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今日報紙

每經網首頁 > 今日報紙 > 正文

9月CPI上漲3% 豬肉價格是主因

每日經濟新聞 2019-10-16 00:23:17

 每經記者|李可愚    每經編輯|陳 旭    

▲10月15日,顧客在河北省邢臺市任縣一家超市選購水果 新華社圖

10月15日,國家統計局發布今年9月全國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和PPI(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數據。

當月,全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3.0%。國家統計局有關人士介紹,食品價格上漲是影響9月CPI走勢的重要因素。盡管9月當月CPI漲幅有所擴大,但1至9月平均CPI比去年同期上漲2.5%,走勢總體溫和,也低于全年3%左右的調控預期目標。

此外,當日公布的數據還顯示,9月份,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下降1.2%,環比上漲0.1%。

9月非食品價格上漲有限

對9月CPI指數走勢及其成因,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沈赟解讀稱,從同比看,CPI上漲3.0%。其中,食品價格上漲11.2%,影響CPI上漲約2.21個百分點;非食品價格上漲1.0%,影響CPI上漲約0.82個百分點。

沈赟表示,在食品中,9月豬肉價格同比上漲69.3%,影響CPI上漲約1.65個百分點。牛肉、羊肉、雞肉、鴨肉和雞蛋價格漲幅在9.4%~18.8%之間;鮮果價格上漲7.7%。上述六項合計影響CPI上漲約0.49個百分點。與此同時,鮮菜價格下降11.8%,影響CPI下降約0.33個百分點。

聯訊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院院長李奇霖解讀9月份CPI數據時認為,9月CPI同比漲幅上探至3%,主要由豬肉和替代品漲價貢獻。9月數據顯示,畜肉影響CPI同比上漲超過2個百分點,其中豬肉影響了1.65個百分點。

除食品價格外,9月非食品價格上漲有限。中泰證券研究所高級經濟學家、政策組負責人楊暢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分析指出,當前CPI上漲主要是受食品價格上漲帶動。9月不包括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同比增長1.5%,與上月持平,環比增長0.2%,仍然在可控區間。

“往后看,豬肉推高CPI的作用會逐步減弱;進入冬季,蔬菜、水果運輸、儲藏等成本逐步上升。”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副院長趙錫軍預計,接下來物價會維持一個相對溫和的狀態。總體來看,全年CPI控制在3%以內問題不大。

國家出臺多項措施保供穩價

近一段時期物價走勢格外引人關注,國家有關部門和各級地方政府也陸續出臺了一系列實實在在的穩物價措施,對民生保障起到了“托底”作用。

例如,國務院總理李克強9月26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會議指出,要強化生活必需品保供穩價。壓實“菜籃子”市長負責制,通過取消不合理禁養限養規定、保證主產區飼料供應等措施,促進生豬產能加快恢復,做好進口和儲備調節等工作,增加牛羊肉、雞肉等禽肉市場供應,保障節假日等重要時段食品市場供應及價格穩定,密切關注部分關聯產品價格變化,防止物價聯動上漲。

自9月以來,商務部會同國家發改委、財政部等部門,連續多次開展中央儲備肉投放工作。其中9月19日先期向市場投放中央儲備豬肉1萬噸;緊接著9月24日,專門從事國家儲備肉類管理的華商儲備商品管理中心發布通知稱,再次投放1萬噸凍豬肉;兩天后的9月26日,該中心宣布繼續投放1萬噸儲備凍豬肉。這也意味著,在短短10天之內,總計共有3批共3萬噸儲備豬肉投放市場。

此外,在9月初,有關機構還向市場投放中央儲備牛肉2400噸,羊肉1900噸。

9月26日,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也表示,近期中方企業正在按照市場化原則和世貿組織規則,開展美國農產品的詢價和采購,并已經成交相當規模的大豆和豬肉。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對這些采購予以加征關稅排除。

