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11-01 13:39:57
在國產手機廠商發力的情況下,格力是否選擇急流勇退?目前格力方面沒有給出明確的解釋,只是否認了“格力不做手機”的猜測,最終如何,還是要等到18日股東大會才會揭曉。
每經記者|歐陽凱 每經編輯|陳俊杰
10月31日,格力電器(000651,SZ)公告擬修訂公司章程,其中,經營范圍新增了“研發、制造、銷售新能源發電產品、儲能系統及充電樁”的內容,同時刪除了“經營電信業務及增值電信業務”。 這引發了外界對格力電器不再做手機的猜測。
11月1日,格力電器相關人士在回應《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時否認了外界的猜測,稱“沒有不做手機”,其同時表示會在11月18日的股東大會向外解釋。
以此看來,或許董明珠對手機業務仍未放棄。這幾年來,不管是股東的反對、輿論的質疑,還是慘淡的銷售數據,都沒有影響董明珠一定要做手機且要做好的決心。
10月31日,格力電器發布公告稱,擬于11月18日14:30召開臨時股東大會,審議議案包括《關于修訂公司章程的議案》。內容顯示格力電器此次修訂公司章程,擬刪除經營電信業務及增值電信業務。
有分析人士認為,此舉意味著格力手機業務以全面失敗告終,同時也表明格力電器未來的重心,仍將專注于傳統制造業領域,并在現有領域繼續橫向擴張。有手機行業人士甚至對此評價稱,“這是繼今年360手機第二次自裁后,又一個手機品牌即將退出歷史舞臺。”
不管外界對此如何解讀,自2015年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高調宣布要做手機,迄今已經過去了4年多,格力手機在市場上仍是充滿爭議。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格力手機一共研發了三代,第一代在2015年上市,售價1600元,當時開機動畫為董明珠個人頭像以及簽名寄語。董明珠當時還表示,格力手機供不應求,銷售5000萬部沒問題,未來賣1億部都不成問題。但最終銷量并未達預期。
2016年,格力手機二代上市,價格也上升到了3599元。當時董明珠稱,二代不僅開機畫面太美,而且用戶相當滿意,還表示,格力手機二代“將是全球最好的手機,成為世界一流產品”。
今年3月份,格力電器沒有召開發布會,“悄悄”在官網商城上線了第三代手機,定價3600元,但銷量不佳。格力也在各銷售平臺的官方旗艦店上架了這款手機,亦未能形成良好銷售局面。
在國產手機廠商發力的情況下,格力是否選擇急流勇退?目前格力方面沒有給出明確的解釋,只是否認了“格力不做手機”的猜測,最終如何,還是要等到18日股東大會才會揭曉。
上海明倫律師事務所律師律師王智斌表示,上市公司業務應當與經營范圍相符,但這并不是說超出經營范圍的任何經營行為都是非法的,超出經營范圍的業務不涉及特許經營、國家專營等類別的,通常并不會被認定為非法經營。
“此外,電信業務和生產手機不一定劃等號,可能不是一個類別。”王智斌說。
雖然格力電器擬刪除電信業務,但公司章程在經營范圍中又新增“研發、制造、銷售新能源發電產品、儲能系統及充電樁等”。這在外界看來,是格力電器有意發展新能源產品,有可能繼續與銀隆合作,甚至不排除再次啟動收購。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近兩年來,格力電器與珠海銀隆的關聯交易日益密切。去年格力電器與珠海銀隆之間的關聯交易總額達29.27億元。今年8月,格力電器兩度牽手銀隆新能源,先是合資設立格力華鈦,后是與銀隆新能源在內的5家企業共同投資設立了國創能源創新中心。
除了與銀隆牽手,今年以來,格力電器在新能源業務方面的其他動作也是頻頻:4月9日在上海制冷展上,格力工業制品中新能源汽車整體解決方案的熱泵空調系統首次亮相;5月15日,由格力牽頭成立的廣東省分布式能源互聯網應用產業技術創新聯盟成立大會暨第一屆會員代表大會在格力電器珠海總部舉行;7月16日,格力電器與萬江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在新能源開發和利用上達成合作意向。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1-9月,格力電器實現營收1550.39億元,同比增長4.2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21.17億元,同比增長4.73%。這是格力電器近四年來凈利潤增速最低的三季報,此前三年該數值分別為12.82%、37.68%和36.59%。
種種跡象交叉佐證,難免讓外界聯想格力在新能源領域或會更進一步。家電分析師劉步塵就告訴記者,目前格力電器業績增速放緩已是事實,這也是格力電器要加大在新能源領域布局的一個重要原因,希望突破對空調的依賴,往多元化方向發展。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