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10-15 23:46:15
每經記者|謝 欣 每經實習記者|唐宗全 每經編輯|吳永久
10月11日,證監會宣布:自2020年1月1日起,取消期貨公司外資股比限制,符合條件的境外投資者持有期貨公司股權比例可至100%。當日,兩只期貨上市公司乘風起舞,瑞達期貨漲停,南華期貨漲幅7.64%。10月14日,瑞達期貨繼續漲停,南華期貨漲幅4.97%。
中國期貨市場此前已經放開4個品種供境外資金參與,現在又開放期貨公司的股權投資比例,分析人士認為這是重要的市場頂層設計,兩者將相得益彰,這將為中國期貨市場注入新鮮血液。
期貨概念股幾乎全線上漲
從A股市場的角度看,上述消息獲得了市場的積極回應。A股上市公司中,參股或控股期貨公司的個股按是否是券商系分成兩類,《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統計了31家券商系的個股,統計了25家非常券商系的個股。除了中信建投跌了1.31%,其余的期貨概念股全線上漲。中國中期繼10月11日上漲2.33%之后,10月14日繼續大漲4.45%。
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外資限制放寬至51%之后,原計劃是“三年后不受限制”,即開放時間定在2021年。業內人士表示,期貨市場對外開放的時間大幅提前。
中國期貨業協會最新統計資料表明,2019年9月全國期貨市場交易規模較8月有所下降,以單邊計算,當月全國期貨市場成交量為349466365手,成交額為269626.91億元,同比分別增長49.45%和62.14%,環比分別下降12.37%和8.96%。1~9月全國期貨市場累計成交量為2898214037手,累計成交額為2143153.53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0.23%和38.68%。
權威部門的數據顯示,2019年,截至6月28日,期貨持倉量1705萬手,年度最大持倉量1715萬手,市場資金4966億元,年度最大資金5076億元。
現代衍生品市場,品種已經從農產品向工業品、金融產品、天氣等領域拓展,衍生工具從期貨向期權演進,場內、場外市場同步發展。2003年碳排放權交易在境外市場出現。2019年10月12日,在廣州舉行的“第八屆嶺南論壇”上,廣東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何曉軍出席并演講。何曉軍表示,廣州期貨交易所已經在部門征求意見,估計今年底之前有可能會批準,該交易所的品種將與碳排放相關。
截至2019年6月28日的數據,單位成交量是251800萬手,占比73.16%;個人成交量是92400萬手,占比26.84%。個人客戶持倉量1564萬手,占比45.87%;單位客戶持倉量1846萬手,占比54.13%。中國期貨市場正在逐步演變為機構投資者為主要參與者的市場。
據權威部門披露的數據,農產品期貨方面,90%以上的大中型油脂油料企業利用大商所期貨市場避險。85%以上的棕櫚油進口企業參與大商所期貨交易。工業品方面,600多家化工企業、700多家煤焦鋼企業參與期貨交易,參與鐵礦石交易的法人客戶超過7500家。比如:鞍鋼、沙鋼、南鋼、河鋼、上海聯油、億利、金發科技、英力特、中糧、中儲糧、廈門國貿、象嶼集團、云天化、益海、嘉吉等。
199個境外客戶參與交易
本次放開的是期貨公司的股權投資比例,此前中國已經在交易品種上先行先試。目前,中國對外開放的品種有4個:原油、鐵礦石、PTA、20號天然橡膠。從交易數據來看,外資參與熱情正在積極提高。
根據中國監管部門此前披露的數據,截至2019年6月28日,參與商品期貨特定品種交易的境外客戶199個,來自新加坡、英國、開曼群島等16個國家和地區。境外客戶累計成交量和占比:原油為578萬手,占比14.38%;鐵礦石為716萬手,占比2.54%;PTA為2653萬手,占比8.64%。
中國期貨市場年鑒(2017年)數據顯示,境外投資者通過其境內企業參與境內期貨市場的積極性較高,外資企業在一些成熟期貨品種上的持倉占比已超過10%。
中國期貨市場年鑒(2017年)數據顯示:目前,我國規模以上企業有50多萬家,但我國期貨市場的產業客戶僅有2萬余戶,大量企業尚未直接參與期貨市場。2016年,我國期貨市場持倉額與GDP的比值約為1%,而美國為70%,市場發展空間巨大。
從中國期貨監管部門的權威數據來看,“總體上,除油脂油料行業外,化工、鋼鐵行業仍然參與程度不夠。”
業內人士表示,開放期貨公司的股權投資比例是重要的頂層設計,將和品種交易的開放相輔相成。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