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今日報紙

每經網首頁 > 今日報紙 > 正文

鄭眼看盤:縮量上行 繼續逢低布局

每日經濟新聞 2019-12-24 23:18:44

 每經記者|鄭步春    

周一A股大跌,周二有所反彈。截至收盤,上證綜指漲0.67%至2982.68點,深證綜指漲1.38%至1690.74點。中小板、創業板兩綜指分別漲1.47%、1.95%。

周一暴跌的科技股周二明顯反彈,其中光刻膠概念股漲幅最為明顯,科技股的大漲使得創業板指數的漲幅最大。另外,周二科創板表現也較好。

不僅科技股反彈,同在周一大跌的酒鬼酒周二低開后最終以上漲1.05%收盤。酒鬼酒的強勢多少有些異常,投資者暫時應多看少動,等待官方結論。按常理看,上市公司受此類消息打擊后走勢通常會更弱些,簡單的原因是“證實或證偽都得化些時間”。

大盤漲是漲了,可很難看出其內在強弱,也只能繼續觀察了。之所以我覺得看不出強弱,與以下幾個原因相關:

首先,周二大盤反彈中的成交額遠遠不如周一。縮量上漲通常表明上漲主要與拋壓減少相關,并不一定表示買盤力量有多強大。其實股市漲跌在某些地方與物理學是相通的,如上升一般需要量,下跌卻不一定需要量。

其次,周一晚間降準方面的政策似乎傳出些信號,這對剛剛跌過之后的股市顯然起到了提振作用。據中國政府網報道稱,周一下午總理在成都考察時表示,國家將進一步研究采取降準和定向降準、再貸款和再貼現等多種措施,推動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明顯緩解。

最后,周二起滬深港通暫時隨港交所休市而停擺,這對A股運行節奏多少會產生些影響,但該因素到底如何影響A股卻比較難說,因得視具體個股而定,有些內地機構或趁外資離場趁機拉抬,也有些趁機打壓。

年末還有幾個交易日,投資者操作上一般宜逢低布局,但分寸上宜掌握好。具體來說,投資者整體上應避開漲幅過大品種,卻同時不能指望跌太多才去抄底。就常規的股價調整來說,多數情況下應該只是“殺估值”,簡單說只是市場情緒階段性變弱了,這樣的下跌并不太可怕,跌幅在多數情況下應相對有限,除非大盤處于極度疲弱狀態之中,如2018年后幾季。

就多數潛力品種來說,不一定跌多了就是好的,跌太多時其實很可能意味著該公司在“殺邏輯”,反而不應輕易介入了。因此,投資者若發現某一股票在大盤并沒跌多少情況下(無系統性風險)跌幅超大,跌得有些不可理喻,那么就可以合理懷疑公司基本面是否真出了問題。對于這樣的公司,即使看上去便宜,也不能輕易出手,或者說就算很想出手,那也先得花費更多精力去研究。

如今機構投資者力量占比或遠超從前,所以白馬股一旦出現“殺邏輯”,投資者去抄底往往會抄在山腰。機構投資者看好時情緒高度統一,看跌時他們思路也類似,不太可能像散戶那樣惜售。

2020年很快就會到來,元旦過后至少創業板公司會預告年報,中小板預告的家數占比也較高,主板公司則會視情況預告。我相信用不了幾周就會出現無數忽漲忽跌的股票,所以現階段布局肯定得考慮這個因素,一般應布局報表很難出現令人大跌眼鏡的品種。如果考慮到這個因素,我覺得穩妥投資者應至少配置一部分藍籌品種,不宜重倉甚至全倉介入投機屬性很強的個股。

上市公司行業背景不同,體量不同,甚至大股東的來歷不同,均有可能左右該公司報表“爆冷”的機會。一般來說,久經考驗的大型藍籌、大國企,其報表“爆冷”的機會通常會小些,而民企、袖珍股、次新股業績“爆冷”的機會會大一些。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周一A股大跌,周二有所反彈。截至收盤,上證綜指漲0.67%至2982.68點,深證綜指漲1.38%至1690.74點。中小板、創業板兩綜指分別漲1.47%、1.95%。 周一暴跌的科技股周二明顯反彈,其中光刻膠概念股漲幅最為明顯,科技股的大漲使得創業板指數的漲幅最大。另外,周二科創板表現也較好。 不僅科技股反彈,同在周一大跌的酒鬼酒周二低開后最終以上漲1.05%收盤。酒鬼酒的強勢多少有些異常,投資者暫時應多看少動,等待官方結論。按常理看,上市公司受此類消息打擊后走勢通常會更弱些,簡單的原因是“證實或證偽都得化些時間”。 大盤漲是漲了,可很難看出其內在強弱,也只能繼續觀察了。之所以我覺得看不出強弱,與以下幾個原因相關: 首先,周二大盤反彈中的成交額遠遠不如周一。縮量上漲通常表明上漲主要與拋壓減少相關,并不一定表示買盤力量有多強大。其實股市漲跌在某些地方與物理學是相通的,如上升一般需要量,下跌卻不一定需要量。 其次,周一晚間降準方面的政策似乎傳出些信號,這對剛剛跌過之后的股市顯然起到了提振作用。據中國政府網報道稱,周一下午總理在成都考察時表示,國家將進一步研究采取降準和定向降準、再貸款和再貼現等多種措施,推動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明顯緩解。 最后,周二起滬深港通暫時隨港交所休市而停擺,這對A股運行節奏多少會產生些影響,但該因素到底如何影響A股卻比較難說,因得視具體個股而定,有些內地機構或趁外資離場趁機拉抬,也有些趁機打壓。 年末還有幾個交易日,投資者操作上一般宜逢低布局,但分寸上宜掌握好。具體來說,投資者整體上應避開漲幅過大品種,卻同時不能指望跌太多才去抄底。就常規的股價調整來說,多數情況下應該只是“殺估值”,簡單說只是市場情緒階段性變弱了,這樣的下跌并不太可怕,跌幅在多數情況下應相對有限,除非大盤處于極度疲弱狀態之中,如2018年后幾季。 就多數潛力品種來說,不一定跌多了就是好的,跌太多時其實很可能意味著該公司在“殺邏輯”,反而不應輕易介入了。因此,投資者若發現某一股票在大盤并沒跌多少情況下(無系統性風險)跌幅超大,跌得有些不可理喻,那么就可以合理懷疑公司基本面是否真出了問題。對于這樣的公司,即使看上去便宜,也不能輕易出手,或者說就算很想出手,那也先得花費更多精力去研究。 如今機構投資者力量占比或遠超從前,所以白馬股一旦出現“殺邏輯”,投資者去抄底往往會抄在山腰。機構投資者看好時情緒高度統一,看跌時他們思路也類似,不太可能像散戶那樣惜售。 2020年很快就會到來,元旦過后至少創業板公司會預告年報,中小板預告的家數占比也較高,主板公司則會視情況預告。我相信用不了幾周就會出現無數忽漲忽跌的股票,所以現階段布局肯定得考慮這個因素,一般應布局報表很難出現令人大跌眼鏡的品種。如果考慮到這個因素,我覺得穩妥投資者應至少配置一部分藍籌品種,不宜重倉甚至全倉介入投機屬性很強的個股。 上市公司行業背景不同,體量不同,甚至大股東的來歷不同,均有可能左右該公司報表“爆冷”的機會。一般來說,久經考驗的大型藍籌、大國企,其報表“爆冷”的機會通常會小些,而民企、袖珍股、次新股業績“爆冷”的機會會大一些。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