為27.17%,上證綜指、深證成指分別上漲15.16%、32.35%。

分析人士指出,2019年公募整體業績優于私募,高倉位是重要原因,而背后是今年擇時難度較大。

北京某私募總經理張軍(化名)表示:“公募偏股型產品對倉位有硬性要求,但私募普遍沒有,可以靈活擇時。在去年底市場普遍悲觀的情緒下,多數私募將倉位降至低點,甚至部分為空倉狀態。但今年一季度的系統性反彈行情來得又快又猛,很多私募尚未來得及加倉。”

年初來不及加倉,只是今年私募面臨的第一道擇時難題。回顧A股2019年行情,可謂跌宕起伏,想要踏正時點不容易。1月份市場整體延續2018年的弱勢走勢,上證綜指甚至在月初創下2440.91的最低點,但2月份春節之后,主要股指便開啟了強勢上漲,中途幾無回調。受外部利空影響,5月開局主要股指大幅下挫,但市場在短暫低迷后,消費、科技板塊中的許多個股走出了獨立行情。8月初市場再度受外部利空影響,上證綜指跌破2800點,但很快,以5G、消費電子、醫藥等為代表的眾多科技股屢創新高。

高難度擇時下,有的私募在4月份大幅加倉,卻又在5月份大幅減倉,踏錯了時點。某中型私募總經理陳科(化名)表示,今年一季度時倉位較低,4月在市場樂觀預期下將倉位水平提高,增持消費電子等板塊。但5月初市場受外部利空影響出現短期擾動,前期加倉的板塊更是成為大跌的“先鋒”,產品凈值快速回撤,逼近內部設定的10%回撤紅線。在反復糾結中,最終咬牙堅持了投資紀律,在5月中下旬大幅降低了倉位。

在5月份選擇減倉的私募不少。私募排排網數據顯示,4月初,股票私募倉位水平提升了7、8個百分點至60%,但5月出現小幅回落。

“擇時”有效性降低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失利的投資終究化成投資策略的迭代。

陳科在底部斬倉后,發現前期減倉的5G、消費電子的眾多個股在后續行情中屢創新高。他在深度反思后認為,A股擇時的有效性在降低,這是今年市場演繹得最清晰、最鮮明的特征。

陳科指出,這種演變背后的邏輯基礎,是“當前宏觀經濟層面整體比較平穩,但各個行業發展差異很大。因此,擇時已經沒有顯著超額收益。當前超額收益主要來自行業中觀層面的方向選擇和微觀層面的個股選擇,從投資策略有效性來說,自下而上更有優勢。”憑借著所選個股的優異表現,陳科依靠低倉位在11月底完成了前期產品回撤的修復。

有此同感的人并不少。北京某中型私募基金經理也表示:“今年的擇時難度很大,效果也不是很好。很多的持倉個股都走出了翻倍走勢,但產品凈值的漲幅卻只到了12月才跑贏指數,主要因為倉位太低了。目前已通過復盤過去十幾年A股走勢系統優化了擇時策略,實際上是相對淡化了擇時。只要市場不出現嚴重的系統性風險,單純的短期波動并不會減倉,而是集中精力發揮自身的選股優勢。”

一位資深基金經理也說:“今年很多行業景氣度展現出獨特性,與宏觀經濟整體表現出現分化。從A股表現看,主要指數的波動與宏觀經濟的走勢相關性在弱化,因此投資上淡化依靠宏觀進行擇時。”

降低明年收益預期

展望2020年行情,多位私募人士表示,明年基金業績將出現分化,需要降低整體收益預期。

前述北京中型私募基金經理表示,2019年基金業績整體較好有兩個重要因素,一是年初市場估值較低,二是基金抱團的個股大都漲幅較好。因此只要倉位較高,一般都能夠獲取較好的收益。但是目前,市場整體估值已經擴張,基金抱團個股的估值很多也比較高,有些機構會轉向其他板塊獲取收益,因此明年基金的業績會出現比較大的差異。

一位私募投資總監表示,今年旗下產品獲得高收益是多方面因素推動的。整體看,明年市場依舊難有趨勢性機會,但結構性行情會一直延續。目前看,基本面良好、業績增長確定性強的個股估值都算不上便宜,因此也需要降低明年的收益預期。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責編 杜宇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