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今日報紙

每經網首頁 > 今日報紙 > 正文

鄭眼看盤:A股行情回暖 低吸暫不追漲

每日經濟新聞 2019-11-05 00:04:38

 每經記者|鄭步春    

本周一,A股續漲,截至收盤,上證綜指漲0.58%至2975.49點,深證綜指漲0.59%至1646.70點,其余指數漲幅相差無幾。由盤面看,市場表現較均衡,應該屬于普漲格局。另外,成交額也有所放大,這在近期是較為難得的,暗示投資者人氣正慢慢轉熱。

造成人氣升溫的誘因之一應該是季報出齊了,使許多缺少研究能力或相對較懶的投資者買股時心理障礙減少,選股難度相對較低。無論季報好壞,經過幾天漲跌后,好或壞的因素至少會在股價中有所反映,所以季報的重要度被弱化。以順鑫農業為例,該股季報出來好幾天了,市場多空博弈應相對充分,所以投資者即使不太了解季報,相信再遇上暴漲暴跌的機會將小得多。

造成人氣有所升溫的另一誘因應該與外資上周四與上周五連續兩天大幅流入相關,這兩天每天均流入七八十億元(昨又流入約40億元),對內資機構也許也會起到警示作用,逼迫其不得不重新審視之前所傾向的“年末結賬式拋售”的合理性。

今年來,一些公募基金或其他機構投資者的成績遠優于2018年,到了年末而為固化排名拋售一些盈利豐厚的品種,也情有可原。不過,有些股票拋出后還能否有機會回補,其實是個問題,典型的如美地集團、格力電器、恒瑞醫藥等,此類個股一旦拋出,就極難再以“相對舒適的價格”拿回了。當然,也有些品種高拋后還有回補機會,如海天味業、中國國旅等,但細看這樣的回補空間未免也太局促。大資金進出動作遲緩,不太可能全拋在高位或全買在低位,所以差價有時看似蠻大,其實沒多少意義。至于上海機場之類調整幅度稍大,但存在的總有其合理性,估計一些機構投資者真碰上跌幅稍大的品種,卻不一定敢回補。

機構產生年末兌現沖動不僅與考核制度相關,亦與去年下半年暴跌的慘痛經驗相關。去年肯定有不少機構錯過下半年逢高兌現機會,故今年部分機構本能上更容易產生兌現沖動。

不過在我看來,短期內記得的教訓多半無用,股市中趨同性行為很難正確。迄今為止,A股市場還遠遠談不上多贏、共贏,股票市場的機制就決定了永遠且只有少數人正確。

近年來,機構投資者的力量正趨勢性地加大,也許會造成核心資產“泡沫”進一步擴大。泡沫當然有風險,事實上誰也不知泡沫最終能擴張到何種地步。以一些藍籌股為例,我覺得與國際市場相比,我們的“泡沫”并不算太高。

雖然經濟還在探底之中,但有跡象顯示探底勢頭已鈍化,即經濟下探極難進一步加速了。隨著外部貿易形勢趨于緩和,未來探底勢頭有機會進一步鈍化,也許不久后能流露出回升勢頭。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投資者一般可以布局股市,因為市場常常會提前半年左右見底。

綜上所述,個人覺得未來大盤維持上漲的趨勢相對較大,只是過分凌厲的上攻一時還難以出現,故投資者沒必要追漲,頂多只能在遇到回落時考慮補些倉位。

本周稍晚及下周,分別有1家銀行股發行,后面也許還有京滬高鐵,也許會對資金面構成干擾,該因素決定了投資者當前更適合低吸,而不是追漲。

筆者已在微信平臺開辟專欄,讀者可以在每周日至周四晚間通過微信直接查看筆者的最新觀點,詳情請關注微信公眾號N+財經(微信號:njcjnews)。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