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10-25 11:59:26
每經編輯|杜宇
1丨當當發布致李國慶公開信:沖動是魔鬼
繼當當網創始人李國慶昨日深夜發布微博表示,“只有一件是真的,其他都假的。”10月25日上午,當當官方微博發布“當當人致國慶的公開信”。公開信表示,“這段時間大家正在奮戰店慶和‘雙11’促銷,撲市場、備貨品、做促銷,但是你的訪談、微博、視頻、高密度的宣告,讓我們不得不停下手頭繁忙的工作,分出一份心力去應對來自四面八方的問詢和關懷,我們更擔心你不可預測的行動干擾我們正常的工作。”
以下為“當當人致國慶的公開信”原文:
2丨券商股帶動指數探底回升?養殖業個股大幅走高
早盤指數一路震蕩走低,隨后券商股快速拉升,帶動指數探底回升。養殖業個股連續多日強勢,今天更是大幅走高。盤面上看,養殖業、農產品加工、券商等板塊漲幅居前,語音技術、中船系、無人零售等板塊跌幅居前。截至午間收盤,滬指跌0.01%,報收2940點;深成指漲0.27%,報收9581點;創業板指漲0.54%,報收1662點。滬股通凈流出2.95億,深股通凈流入10.38億。
3丨新華社:減持制度優化要把握好平衡
據新華社報道,近期,減持規則正在修訂的消息傳出,市場各方目光迅速聚焦。作為A股基礎制度之一的減持制度,涉及市場功能發揮、多方利益調整等重大問題。優化過程是個考驗智慧的“技術活”,需要把握好平衡,尊重市場規律,考慮市場實際,穩妥進行。
4丨最高法、最高檢:網絡支付等致用戶信息泄露或擔刑責
據中國新聞網報道,25日,最高人民法院舉行新聞發布會,發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非法利用信息網絡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等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明確搜索引擎、即時通訊、網絡支付、網絡預約、網絡購物、網絡游戲、網絡直播等所造成的違法信息大量傳播、用戶信息泄露的,可被納入拒不履行信息網絡安全管理義務罪的入罪標準,網絡服務提供者或承擔刑事責任。
5丨微博成民眾消費維權主渠道
據國是直通車25日消息,中消協25日發布的數據顯示,在9月29日至10月10日國慶前后收集的近600萬條“消費維權”類信息。在信息傳播渠道上,“消費維權”類信息傳播主要有微博、客戶端、微信、網站、論壇、新聞等渠道。其中,微博信息量最高,占比49.05%;客戶端信息量占比25.23%;微信信息量占比12.49%。
更多閱讀: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