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10-31 23:41:46
在今年前三季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出現巨虧的同時,圣濟堂預計2019年全年將虧損約17.24億元。
每經記者|陳星 每經編輯|張海妮
圣濟堂(600227,SH)對旗下桐梓化工的資產及設備計提減值準備16.49億元,由此導致公司前三季度凈利潤(即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下同)出現了16.74億元的虧損,公司預計2019年全年將虧損約17.24億元。
圣濟堂給出的計提理由為,受化工業務主要產品價格下滑且短期內難以復蘇等不利因素影響,公司于三季度對全資子公司桐梓化工存在減值跡象的生產設備及其相關資產計提資產減值準備。
圣濟堂的大額計提引來投資者質疑。上交所也在10月30日下發問詢函,要求圣濟堂說明計提大額資產減值準備的判斷依據及合理性,說明是否存在前期資產減值應計提未計提或計提不充分的情形。
對剛發布三季報的圣濟堂來說,上交所的問詢函來得太快了些。
上交所的問詢主要與圣濟堂進行的大額資產減值計提有關。在10月30日晚發布的三季報中,圣濟堂于報告期內共實現營業收入14.29億元,同比下滑16.76%;而因公司旗下桐梓化工大額資產減值計提,公司凈利潤為-16.74億元。
公司在公告中稱,受化工業務主要產品價格下滑且短期內難以復蘇、原材料煤炭供應結構發生變化等不利因素影響,公司于三季度對全資子公司桐梓化工存在減值跡象的生產設備及其相關資產計提資產減值準備16.49億元,計提該項減值導致公司2019年三季度凈利潤減少16.49億元,預計2019年公司累計凈利潤虧損17.24億元左右。
同日,上交所發函要求圣濟堂說明項目投產以來相關產品各期的經營數據、原材料采購量等,說明計提大額資產減值準備的判斷依據及合理性,說明是否存在前期資產減值應計提未計提或計提不充分的情形。
據圣濟堂披露,2018年前三季度,公司尿素的平均售價為1833.72元/噸,今年前三季度則為1813.49元/噸,降幅為1.10%;甲醇的價格從去年前三季度的2528.19元/噸下降到今年同期的1942.05元/噸,降幅為23.18%。
公司稱,由于國內農用尿素使用量下降及國家環保力度加大,導致工業尿素下游產業開工率不足,市場價格下滑。甲醇方面,受國際和國內產能擴大雙重壓力等影響,甲醇市場供過于求,價格持續低迷。原材料方面,由于桐梓化工的主要原材料為煤炭,今年前三季度,受煤炭行業去產能影響,報告期內煤價有所上升,加上公司采購北方煤比例增加,導致采購成本同比上升。因此,選擇在此時進行大額資產減值計提。
但記者在圣濟堂的股吧內看到,不少投資者對圣濟堂突如其來的大額資產減值計提并不買賬。
針對圣濟堂提出的主要產品價格下滑且短期內難以復蘇而導致其進行資產減值計提一說,一位不具名的生意社分析師對記者表示,甲醇、尿素等大宗商品受供求、進出口、淡旺季等多重因素影響,存在周期性變動。他以甲醇為例稱,今年初,甲醇價格在進口增加、庫存量高的壓力下破位下跌,但在今年8月的時候,隨著供應量減少和下游工廠復工,甲醇價格已經有所回升。
針對相關問題,記者撥打了圣濟堂的電話,但截至發稿未聯系上對方。
正是因為化工業務持續多年承壓,2016年,赤天化(圣濟堂原名)實施重大資產重組,購買了圣濟堂全部股權,一腳跨進醫藥領域。
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進行重組時,圣濟堂曾承諾在三年內不剝離化工業務。而2018年1月,公司稱由于醫藥業務占公司比重逐步提高,擬擇機剝離化工業務,從“醫藥+化工”雙主業徹底轉型為以糖尿病與腫瘤為核心的醫藥大健康產業。
圣濟堂想要專心經營的醫藥業務也不容樂觀。本月初,遼寧省公共資源交易中心連發兩個通知,明確同品種藥品通過一致性評價企業達到3家以上的,不再選用未通過一致性評價的藥品。被暫停采購的177個藥品中就包括圣濟堂子公司貴州圣濟堂制藥有限公司的2款藥品,分別為格列美脲片(實際規格:2mg,包裝:36片/盒,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10556)和鹽酸二甲雙胍片(實際規格:0.25g,包裝:60片/瓶,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52020296)。
據圣濟堂2019年半年報,格列美脲片(商品名:圣平)被列為圣濟堂醫藥業務主要銷售收入來源。根據南方醫藥研究所提供的數據,格列美脲片(圣平)在國內市場排在前7位。
彼時,圣濟堂方面在回復媒體采訪時表示:“格列美脲片的一致性評價已經過了,現在準備修改說明書,重新申請后就可以掛網。”該名工作人員還提到,格列美脲片占公司營收比重較大,在修改說明書期間,產品銷售量或將下降,對公司業績產生較大影響。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藥品集中帶量采購政策除北京、天津等11個試點城市外,山東、廣東、四川等多個省份也迅速跟進,實行價格聯動,導致西藥市場整體的銷售價格下降。多位業內人士表示,仿制藥的市場競爭和價格壓力將進一步加大。不少藥企已經開始調整仿制藥業務布局。
在剛公布的三季報中,圣濟堂也表示,除藥品集中帶量采購擴面影響外,報告期內保健品生產線仍處于停產狀態,導致保健品收入同比大幅下降;公司中藥業務受中藥材價格上漲、中藥處方政策、醫保控費等因素影響,收入和毛利率同比下降等因素也導致公司醫藥制藥板塊在報告期內經營業績出現下滑。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