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不粘鍋,糊了!連李佳琦都“翻車”,網紅直播帶貨真的靠譜嗎?

每日經濟新聞 2019-11-02 13:37:00

 每經編輯|趙云    

近日,“口紅一哥”李佳琦在直播銷售不粘鍋時“翻車”一事,頻上熱搜,引發網友熱議↓↓↓

據媒體報道,10月30日,品牌方回應:產品質量沒有問題,李佳琦不會做飯。“我們的產品質量沒有問題,都有經過檢測符合國家標準。另外,李佳琦不太會做飯,雞蛋是從冰箱里拿出來的,操作上是有問題的。”

李佳琦工作室也表示,他們推薦的產品質量沒問題,至于現場粘鍋的情況不方便回復。目前,這款不粘鍋的直播視頻介紹和產品鏈接均已失效。

直播賣不粘鍋,現場粘鍋

據都市快報,在直播平臺上有近千萬粉絲的李佳琦,近日在直播間和小助理一起帶貨某款不粘鍋。

“OMG,這絕對是一款又便宜又實用的不粘鍋,各位女生千萬不要錯過了哦。”在李佳琦對著鏡頭、面帶微笑說出這句話后,小助理把一枚雞蛋打進燒熱的鍋里。


接下來,讓大家想不到的一幕出現了:小助理準備鏟起煎熟的雞蛋,卻只見雞蛋牢牢粘在鍋底,并開始糊鍋。

這時,尚未意識到問題的李佳琦還在一旁說:“我們讓阿姨煎個牛排吧。”發現情況不對后,他站起身試圖救場,一邊從小助手手中拿過鍋鏟,一邊說:“這個沒有放油,它是不粘的,而且不會糊。”

雖然連說了幾遍“不粘”,可當他鏟起鍋里的雞蛋時,雞蛋仍粘在鍋里。

看到這一幕的直播間網友,紛紛留言:“粘鍋了”“垮了”……

10月29日,浙江炊大王炊具有限公司官方微博 國鍋炊大皇回應稱,李佳琦直播中的產品是該公司與其合作推廣的一款煎炸深煎鍋,該產品搭配不粘圖層,符合生產要求并通過質量檢測。

國鍋炊大皇稱,出現粘鍋情況的可能原因是:1.溫差較大的食物直接下鍋;2.鍋體超過一定溫度;3.涂層被破壞。

10月30日針對“翻車”事件,不粘鍋公司客服再次回應稱,產品質量沒有問題,經過檢測也符合國家標準,至于出現粘鍋的情況,第一是因為李佳琦“本身不太會做飯”,第二是因為“雞蛋是從冰箱里拿出來的”。

但得知品牌方的回應后,不少網友仍表示質疑:

也有網友指出,網紅直播帶貨應該先提前試用,對網友負責。

據悉,李佳琦可謂2019年的超級網紅,“OMG!我的天吶!太好看了吧!買它!”這些專屬口號幫助他從眾多主播中脫穎而出,帶貨能力十分強大。從美妝到零食,棉被,浴巾,眼鏡框,包括這次引起熱議的不粘鍋,都能在他的直播間中看到。

據鳳凰網報道,李佳琦的賺錢幾乎按分秒來算,他曾15分鐘賣掉15000支口紅;2019年淘寶618,他用3分鐘賣出5000單某品牌精華露,銷售額超600萬。通過直播帶貨,27歲的李佳琦,已經擁有了一支300人的團隊。

灰色秘密、套路重重 網紅產品真值得買嗎?

人民日報海外版報道稱,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浙江義烏有“網紅直播”從業者6000多人,涉及市場經營戶3000余家。

類似李佳琦的網紅帶貨傳奇,每天都在電商直播平臺上演。與之相呼應的是,在各大網絡社交平臺上,相關的網紅產品推薦琳瑯滿目,擁有大量粉絲的網紅通過圖文并茂的“種草”筆記、聲情并茂的“種草”視頻或直播的方式,向粉絲推薦各色網紅產品。“親測好用”“必買清單”“網紅爆款”等字眼,挑動著社交平臺用戶的消費愿望。

