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借1500元卻最終欠下35萬元債務!公安部出手實現對“套路貸”規模打擊

每日經濟新聞 2019-11-15 13:28:58

 每經記者|謝婧    每經編輯|劉野    

“套路貸”犯罪是一種利用部分群眾急于快速獲取資金的心理,以無抵押、無擔保、快速放貸為誘餌,誘使大量有消費需求又無經濟實力的年輕人、大學生等受害人落入陷阱。近日,公安部通報了一起“套路貸”案件,

今年5月25日,黑龍江省七臺河市居民宋某到公安局報案稱,其通過APP貸款1500元后,被“套路貸”平臺套牢,在5個月內欠下了35萬債務,后不堪軟暴力而報警。公安部透露,自9月1日以來,已鏟除了一批幫助犯罪的技術服務商、數據支撐服務商、支付服務商,實現了對“套路貸”犯罪規模打擊、生態打擊。

記者注意到,近日江蘇省高院也發布《關于在掃黑除惡專項斗爭中打擊與防范網絡“套路貸”虛假訴訟工作指南》(以下簡稱為《工作指南》),就網絡“套路貸”的概念,如何加強對網絡借貸案件立案、審理、執行環節的審查、嚴格司法,怎樣防范和打擊網絡“套路貸”虛假訴訟等方面做出了規定。


圖片來源:攝圖網

公安部通報“套路貸”犯罪 已實現規模打擊

“套路貸”犯罪是一種利用部分群眾急于快速獲取資金的心理,以無抵押、無擔保、快速放貸為誘餌,誘使大量有消費需求又無經濟實力的年輕人、大學生等受害人落入陷阱。通常“套路貸”的催收方式伴隨著各種“軟暴力”,這也使得深陷“套路貸”的受害者飽受折磨。

近日,公安部在京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全國公安機關開展“凈網2019”專項行動工作情況及典型案例。

其中提到,今年5月25日,黑龍江省七臺河市居民宋某到公安局報案稱,其通過APP貸款1500元后,被“套路貸”平臺套牢,平臺向其推送了多達55個“套路貸”APP,誘其以貸還貸,宋某在短短5個月時間里,累計欠下高達35萬元的債務,有時一天需要還款2萬多元。宋某無力償還貸款,“套路貸”平臺通過騷擾電話、恐嚇信息、誘導借款等形式,不斷對其本人、家人、同事、朋友進行各種方式的“軟暴力”催債,給其帶來了巨大的精神壓力,產生自殺念頭。

在宋某報案后,七臺河市公安局成立專案組,從本地線索入手,延伸打擊觸角。對“套路貸”實施團伙、催收團伙以及幫助“套路貸”犯罪的技術服務商、數據支撐服務商、支付服務商開展了全鏈條式打擊。

經警方調查,天科安華(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專門為“套路貸”研發網上運行的“阿爾法象”系統平臺,開發數百個APP,提供“一條龍式服務”,同時發現有數據公司為“套路貸”提供風控和催收服務支撐,有第三方支付公司為“套路貸”提供資金支付結算服務,非法獲取高額利潤。截至目前,該案共打掉犯罪團伙9個,抓獲犯罪嫌疑人73名,查封凍結涉案資產7億元,提取各類涉案數據100T,涉及被催收人員達到7萬余人。

公安部透露,9月1日以來,各地網安會同刑偵部門收網打掉團伙147個,抓獲嫌疑人1531名,采取刑事強制措施798名,鏟除了一批幫助犯罪的技術服務商、數據支撐服務商、支付服務商,實現了對“套路貸”犯罪規模打擊、生態打擊。

為打擊網絡“套路貸”江蘇高院出臺工作指南

記者注意到,今年4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司法部(以下簡稱為:“四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辦理惡勢力刑事案件若干問題的意見》《關于辦理“套路貸”刑事案件若干問題的意見》《關于辦理黑惡勢力刑事案件中財產處置若干問題的意見》《關于辦理實施“軟暴力”的刑事案件若干問題的意見》等4個意見。

中央政法委秘書長、全國掃黑辦主任陳一新在發布會上指出,出臺這4個意見,為依法嚴懲黑惡勢力違法犯罪提供了更加堅實的法治保障。

近日,江蘇省高院出臺《關于在掃黑除惡專項斗爭中打擊與防范網絡“套路貸”虛假訴訟工作指南》,對網絡“套路貸”進行了界定。

《工作指南》提到,網絡“套路貸”的概念是指行為人利用網絡金融信息中介(P2P平臺),或以網站、APP、微信等信息網絡為違法犯罪工具,通過虛構法律關系、虛增債務數額等方式形成虛假債權,并采用暴力、“軟暴力”威脅或者通過虛假訴訟等各種方式非法討債,以達到非法占有他人財物目的的違法犯罪行為。

網絡“套路貸”由于借助信息網絡等新技術手段,具有傳播快、范圍廣、跨區域等特點,受害人數往往眾多。

對于此類案件,江蘇省高院表示,要從四方面加強對網絡借貸案件立案、審理、執行環節的審查。一是加強立案環節審查,基于網絡借貸案件經常通過約定管轄確定受訴法院的情況,《工作指南》特別強調要重點加強對原告、被告主體適格性、約定管轄的合法有效性及批量訴訟等四個方面的審查,嚴把網絡借貸案件立案關口;

二是加強審理環節審查在案件審理環節,其中強調要對網貸平臺是否合規、是否涉嫌“套路貸”虛假訴訟、是否違規發放貸款、是否存在非法發放高利貸、是否存在規避法定利率最高限額等七個方面內容,進行重點審查;

三是強化對網絡借貸案件證據的審查判斷;四是加強執行環節審查。

此外,《工作指南》還從四方面對網絡“套路貸”虛假訴訟的處理原則作了規定:一是要準確把握法律界限標準。要嚴格按照法律標準,區分網絡“套路貸”違法犯罪與合規網絡借貸之間的界限,對合規的網絡借貸活動,要依法予以保護;二是對涉嫌網絡“套路貸”等違法犯罪活動的處理;三是對高利放貸的處理;四是加強與金融監管機構的溝通協調。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