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證券報 2019-10-12 13:39:55
10月11日,一共5家公司IPO上發審會,唯獨墨跡科技被否。墨跡科技背后的股東赫赫有名,“阿里系”、騰訊、“盛大系”、“創新系”和“險峰系”等皆現身其中,持股比例均不低。這批投資進入的時間基本集中在2011年至2015年之間,最長苦守墨跡科技已近十年。

圖片來源:攝圖網
覬覦A股近三年,“網紅”App墨跡天氣的擁有者——北京墨跡風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墨跡科技”)還是未能通過證監會發審委的這一道關。
10月11日,一共5家公司IPO上發審會,唯獨墨跡科技被否。
墨跡科技背后的股東赫赫有名,“阿里系”、騰訊、“盛大系”、“創新系”和“險峰系”等皆現身其中,持股比例均不低。這批投資進入的時間基本集中在2011年至2015年之間,最長苦守墨跡科技已近十年。
那么,墨跡科技到底有哪些短板和風險因素不被發審委看好?
公開資料顯示,墨跡科技成立于2010年,主營業務為基于移動互聯網平臺的氣象信息服務和廣告信息服務,主要產品為查詢氣象信息的移動工具應用——墨跡天氣App。
墨跡科技表示,7年時間內已擁有5.56億的累計裝機量,占據天氣類軟件的龍頭位置。
在此之前,美團、陌陌等應用類App都去往海外上市。早在2016年底墨跡科技宣布在A股上市之后,外界便對其上市的前景存在擔憂。
墨跡科技擬在深交所創業板發行不超過1000萬股,發行后總股本不超過4000萬股,IPO擬募集資金3.39億元,這一IPO規模在今年的IPO市場中并不算大。
其募投項目有三個:一為墨跡天氣App系統升級項目,擬投資2.22億元;二為墨跡科技研發中心項目,擬投資0.67億元;三為補充流動資金,擬投入0.5億元。
10月11日晚間,證監會網站披露其向墨跡科技主要提出四方面的問題。
其中第一條最為“致命”。證監會指出,“發行人運營的網站、‘墨跡天氣APP’存在未經其許可違規發布互聯網新聞信息,被責令限期整改的情形;發行人存在在取得《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之前,發布藥品廣告的情形。發行人現有的APP存在視頻節目與游戲節目,以及發布醫院廣告。”
第二個問題也是硬傷。“發行人通過自主收集及第三方途徑獲取用戶數據及標簽,并利用數據進行商業化變現,發行人于2019年7月16日收到APP專項治理組發出的《關于APP收集使用個人信息相關問題的通知》,APP專項治理工作組要求發行人就收集使用個人信息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整改。”
隨著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App)的廣泛應用,強制授權、過度索權、超范圍收集個人信息的現象密集涌現,消費者個人信息安全保護形勢嚴峻。
中央網信辦、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市場監管總局四部門聯合發布《關于開展App違法違規收集使用個人信息專項治理的公告》,將在全國范圍內組織開展App違法違規收集使用個人信息專項治理行動,該專項治理行動將貫穿2019年全年。
在這樣的背景下,墨跡科技想獨善其身去上市,的確引發關注。
墨跡科技的另一個看點,是堪稱豪華的股東名單。此番上市被否,失落的除了80后的墨跡科技創始人金犁,恐怕還有眾多投資其股權的互聯網投資大佬。
招股書顯示,墨跡科技的際控制人金犁直接持股34.627%。第二大股東為杭州阿里創業投資有限公司持股15.5%。天眼查顯示,杭州阿里創業投資有限公司由馬云控股,持股比例達80%,該公司在2013年參與墨跡科技的B輪融資,融資金額為數千萬人民幣。
除了“阿里系”之外,墨跡科技股東還包括險峰系(險峰創投、西藏險峰、險峰深圳)、創新系(北京創新、工場基金)、上海盛大旗下子公司參與GP的有限合伙企業上海盛資,其中險峰系股東合計持有18.97%的公司股份,創新系股東合計持有8.71%的公司股份。
值得注意的是,北京創新的背后是深圳市騰訊商業管理有限公司,占其44%的股份,為北京創新的第一大股東。

來源:墨跡科技招股書

來源:墨跡科技招股書
此外,為了上市,墨跡科技選擇的合作小伙伴們也都很用心。保薦機構華泰聯合、律所(金杜)和會計事務所(大華)也堪稱“國內頭部機構組合”。
不過,盡管股東和中介機構陣容顯赫,墨跡科技還是被否了,這也打破了自2018年以來華泰聯合保薦IPO項目100%通過的“神話”。此前華泰聯合自2018年以來,15個IPO項目無一被否,堪稱“最牛紀錄”。
對于墨跡科技未能過會,業內人士普遍認為,這可能與公司過于依賴單一的廣告收入、客戶與供應商重合、關聯交易占比較高等因素有關。
顯赫的股東,曾被認為是墨跡科技IPO的一大重磅籌碼,卻最終也成為了其上市“成也蕭何敗蕭何”之因。
墨跡科技與阿里系、騰訊系等股東在客戶、供應商、股權結構上的高度重合,不得不讓人懷疑其業績的獨立性。
招股書顯示,在2014年-2017年前三季度期間,除2014年外,其他三年時間,深圳市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均為墨跡天氣第一大客戶,為其貢獻了平均超過20%的營收,阿里巴巴集團也連續4次上榜其前五大客戶之列,尤其是在2014年,還以貢獻45.57%的營收比例位列客戶之首。
證監會網站披露關于墨跡科技的第三和第四個問題也和“依賴單一的廣告收入”、“關聯交易占比較高”有關。
公司其實在招股書中對上述風險因素出了明確的披露,包括“業務相對單一的風險”、“氣象服務領域的競爭風險”、“氣象數據來源單一的風險”、“客戶集中度較高的風險”、“廣告內容不符合監管要求而導致的風險”、“關聯交易收入占比較高的風險”等存在的十五大風險因素。
“廣告+智能硬件銷售”,是其計劃兩條腿走路的商業模式。曾于2014年推出一款名為“空氣果”的智能硬件產品,但五年過去了,其在硬件開發上的商業拓展并無起色,甚至還因專利糾紛被訴訟法院。
公開數據顯示,2014年、2015年和2016年上半年,墨跡天氣智能硬件銷售收入僅分別為222.38萬元、224.18萬元和121.02萬元;分別占其營收比4.97%、1.79%和1.13%,始終未超過總營收的5%。而其來自廣告的收入,從2015年之后基本都保持在98%以上。
某上市券商計算機行業分析師表示,從墨跡科技的基本面來看,公司的營業收入單一,業務可替代性也比較強,現在職能手機都自帶天氣預報功能了,就沒有另外下載APP的必要了。
一位機構人士坦言,如果為了IPO成功,通過多種或明或暗的方式做業績,試圖用高增長的業績表現來彌補其商業模式的短板,在證監會這一關肯定過不去,互聯網企業要在A股上市,一定要去掉泡沫、擰干水分。
此次IPO上會雖然被否,并不意味著墨跡科技上市之路的終止,A股市場曾有多個“二進宮”并成功上市的案例。
中國證券報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