在帶貨網紅聚集巨大流量、帶動巨額銷量的同時,參差不齊的網紅產品也逐漸暴露出“銷量奇跡”背后的行業亂象。

某網紅種草平臺APP首頁部分推薦截圖

在國企就職的薇薇最近正為減肥發愁。在某網紅種草平臺上,薇薇“種草”了一款熱門日本酵素。網紅博主推薦這款酵素能夠很好地分解脂肪和糖分,在不影響飲食的情況下幫助減肥。買回來嘗試兩次后,薇薇發現這款酵素并不像博主們說的那樣“神乎其神”。

“先不說減肥的功效,每次吃完酵素,我就開始胸悶惡心。問了一些身邊的朋友,也是這種情況。”薇薇說,“這些產品打著有利健康的旗號,很多網紅博主都親身體驗,推薦得好像特別有說服力,幾百條評論基本是點贊叫好,讓人很容易信以為真。但是產品上的說明都是日文,也沒有詳細的中文翻譯,我們買回來以后,具體服用方法還要依靠博主的推薦筆記,其實是有一定安全風險的。”

產品質量安全得不到保障、產品宣傳圖實不符,平臺上的點贊轉發等數據作假……在網紅帶貨如火如荼進行的同時,也有越來越多用戶發現網紅產品走紅背后的灰色“秘密”。

在香港讀研究生的小趙一直是網紅種草平臺和短視頻社交平臺的忠實用戶。前陣子,她在看完一位美妝博主的直播之后,買下了一款網紅頸霜。“這款頸霜最大的亮點在于它有個推拉的滾輪,看直播感覺效果特別好。買回來之后發現,其實這款頸霜的成分和普通潤膚霜差不多,效果也很一般,實際利用率也不高。”

寧波大學商學院講師王昕天認為,出現這些行業亂象,一方面是行業評價機制問題。網紅行業競爭加劇,導致主流網紅平臺上評價機制弊端日益顯現。

例如,在一些平臺上,依托點贊數、銷售量等指標對網紅進行排序,導致一些公司為了獲得更高的曝光度而進行“刷數據”的行為。另一方面是監管機制問題,如果說“刷數據”還可以被視為一種網絡營銷行為,那么虛假廣告則涉嫌商業欺詐,需要市場監管部門介入,目前這方面還亟需加強。

資料圖,圖文無關(來源:攝圖網)

“解決網紅帶貨存在的各類問題是一個綜合治理過程。”泰和泰律師事務所律師廖懷學認為,目前,中國《廣告法》《電子商務法》《反不正當競爭法》《產品質量法》《食品安全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法律對網紅帶貨涉及的虛假宣傳、數據造假、產品質量、食品安全、消費者權益保護等法律問題都已有較為完善的規定。在網紅帶貨行為中涉及的不同主體都應參與到依法治理環節中來。

首先,帶貨網紅應當提高商品質量把控能力,慎重選擇合作品牌,商家應當規范供應鏈,在商品質量上下功夫,保障售后服務。

其次,短視頻直播平臺應當切實履行平臺責任,加大對直播內容的審核力度,確立帶貨網紅與銷售商家“黑名單”制度,對侵犯消費者利益的網紅和商家實行平臺禁入制度,規范消費者的支付方式,建立完善平臺訂單跟蹤系統。

監管部門則應當加大監管力度,如果網紅帶貨行為侵犯消費者利益,商家與帶貨網紅應當共同承擔責任,同時如果短視頻直播平臺未履行相應的監管義務和平臺管理職責,直播平臺也應承擔相應的責任。

今年6月至11月,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等8部門聯合開展2019網絡市場監管專項行動(網劍行動),嚴厲打擊網上銷售假冒偽劣產品、不安全食品及假藥劣藥。9月至明年12月,最高人民檢察院、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國家藥監局將在全國聯合開展“落實食品藥品安全‘四個最嚴’要求”專項行動,對網紅食品安全違法行動進行重拳出擊。國家法律和相關部門的監管正與網紅帶貨中的不法行為“賽跑”。

