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四川向廣西取什么經?

每日經濟新聞 2019-10-28 21:41:40

多位區域專家都談到,四川地處內陸,對外開放格局還未全面打開,加強與廣西的交流合作,有利于彌補‘沒有出海口’這一先天不足,盡快縮短與全球市場的距離。

 每經記者|余蕊均    每經編輯|劉艷美    

一個是西部“老大”,2018年地區生產總值突破4萬億,位列全國第六。

另一個,去年剛剛站上2萬億臺階,今年前三季度GDP增速5.5%,在目前已公布數據的西部11個省份中,增速墊底。

整理制圖:城市進化論 

所以,一說起四川向廣西學習取經,很多朋友都在問,學什么?取什么?

上周,10月22日至24日,由書記省長率隊,四川省黨政代表團前往廣西壯族自治區考察學習,到訪百色、南寧、防城港、北海和欽州。其中,前者為革命老區,后四座城市均處于北部灣經濟區內——西部唯一沿海的區域。

雙方交流的重點仍是西部陸海新通道。今年8月,國家發改委發布《西部陸海新通道總體規劃》,以頂層設計方式,賦予這條基于中新合作框架、已運行多年的大通道更為重要的意義。(猜你想看:)

事實上,不只四川,西部各省份都鉚足了勁,想要抓住這一戰略機遇,而到廣西考察,既是學習取經之行,更有深化合作之意。

多位區域專家都向城叔談到,四川地處內陸,對外開放格局還未全面打開,加強與廣西的交流合作,有利于彌補‘沒有出海口’這一先天不足,盡快縮短與全球市場的距離。

01

地方之間的交流學習,早已成為一種常態。

根據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馬亮的研究,城市行政級別越高、經濟發展水平越高、人口規模越大,越有可能得到其他城市青睞和關注。城叔在《》中做過詳細分析,這里不再贅述。

對四川來說,這兩年外出考察學習也不少。

據四川日報報道,去年10月15日至17日,四川省委書記彭清華率四川省黨政代表團前往改革開放前沿廣東省,考察學習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城市規劃建設、改革創新、對外開放合作、自貿試驗區建設、生態環境保護等方面好經驗好做法,進一步深化兩省扶貧協作和全方位合作。

結束在廣東的考察學習后,10月17日至19日,彭清華又率四川省黨政代表團前往浙江省考察學習,進一步深化兩省扶貧協作和全方位合作。

上周到訪廣西,官方表述則為“既是學習取經之行,也是深化合作之旅”。

廣西南寧 圖片來源:攝圖網

廣東、浙江作為沿海發達地區,向它們“取經”往往被視為理所應當,是對標先進找差距。

而四川和廣西,同屬西部,尤其在經濟體量上,二者差距明顯。

為什么要向廣西學習?

對此,西南交通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院長陳光的判斷是,四川盡管經濟總量大,但對比人均,就可以看出效率、質量、結構的問題。

2018年,廣西GDP突破2萬億元,人均GDP超過6000美元。

同年,四川GDP突破4萬億元,人均GDP達到48883元,約7295美元。

而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以2018年末中國大陸人口數139538萬人計算,人均GDP接近1萬美元。

平均線之下,通過組團式發展尋求更大能量的爆發,或是更為高效的途徑。

同時,多位專家均提到,四川作為內陸地區,不沿邊、不靠海,主動走出去學習,是其“跳出盆地”、構建全面開放新格局的必然之舉。

02

除了思想觀念,四川大學區域規劃研究所所長鄧玲還強調,廣西在中國-東盟自貿區建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有很多經驗值得學習。

2009年1月1日,為適應中國-東盟自貿區建設需要,中國南寧-越南河內(嘉林)國際列車正式開通。截至今年10月,這趟國際列車累計運送旅客44萬多人次,涵蓋100多個國家。

同時,“量身打造”的中國-東盟博覽會(即“東博會”)迄今已舉辦16屆,作為舉辦地,南寧的“渠道”作用愈發凸顯。

廣西壯族自治區副主席楊晉柏此前表示,東博會的展覽內容,高度集中11國的企業、商品、項目資金等信息,“將自貿區的投資貿易便利化從政府層面推進到企業層面,服務自貿區的升級發展”。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東博會上,成都作為唯一的中方“魅力之城”,與新加坡、柬埔寨貢布省、菲律賓桑托斯將軍城、越南安江省、泰國武里南府等10個國家的“魅力之城”同臺競秀。

今年9月,成都亮相2019年東博會 圖片來源:中國-東盟博覽會官網

此前,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香港等城市都曾作為中國魅力之城,展示城市開放形象,促進中國-東盟區域內城市之間的交流合作。

城叔注意到,川桂此番集中簽署的16個專項合作協議中,還包括兩省區博覽集團的一項“抱團”計劃——廣西有東博會,四川有西博會,雙方將通過組團參會參展、合作培育展會、赴境外辦展辦會等方式,聯手做大展會品牌。

當然,說到東盟,一個覆蓋近20億人口的龐大市場,沒有人會愿意錯過。目前,東盟已成為四川第二大貿易伙伴,川桂之間若能形成更為暢通的通道聯系,無疑將激發更大的市場潛力。

03

交通不便,曾是西部地區的“通病”。

很多人或許沒注意,昔日“老、少、邊、山、窮”的廣西,如今已近乎“市市通高鐵、縣縣通高速”,在交通基礎設施上,走到了西部前列。

截至今年9月,廣西14個設區市中,有12個通高鐵,通高鐵里程超過1700多公里,在全國各省區排第一位。同時,111個縣區市中,有91%通了高速,剩下的十來個預計明年實現通車。

這還不算出海口。

廣西北海 圖片來源:攝圖網

據統計,北部灣港已與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200多個港口通航,形成內陸腹地走向東南亞、印度洋、太平洋、地中海等地的海上大通道。

對比來看,四川在交通上并不占優。用陳光的話說,“對外開放格局還未全面打開”。

尤其是從技術研發到生產制造,四川的鐵路產業鏈全國領先,但為什么鐵路發展卻相對落后?陳光表示,要正視別人“搶抓機遇”的能力。

如今,推動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無疑是必須抓住的機遇。

早在今年4月,廣西壯族自治區黨政代表團到川考察時,自治區黨委書記鹿心社就表示,建好西部陸海新通道,對深化兩區省合作有牽一發而活全局的重要作用。

建議共同加快新通道基礎設施建設,打通四川通往北部灣的出海貨運鐵路通道,暢通高速公路網絡,推進港口聯動發展,構建完善空中走廊,使新通道在“通”的基礎上更“暢”。

此番回訪,雙方帶來更為實質性的舉措。如川桂國際產能合作產業園項目正式開工,成都、宜賓、瀘州與欽州成立合資公司、組建產業聯盟等,通過一個個具體項目,加快推動規劃落地,不斷拓展“通道”內涵。

朋友越走越近,親戚越走越親。對四川而言,若能充分借助廣西之力,實現“毗鄰粵港澳、南臨北部灣、面向東南亞”,又豈不是取得“真經”?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四川 廣西 西部陸海新通道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