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09-18 20:31:32
每經記者|趙成 實習生 李亞 每經編輯|張北
圖片來源:攝圖網
新能源汽車補貼逐步退坡后,已經有省市試圖通過新的政策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
據中國網報道,9月16日,海南省省長沈曉明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到2030年,海南所有領域包括私人汽車將全部使用清潔能源汽車。
沈曉明稱,海南將推動清潔能源島建設。今后海南的能源中,核電是主能源,氣電等是調峰能源,不再建新煤電,現有煤電逐步進行低碳低排放改造,至少達到氣電的排放水平。
海南此信息發出后引發網友熱議。在充電基礎設施尚未完善的情況下,有網友仍對新能源汽車的續航里程和充電便利性表示擔憂。
海南已啟動禁售燃油車時間表
事實上,這已不是海南第一次對外表態發展新能源汽車的決心。
早在2018年4月的博鰲論壇年會上,沈曉明就首次提出,海南將于2030年前全島使用清潔能源汽車。此后海南就進入緊鑼密鼓的規劃階段。
2018年8月,海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發布了公開征求《海南省清潔能源汽車發展規劃》意見的通知。此后,海南投入了大量資金建設新能源汽車運行所需的基礎設施。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8年,海南省累計建成分散式充電樁4602個(其中公共充電樁3502個),換電站4座,總體車樁比例優化至4.5:1,初步具備新能源汽車環島出行條件。
此外,海南正在運營的汽車用加氣站共計46座,其中CNG加氣站20座,LNG加氣站26座,主要分布在海口、三亞和東線、西線高速公路上。
今年3月,海南省人民政府正式發布了《海南省清潔能源汽車發展規劃》,提出到2030年,海南將全域禁止銷售燃油汽車,力爭全省汽車清潔能源化達到國際標桿水平。
據海南省人民政府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海南省內清潔能源汽車累計推廣3.71萬輛(其中:新能源汽車2.28萬輛,天然氣汽車1.43萬輛)。全省公交領域清潔能源化比例達到77%,出租車領域清潔能源汽車達90%以上。以海口、三亞為代表的重點區域推廣新能源汽車20670輛,占比90%。
為何鐘情新能源?
海南之所以如此決絕地推廣新能源汽車,與國家對其戰略定位密切相關。
相關文件已明確提出,將海南作為國家級生態文明試驗區。但截至2017年底,車輛尾氣污染占海南省空氣環境中細顆粒物(PM2.5)的比重達到35.1%,成為海南省大氣主要污染源。這是海南決心推廣新能源汽車的原因之一。
2018年4月14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指導意見》正式對外發布,其中提到科學合理控制機動車保有量,加快推廣新能源汽車和節能環保汽車,在海南島逐漸禁止銷售燃油汽車。
隨后5月15日,海南便發布了《關于實行小客車保有量調控管理》的通告。
事實上,截止2017年,海南省機動車約為210萬輛,其中汽車保有量約為113萬輛,汽車消費仍處大規模爆發增長初期。
小客車保有量管控工作啟動后,業內認為,海南更容易在車輛清潔能源化更新替換、能源供應、基礎設施建設、商業模式創新等方面長遠布局,在借鑒國內外先行地區經驗基礎上,能夠闖出一番天地。
據測算,2020年,海南省推廣的清潔能源汽車相比同樣數量的燃油汽車,在應用環節當年能夠實現減少二氧化碳約13.8萬噸、二氧化硫約69.7噸、二氧化氮約305.5噸,折合成標準煤能夠減少約5.6萬噸。
多家車企瞄向海南
海南對新能源汽車大力推廣的決心,讓正處于銷量困境的當地車企——海馬汽車看到了另辟蹊徑、破解難題的希望。
在2018年海馬汽車發布的新車規劃中,新能源汽車就占據較大比重。據海馬汽車發布的新車規劃,2018年下半年海馬汽車將推出續航里程超過300km的純電動車產品;2019年以后,插電式混合動力產品、深混產品、全新結構長續航智能網聯電動汽車等將陸續投放市場。
而海南省相關部門也曾就“推廣新能源汽車優先選本地品牌”展開過討論,認為由于當前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尚不成熟,選用本地汽車企業生產的新能源汽車更適應當地的商業模式,也能提升海南當地汽車銷量,培育本土新能源汽車產業鏈。
不過,這并不意味著其他品牌的新能源汽車沒有進入海南的機會。就在今年7月召開的“2019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上,海南省長沈曉明與保時捷全球執行董事會主席奧博穆、比亞迪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等新能源汽車及相關領域企業代表分別進行了“一對一”洽談,深入探討交流合作事項。
事實上,當前海馬汽車的新能源車型也尚未在市場中打開銷路。最新數據顯示,今年8月海馬汽車基本乘用車生產量為10輛,銷售量為0,SUV車型銷售量為1494輛。
對此,海馬集團品牌管理部部長趙媛表示,海馬基本乘用車銷售量為0,是因為公司將重點放在了SUV領域,而生產的10輛乘用車是“定制的”。
面對海南大力推廣新能源汽車的大環境,海馬汽車能否借此脫離銷量困境?機遇正擺在海馬汽車面前。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