就在昨天(11月1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發布通知,要求加強“雙11”期間網絡視聽電子商務直播節目和廣告節目管理。通知要求,網絡視聽電子商務直播節目和廣告節目用語要文明、規范,不得夸大其辭,不得欺詐和誤導消費者。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中國青年報、澎湃新聞、都市快報、中國日報、人民日報海外版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近日,“口紅一哥”李佳琦在直播銷售不粘鍋時“翻車”一事,頻上熱搜,引發網友熱議↓↓↓ 據媒體報道,10月30日,品牌方回應:產品質量沒有問題,李佳琦不會做飯。“我們的產品質量沒有問題,都有經過檢測符合國家標準。另外,李佳琦不太會做飯,雞蛋是從冰箱里拿出來的,操作上是有問題的。” 李佳琦工作室也表示,他們推薦的產品質量沒問題,至于現場粘鍋的情況不方便回復。目前,這款不粘鍋的直播視頻介紹和產品鏈接均已失效。 直播賣不粘鍋,現場粘鍋 據都市快報,在直播平臺上有近千萬粉絲的李佳琦,近日在直播間和小助理一起帶貨某款不粘鍋。 “OMG,這絕對是一款又便宜又實用的不粘鍋,各位女生千萬不要錯過了哦。”在李佳琦對著鏡頭、面帶微笑說出這句話后,小助理把一枚雞蛋打進燒熱的鍋里。 接下來,讓大家想不到的一幕出現了:小助理準備鏟起煎熟的雞蛋,卻只見雞蛋牢牢粘在鍋底,并開始糊鍋。 這時,尚未意識到問題的李佳琦還在一旁說:“我們讓阿姨煎個牛排吧。”發現情況不對后,他站起身試圖救場,一邊從小助手手中拿過鍋鏟,一邊說:“這個沒有放油,它是不粘的,而且不會糊。” 雖然連說了幾遍“不粘”,可當他鏟起鍋里的雞蛋時,雞蛋仍粘在鍋里。 看到這一幕的直播間網友,紛紛留言:“粘鍋了”“垮了”…… 10月29日,浙江炊大王炊具有限公司官方微博國鍋炊大皇回應稱,李佳琦直播中的產品是該公司與其合作推廣的一款煎炸深煎鍋,該產品搭配不粘圖層,符合生產要求并通過質量檢測。 國鍋炊大皇稱,出現粘鍋情況的可能原因是:1.溫差較大的食物直接下鍋;2.鍋體超過一定溫度;3.涂層被破壞。 10月30日針對“翻車”事件,不粘鍋公司客服再次回應稱,產品質量沒有問題,經過檢測也符合國家標準,至于出現粘鍋的情況,第一是因為李佳琦“本身不太會做飯”,第二是因為“雞蛋是從冰箱里拿出來的”。 但得知品牌方的回應后,不少網友仍表示質疑: 也有網友指出,網紅直播帶貨應該先提前試用,對網友負責。 據悉,李佳琦可謂2019年的超級網紅,“OMG!我的天吶!太好看了吧!買它!”這些專屬口號幫助他從眾多主播中脫穎而出,帶貨能力十分強大。從美妝到零食,棉被,浴巾,眼鏡框,包括這次引起熱議的不粘鍋,都能在他的直播間中看到。 據鳳凰網報道,李佳琦的賺錢幾乎按分秒來算,他曾15分鐘賣掉15000支口紅;2019年淘寶618,他用3分鐘賣出5000單某品牌精華露,銷售額超600萬。通過直播帶貨,27歲的李佳琦,已經擁有了一支300人的團隊。 灰色秘密、套路重重網紅產品真值得買嗎? 人民日報海外版報道稱,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浙江義烏有“網紅直播”從業者6000多人,涉及市場經營戶3000余家。 類似李佳琦的網紅帶貨傳奇,每天都在電商直播平臺上演。與之相呼應的是,在各大網絡社交平臺上,相關的網紅產品推薦琳瑯滿目,擁有大量粉絲的網紅通過圖文并茂的“種草”筆記、聲情并茂的“種草”視頻或直播的方式,向粉絲推薦各色網紅產品。“親測好用”“必買清單”“網紅爆款”等字眼,挑動著社交平臺用戶的消費愿望。 在帶貨網紅聚集巨大流量、帶動巨額銷量的同時,參差不齊的網紅產品也逐漸暴露出“銷量奇跡”背后的行業亂象。 某網紅種草平臺APP首頁部分推薦截圖 在國企就職的薇薇最近正為減肥發愁。在某網紅種草平臺上,薇薇“種草”了一款熱門日本酵素。