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11-05 00:05:18
每經記者|李可愚 每經編輯|易啟江
11月3日,第三屆中國企業改革發展論壇在山東濟南開幕。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論壇現場了解到,當天,1400余名政府、企業界人士及專家學者圍繞“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推動高質量發展”的主題,討論交流“混合所有制改革”“企業形象”“科技創新”“改革創新”“5G時代”等熱點話題。
論壇期間,國務院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郝鵬在致辭中介紹,近年來,國有企業積極發展先進制造業和實體經濟,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步伐加快,新興產業加速發展,鋼鐵、煤炭等過剩產能有效化解,低效無效資產有序退出,企業核心業務更加突出,盈利能力和競爭力顯著增強。
經營機制進一步轉換。公司制改制全面完成,混合所有制企業的數量和比重大幅增加,以管資本為主改革國有資本授權經營體制,企業的市場主體定位進一步確立,市場化選人用人和薪酬分配機制進一步完善,國有企業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發展水平顯著增強。
同時,創新成果不斷涌現。在載人航天、探月工程、深海探測、高速鐵路、特高壓輸變電、5G通信、高端裝備制造等領域取得了一批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重大科技創新成果,科技創新的主力軍作用顯著增強。
郝鵬披露,今年前三季度,全國國資系統監管企業實現營業收入41.8萬億元,同比增長7.4%,實現凈利潤2萬億元,同比增長8.9%,保持了穩中有進的發展態勢,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而對下一步國企改革動作和完善市場化經營機制有關部署,郝鵬介紹,要建立靈活高效的市場化經營機制,激發企業的活力,這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動力源泉。
要進一步加大企業市場化改革力度,積極推進經理層任期制契約化管理,加快推進職業經理人制度,建立更加靈活、高效的收入分配機制,統籌運用好股權激勵、分紅激勵、員工持股等政策措施,積極探索運用超額利潤分配、虛擬股權、項目跟投等方式,充分調動各類人才干事創業的積極性。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