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證券報 2019-09-21 07:00:38
科創板試點注冊制珠玉在前,改革大方向已定。除了推動創業板注冊制改革外,要實現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的目標,創業板的發行上市、再融資、并購重組制度改革也將承擔重要角色。
圖片來源:攝圖網
上證報近日獲悉,相關部門正在加快研究完善創業板發行上市、再融資和并購重組制度。市場人士期待,優化首發上市條件,支持尚未盈利企業、紅籌企業或特殊表決權企業上市,適度放寬創業板再融資條件,支持符合國家戰略的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相關資產在創業板重組上市等,能夠成為創業板改革的重要內容。
8月1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意見》(下稱《意見》)正式對外發布。《意見》提到,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研究完善創業板發行上市、再融資和并購重組制度,創造條件推動注冊制改革。
科創板試點注冊制珠玉在前,改革大方向已定。除了推動創業板注冊制改革外,要實現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的目標,創業板的發行上市、再融資、并購重組制度改革也將承擔重要角色。
那么,具體怎么改呢?今年3月2日,在廣東省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新聞發布會上,深圳市副市長艾學峰告訴記者,創業板的具體改革措施將借鑒科創板以及香港市場的建設經驗。今年兩會期間,深交所總經理王建軍也表示,“在未來的創業板改革中,會吸收借鑒科創板經驗,同時也會吸收其他市場支持科技企業利用資本市場的一些經驗措施,力爭使創業板在下一輪改革當中能夠更好地服務各類科技創新企業發展的需要,真正使資本市場成為我們國家新經濟的搖籃和主場。”
完善發行上市制度無疑將是創業板改革的重點。去年4月,港交所推出上市新規,正式向不同投票權架構公司、未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以及第二市場上市公司拋出橄欖枝。此后,港股上市申請迎來一陣小高峰,一大批生物科技企業、新經濟公司成功在港股市場籌得寶貴的發展資金。
“創業板的上市標準可以更加多樣化,可以提高對尚未盈利企業、特殊投票權架構企業的包容性,而這種包容性實質上體現的是市場化精神。”東北證券研究總監付立春表示。
探索多樣化的發行上市標準并不意味著對上市公司質量要求的降低。付立春指出,在優化創業板首發上市條件的同時,還需要將創業板上市公司的質量提高到更高的標準,這兩方面的改革應該是同步進行。而提高上市公司質量需要提高上市后企業信息披露的質量,以及推動退市機制的常態化。
提升企業上市后再融資的便利性是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的又一關鍵。某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企業上市并不應該只是一錘子買賣,企業需要不斷發展壯大以回饋投資者,而這一過程也需要資本市場持續為上市公司提供服務。科創企業的成長需要長期的大規模研發投入,上市平臺應該起到為企業提供便捷有效且成本較低的再融資平臺的作用。
事實上,在成熟市場,企業上市后的再融資常常比IPO融資扮演更為重要的角色,香港市場就是其中之一。據了解,近年來港股市場全年再融資金額一般比IPO首發融資額高,活躍年份再融資額甚至是首發融資額的兩到三倍,而且再融資最快可在一天內完成。
付立春表示,融資功能是資本市場最基本的功能之一,對于創業板改革而言,提高上市公司再融資的便利性、適度放寬再融資的條件顯然是必要的,當然這也需要相關制度的規范化及常態化。
并購重組制度改革則被市場認為是促進創業板公司轉型升級的重要基礎。今年6月,證監會就修改《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公開征求意見,征求意見稿提到要促進創業板公司不斷轉型升級,擬支持符合國家戰略的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相關資產在創業板重組上市。
市場人士普遍認為,符合國家戰略的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相關資產在創業板重組上市,既有助于創業板公司轉型升級,也是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踐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要體現,應該爭取盡快落實。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