網紅博主推薦這款酵素能夠很好地分解脂肪和糖分,在不影響飲食的情況下幫助減肥。買回來嘗試兩次后,薇薇發現這款酵素并不像博主們說的那樣“神乎其神”。 “先不說減肥的功效,每次吃完酵素,我就開始胸悶惡心。問了一些身邊的朋友,也是這種情況。”薇薇說,“這些產品打著有利健康的旗號,很多網紅博主都親身體驗,推薦得好像特別有說服力,幾百條評論基本是點贊叫好,讓人很容易信以為真。但是產品上的說明都是日文,也沒有詳細的中文翻譯,我們買回來以后,具體服用方法還要依靠博主的推薦筆記,其實是有一定安全風險的。” 產品質量安全得不到保障、產品宣傳圖實不符,平臺上的點贊轉發等數據作假……在網紅帶貨如火如荼進行的同時,也有越來越多用戶發現網紅產品走紅背后的灰色“秘密”。 在香港讀研究生的小趙一直是網紅種草平臺和短視頻社交平臺的忠實用戶。前陣子,她在看完一位美妝博主的直播之后,買下了一款網紅頸霜。“這款頸霜最大的亮點在于它有個推拉的滾輪,看直播感覺效果特別好。買回來之后發現,其實這款頸霜的成分和普通潤膚霜差不多,效果也很一般,實際利用率也不高。” 寧波大學商學院講師王昕天認為,出現這些行業亂象,一方面是行業評價機制問題。網紅行業競爭加劇,導致主流網紅平臺上評價機制弊端日益顯現。 例如,在一些平臺上,依托點贊數、銷售量等指標對網紅進行排序,導致一些公司為了獲得更高的曝光度而進行“刷數據”的行為。另一方面是監管機制問題,如果說“刷數據”還可以被視為一種網絡營銷行為,那么虛假廣告則涉嫌商業欺詐,需要市場監管部門介入,目前這方面還亟需加強。 資料圖,圖文無關(來源:攝圖網) “解決網紅帶貨存在的各類問題是一個綜合治理過程。”泰和泰律師事務所律師廖懷學認為,目前,中國《廣告法》《電子商務法》《反不正當競爭法》《產品質量法》《食品安全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法律對網紅帶貨涉及的虛假宣傳、數據造假、產品質量、食品安全、消費者權益保護等法律問題都已有較為完善的規定。在網紅帶貨行為中涉及的不同主體都應參與到依法治理環節中來。 首先,帶貨網紅應當提高商品質量把控能力,慎重選擇合作品牌,商家應當規范供應鏈,在商品質量上下功夫,保障售后服務。 其次,短視頻直播平臺應當切實履行平臺責任,加大對直播內容的審核力度,確立帶貨網紅與銷售商家“黑名單”制度,對侵犯消費者利益的網紅和商家實行平臺禁入制度,規范消費者的支付方式,建立完善平臺訂單跟蹤系統。 監管部門則應當加大監管力度,如果網紅帶貨行為侵犯消費者利益,商家與帶貨網紅應當共同承擔責任,同時如果短視頻直播平臺未履行相應的監管義務和平臺管理職責,直播平臺也應承擔相應的責任。 今年6月至11月,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等8部門聯合開展2019網絡市場監管專項行動(網劍行動),嚴厲打擊網上銷售假冒偽劣產品、不安全食品及假藥劣藥。9月至明年12月,最高人民檢察院、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國家藥監局將在全國聯合開展“落實食品藥品安全‘四個最嚴’要求”專項行動,對網紅食品安全違法行動進行重拳出擊。國家法律和相關部門的監管正與網紅帶貨中的不法行為“賽跑”。 就在昨天(11月1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發布通知,要求加強“雙11”期間網絡視聽電子商務直播節目和廣告節目管理。通知要求,網絡視聽電子商務直播節目和廣告節目用語要文明、規范,不得夸大其辭,不得欺詐和誤導消費者。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中國青年報、澎湃新聞、都市快報、中國日報、人民日報海外版等
直播 網紅 直播帶貨 李佳琦 翻車 不粘鍋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