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今日報紙

每經網首頁 > 今日報紙 > 正文

解好“3%”背后的民生考題

每日經濟新聞 2019-10-16 00:22:57

  物價變動,既是經濟議題,更是民生關切。最新數據顯示,9月份我國CPI同比上漲3%,部分食品價格漲幅較大。在宏觀物價水平穩定的大格局下,尤需關注部分食品價格上漲的結構性矛盾,精準施策穩物價,解好經濟議題背后的民生考題。

盡管9月當月CPI漲幅有所擴大,但1至9月平均CPI比去年同期上漲2.5%,走勢總體溫和,也低于全年3%左右的調控預期目標。但當前物價上漲的結構性特征比較明顯。9月份,非食品價格同比漲幅回落、服務價格漲幅溫和,但豬肉價格同比上漲69.3%,對CPI上漲的“貢獻”超過一半。此外,牛肉、羊肉、雞肉、鴨肉和雞蛋價格也有不同程度上漲。

穩物價、保民生,要抓住主要矛盾。近期,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強化生活必需品保供穩價等四方面措施,促進生豬產能加快恢復,增加牛羊肉、雞肉等禽肉市場供應,提出更加注重運用市場辦法,遏制部分食品價格過快上漲。

穩物價、保民生,要落實有力措施。要加強市場監管和價格監測預警,特別是重要民生商品價格變化情況的監測預警;積極充實價格調控工具箱,做好必要情況下的調控準備;嚴肅查處捏造散布虛假信息、操縱價格等違法行為。

穩物價、保民生,要關注重點群體。越是價格波動,越要重視保障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來自國家發展改革委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各地已累計發放價格臨時補貼55.1億元,惠及困難群眾達2.22億人次,緩解了食品價格上漲對困難群眾基本生活的影響。

管好“米袋子”“菜籃子”“果盤子”,國家有政策,地方有落實,民生有兜底。穩物價、惠民生,經濟發展就更有溫度、更有底氣。 (據新華社)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