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財經 2019-11-01 09:18:02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作為電動汽車最核心部件,動力電池一直是我國新能源(5.050, 0.00,0.00%)汽車產業鏈中最為重要的一環,尤其是轎車放置電池空間有限,“里程焦慮”成為中國消費者購買和駕駛電動汽車的最大關注點。
目前,新能源汽車技術已經發展到什么程度?
剛開始推廣電動汽車時,有些科學家覺得電動汽車取代燃油車,永遠都不可能實現。因為十年前,汽油的比能量跟電池的比能量大概差100多倍,現在只差50倍。50倍還是很高,但不能只看這一點。
電動汽車一百公里耗15度電,同樣的里程數,燃油車需要消耗8升油,8升油就是72度電。這樣一來,電動汽車使用的能量只是燃油車的五分之一。
雖然之前汽油的比能量跟電池的比能量相差50倍,但電動汽車使用的能量只是燃油車的5倍,所以只差10倍。10倍是什么意思呢?比方說一個油箱,燃油車裝60升油最多60、70公斤,同樣的續駛里程,根據電池性能高低不同,電動汽車走500公里所需要的電池重量就要300公斤到500公斤。就算300公斤,還是比燃油車重很多。
但電動汽車的電機很輕,燃油車的內燃機、變速器、排氣管后處理,再加上水箱、風扇,比電動汽車要重200公斤左右。總體來看,兩種車重量差別并不是很大。隨著電池比能量進一步提高,對于續駛里程四、五百公里而言,兩種車基本可以做到重量相當。
不過,如果僅僅想讓轎車跑1000公里,是可能的,但要把電池加一倍,占用很大空間,也許后備箱全都被占了。另外,重量增加了很多,成本也加了很多,這種車可能沒人要。
所以,并不是不能跑1000公里,而是從一個車的綜合指標來看,這樣的產品并不是一個好車,這才是問題的關鍵。
那么,如何在提升續駛里程的同時又讓其成為一個好產品呢?正確提升里程的方法不是簡單地堆電池,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進一步提高電池比能量。同樣的體積下,儲電量更大;
第二,通過降低整車的電耗來提升續駛里程。現在,100公里耗電15度,是否能降到13度、12度呢?國際上有一款電動汽車,是100公里耗電10度,這樣一來,同樣的電池可以跑得更遠,續駛里程就增加了。
現在其實很多人覺得續駛里程不夠,即“里程焦慮”,是什么原因呢?大多是充電不方便,所以,需要把充電變得更方便,通過增加充電設備來解決“里程焦慮”。
現在中國大概有100多萬個充電樁或者充電站,私人的大概60萬個,公共的大概40多萬個。最好方式是什么?就是只要買一個電動汽車,就有相應的充電方式,平時最好在家里或者單位慢充。如果要跑長途應急的時候,可以快充,不一定要充滿。不用按照電池的電量來看,而是強調充100分鐘能跑100公里還是200公里,這樣一來,如果能夠構成一個體系,“里程焦慮”就不復存在了。
電動汽車需要有合理的續駛里程,比如那種特別小的車,續駛里程150公里 、200公里就很好,在這方面,要有一個合理的里程范圍,并不是越長越好。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