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12-13 16:37:06
人保財險原副總裁王和指出,發展文化金融屬于知易行難,影視屬于文化產業中相對成熟的領域,因此,發展文化金融可以從影視金融入手。
每經記者|陳玉靜 每經編輯|盧九安

圖片來源:主辦方 供圖
12月13日,由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中共北京市東城區委、北京市東城區人民政府主辦的2019中國文化金融峰會在北京舉行,此次論壇以“文化與金融深度融合-金融助力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就當下文化產業如何與資本、金融協同發展展開討論。
人保財險原副總裁王和在發表主題演講時指出,發展文化金融屬于知易行難,影視屬于文化產業中相對成熟的領域,因此,發展文化金融可以從影視金融入手。從國際先進經驗看,金融機構不僅能夠為影視企業和項目帶來相對規范和可預期的融資服務,更能從項目風險管理的角度,提供全方位和專業化的服務,推動影視行業的迭代升級。
就現代社會而言,文化產業的價值、意義與地位不言而喻,無論是美國的好萊塢,還是日本的動漫業和韓國的游戲業,均成為這些國家舉足輕重的產業,并成為經濟轉型、培育新增長點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動力。近年來,在我國全面和深化經濟轉型過程中,也將目光聚焦到文化產業。
從客觀情況看,盡管投入、支持和扶植的力度不小,但我國文化產業的發展,無論是理念與文化,還是技術與模式,仍處于相對的初級階段。一方面是產業相對初級;另一方面是經營管理水平較低,發展方式粗放,總體效率和質量較低,且波動性較大。此外,文化金融發展滯后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王和指出,發展文化金融屬于知易行難,影視屬于文化產業中相對成熟的領域,因此,發展文化金融可以從影視金融入手。影視產業屬于創意產業,最大特點是“不確定”,如果一切都是“確定”的,那么,影視就失去了生命力。影視產業的另一個特點是“難以估值”,影視作品沒有統一標準,更重要的是影視產品屬于接受(交易)即價值,因此,影視產品具有典型的“非標”特征,其價值具有較強的主觀性和滯后性,乃至非理性。“不確定”是影視產業的特征,也是價值和魅力所在。但金融的核心訴求是“確定”預期(風險),無論是能否提供服務,還是確定服務成本,均是建立在“確定”基礎上。“確定”遇到了“不確定”,這就是金融與影視總是“貌合神離”、“力不從心”和“望而卻步”的根本原因。
王和認為,發展影視金融的前提和關鍵是認識并理解影視產業特征,尤其是其風險特征,因為,只有理解,才能接受影視產業的風險“合理性”,同時,要在尊重影視專業的基礎上,針對性和創造性地提供解決方案和服務。這種服務的靈魂是設身處境,同舟共濟,逐步地培育共同語言,最終形成志同道合的榮辱與共的合作模式與境界。
在王和看來,中國傳統影視產業面臨的一個突出問題是缺乏市場化和專業化的資金供給機制,導致項目融資不得不采用一些“低級手段”,相對“低級資金”擾亂了行業的基本規則和秩序,降低了行業管理水平,繼而使得風險聚集并惡化,一方面影響了作品水平和行業效益,另一方面對資金的進入形成了一種惡性循環效應。
面向未來,王和認為,應重視并加強影視科技的開發與利用,并與影視金融形成一種相輔相成,互為場景,相互推動,協同發展的機制,打造基于影視科技的風險管理技術,有效解決金融供給過程中的風險治理難題,形成一種規范、透明和高效的資金供給機制,實現良性循環,提升行業的全要素生產力,實現影視產業的工業化、產業化和現代化。
通過深入研究國內外影視產業發展的歷史,結合現代影視科技和影視金融發展的先進實踐,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的文創金融研究中心提出了影視(文創)金融發展的“一體兩翼”的“雙螺旋”模式,“一體”是指影視(文創)產業,“兩翼”是指科技與金融,并在二者之間形成一種“雙螺旋”的反哺和共生機制,共同打造影視發展新模式。
從影視業的發展規律看,一個基本結論是:要想打造優秀的產業,必須要有優秀的投資者。影視風險的本質決定了影視金融活動屬于特殊項目融資,需要專門化和專業化的供給與服務。
王和表示,從好萊塢的經驗看,影視保險是解決影視風險的重要工具。現代影視保險,通過加強與影視科技,特別是影視大數據行業的合作,打造專門化服務模式,全面升級項目風險管理水平,為客戶創造價值,為資金融通提供信用背書。從影視融資的視角看,在專門化的風險分散機制,如影視制作保險、電影完片保險、影視版權保險、預售合同等支持下,摒棄傳統的信貸模式和技術,特別審貸思維定式,以專業創造價值,打造影視金融新模式,全面服務和助力影視產業發展,彰顯現代金融價值,推動我國影視產業的迭代發展。
封面圖片來源:主辦方供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