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10-15 23:46:28
每經記者|王帆 每經編輯|文多
10月14日晚間,銀禧科技(300221,SZ)發公告稱,對全資子公司興科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興科電子)減資1億元。銀禧科技表示,減資是出于預計興科電子業績難有起色,為了更好地整合業務、收縮規模的考慮。今年上半年,銀禧科技也曾轉讓了興科電子旗下兩家控股子公司的股權,共計處置閑置固定資產540項,以減少興科電子的虧損。
減資1億元
銀禧科技對興科電子減資后,興科電子注冊資本將由1.8億元減少至8000萬元。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興科電子于2017年成為銀禧科技的全資子公司,主要產品為智能手機等消費電子產品的金屬外觀件。
銀禧科技表示,在行業產能過剩等因素影響下,智能手機市場短期內出貨量不會好轉,興科電子2019年1~6月營業收入出現大幅下滑,并產生4000.28萬元的虧損,公司預計興科電子在未來一定時間內業績難有起色;為了更好整合興科電子業務、收縮其規模,公司決定對興科電子進行減資。
事實上,興科電子早在2018年就陷入虧損,并且未能完成業績承諾。歷史公告顯示,2016年~2018年,興科電子扣非后凈利潤為2.81億元、1.32億元、-4.70億元,而按照業績承諾,上述指標應分別不低于2億元、2.4億元、2.9億元,興科電子連續兩年未完成業績承諾。對此,銀禧科技曾在2018年對興科電子全額計提了4.90億元的商譽減值。
在興科電子業績虧損和大額商譽減值的拖累下,銀禧科技2018年出現業績爆雷,虧損8.05億元,同比下滑468.40%,系銀禧科技自2011年上市以來的首次虧損。
上半年多次處置資產
近幾年業績一直走下坡路的興科電子,并非沒有嘗試過自救。2018年,興科電子開始拓展以電子煙為主的非手機金屬產品領域,但直至2019年上半年,新業務客戶導入較慢,訂單量較少,新業務未達到預期效益。
這邊,等不及的銀禧科技,已經開始一邊向興科電子原股東索要業績補償,一邊抓緊處置這塊虧損資產。
在業績補償上,興科電子原股東業績補償總金額為10.85億元,補償順序為先以股份補償,股份不足部分以現金進行補償。銀禧科技已于2019年6月14日完成回購注銷興科電子原股東胡恩賜、許黎明、高炳義三人持有的共計5225.18萬股銀禧科技股票。另外,興科電子另一原股東陳智勇由于未按時履行補償義務,銀禧科技已對其提起法律訴訟。
在處置資產上,據銀禧科技對2019年半年報問詢函的回復,公司上半年已采取了以下措施主動收縮興科電子生產規模,減少興科電子的虧損:
一是今年上半年已轉讓連續虧損的兩家控股子公司東莞市恒道電子有限公司與東莞市翔興實業有限公司的股權;二是在訂單不足的情況下,積極實施減員增效措施,將員工總人數控制在與訂單相匹配的水平;三是盤活存量資產,轉讓閑置的設備,上半年共計處置閑置固定資產540項,占興科電子固定資產原值的15%。
截至2019年6月末,興科電子總資產為2.71億元,總負債為1.12億元。銀禧科技稱,興科電子的資產負債率處于合理的水平,并表示擬在下半年繼續處置興科電子剩余閑置固定資產,資產處置后回收的現金也可用于償還債務。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