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11-15 14:04:01
11月14日,*ST九有因子公司潤泰供應鏈的財務處理問題收到上交所監管函,上交所要求其解釋為何在2018年年報事后審核函中的說法與如今的財報更正公告不符,并且要求其自查前期關于潤泰供應鏈相關會計處理是否涉嫌財務造假。
每經記者|任芷霓 每經編輯|陳俊杰
11月14日晚間,*ST九有公布了一份上交所監管工作函,函件主要對*ST九有失控子公司深圳市潤泰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潤泰供應鏈)的財務處理情況提出質疑。
今年4月30日,*ST九有聘請的審計機構對上市公司2018年年報提出“非標”意見,導致*ST九有從“戴帽”升級為“披星”。其中,審計機構提出的最大問題即為潤泰供應鏈的失控。
不過,雖然公司治理出現危機,但*ST九有近期在資本市場卻出現了連續上漲行情。從11月7日至今七個工作日內,*ST九有均觸及5%漲停板,股價也從1.07元/股漲至1.51元/股。
11月15日,*ST九有證券部工作人員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公司已經多次提示風險,目前公司仍在經營的業務只有廈門一處營銷公關公司以及子公司博立信留存的相機模組。之后如有公司經營情況進展會第一時間公告,目前沒有更多消息。
“披星戴帽”的*ST九有正處在退市邊緣,11月15日,*ST九有證券部工作人員在《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直言,“如果明年子公司潤泰供應鏈的問題還不能處理好的話,公司很有可能退市”。
11月8日,*ST九有公告稱,對控股子公司潤泰供應鏈已失去控制,公司自2018年1月1日不再合并潤泰供應鏈財務報表,將潤泰供應鏈的長期投資轉入其他非流動資產核算,公司已經開始相關財務報表信息的更正工作。
這一份更正來得有點晚,在2018年年報中,*ST九有仍然將2018年1~7月潤泰供應鏈的利潤表及現金流量表納入合并范圍。根據負責*ST九有年報審計工作的大信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以下簡稱大信)出具的審計報告,2018年1~7月期間,潤泰供應鏈實現收入19.52億元、實現凈利潤1055.88萬元、經營活動凈現金流量為4808.85萬元,占*ST九有2018年度合并財務報表相應項目的86.43%、3.57%(扣除貴公司計提與潤泰供應鏈相關的資產減值損失后占5.61%)及1012.02%。
也正因此,*ST九有收到了審計機構大信的“非標”意見。股票簡稱由“ST九有”變更為“*ST九有”。
11月14日,上市公司還因子公司潤泰供應鏈的財務處理問題收到上交所監管函,上交所要求其解釋為何在2018年年報事后審核函中的說法與如今的財報更正公告不符,并且要求其自查前期關于潤泰供應鏈相關會計處理是否涉嫌財務造假。
*ST九有證券部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現在公司最大的問題就是潤泰供應鏈的處理以及另一子公司博立信的資產處置。目前公司仍在經營的業務只有廈門一處營銷公關公司以及子公司博立信留存的相機模組。
在*ST九有公司經營深陷泥淖之時,二級市場的游資卻掀起了一股波浪。從11月7日起至11月15日止的7個工作日內,*ST九有持續漲停,股價從11月6日晚收盤的1.07元/股漲至今日的1.51元/股,市值也沖至8.06億元。
11月12日,*ST九有即發布了風險提示公告,其表示,股票于11月7日、8日、11日連續三日漲幅偏離值累計達到15%。但除公司實控人韓越因被逮捕,無法聯系本人取得函證之外,其他股東不存在應披露未披露的重大信息。
此后,*ST九有又相繼發布了兩條風險提示公告,其證券部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公司一直在提示股票交易風險,公告中寫明了若潤泰供應鏈明年仍無法解決,公司存在退市風險。
有媒體統計時發現,參與*ST九有股票買賣的主要為散戶(掛單在4萬元以下)。11月13日當天,散戶買入額及賣出額分別占總成交的27%、43%,貢獻了過半成交。
*ST九有披露,截至目前,未籌劃涉及上市公司的重大資產重組、資產注入、引入戰略投資者等重大事項,*ST九有方面告訴記者,之后如有公司經營情況進展會第一時間公告,目前沒有更多消息。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