國金證券分析師邊泉水指出,現階段在市場機制和政策支持下,豬肉養殖已密集展開,預計明年2季度開始供給增多,將導致豬價向下,屆時豬肉價格大幅上漲可能性較低。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10月15日,顧客在河北省邢臺市任縣一家超市選購水果新華社圖 10月15日,國家統計局發布今年9月全國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和PPI(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數據。 當月,全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3.0%。國家統計局有關人士介紹,食品價格上漲是影響9月CPI走勢的重要因素。盡管9月當月CPI漲幅有所擴大,但1至9月平均CPI比去年同期上漲2.5%,走勢總體溫和,也低于全年3%左右的調控預期目標。 此外,當日公布的數據還顯示,9月份,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下降1.2%,環比上漲0.1%。 9月非食品價格上漲有限 對9月CPI指數走勢及其成因,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沈赟解讀稱,從同比看,CPI上漲3.0%。其中,食品價格上漲11.2%,影響CPI上漲約2.21個百分點;非食品價格上漲1.0%,影響CPI上漲約0.82個百分點。 沈赟表示,在食品中,9月豬肉價格同比上漲69.3%,影響CPI上漲約1.65個百分點。牛肉、羊肉、雞肉、鴨肉和雞蛋價格漲幅在9.4%~18.8%之間;鮮果價格上漲7.7%。上述六項合計影響CPI上漲約0.49個百分點。與此同時,鮮菜價格下降11.8%,影響CPI下降約0.33個百分點。 聯訊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院院長李奇霖解讀9月份CPI數據時認為,9月CPI同比漲幅上探至3%,主要由豬肉和替代品漲價貢獻。9月數據顯示,畜肉影響CPI同比上漲超過2個百分點,其中豬肉影響了1.65個百分點。 除食品價格外,9月非食品價格上漲有限。中泰證券研究所高級經濟學家、政策組負責人楊暢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分析指出,當前CPI上漲主要是受食品價格上漲帶動。9月不包括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同比增長1.5%,與上月持平,環比增長0.2%,仍然在可控區間。 “往后看,豬肉推高CPI的作用會逐步減弱;進入冬季,蔬菜、水果運輸、儲藏等成本逐步上升。”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副院長趙錫軍預計,接下來物價會維持一個相對溫和的狀態。總體來看,全年CPI控制在3%以內問題不大。 國家出臺多項措施保供穩價 近一段時期物價走勢格外引人關注,國家有關部門和各級地方政府也陸續出臺了一系列實實在在的穩物價措施,對民生保障起到了“托底”作用。 例如,國務院總理李克強9月26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會議指出,要強化生活必需品保供穩價。壓實“菜籃子”市長負責制,通過取消不合理禁養限養規定、保證主產區飼料供應等措施,促進生豬產能加快恢復,做好進口和儲備調節等工作,增加牛羊肉、雞肉等禽肉市場供應,保障節假日等重要時段食品市場供應及價格穩定,密切關注部分關聯產品價格變化,防止物價聯動上漲。 自9月以來,商務部會同國家發改委、財政部等部門,連續多次開展中央儲備肉投放工作。其中9月19日先期向市場投放中央儲備豬肉1萬噸;緊接著9月24日,專門從事國家儲備肉類管理的華商儲備商品管理中心發布通知稱,再次投放1萬噸凍豬肉;兩天后的9月26日,該中心宣布繼續投放1萬噸儲備凍豬肉。這也意味著,在短短10天之內,總計共有3批共3萬噸儲備豬肉投放市場。 此外,在9月初,有關機構還向市場投放中央儲備牛肉2400噸,羊肉1900噸。 9月26日,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也表示,近期中方企業正在按照市場化原則和世貿組織規則,開展美國農產品的詢價和采購,并已經成交相當規模的大豆和豬肉。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對這些采購予以加征關稅排除。 國金證券分析師邊泉水指出,現階段在市場機制和政策支持下,豬肉養殖已密集展開,預計明年2季度開始供給增多,將導致豬價向下,屆時豬肉價格大幅上漲可能性較低。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