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 2019-09-18 05:48:36
“鮮言案如能形成示范效應,將有助于大幅提高A股依法治市的水平。”

圖片來源:攝圖網
17日,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判處鮮言犯背信損害上市公司利益罪、操縱證券市場罪,被決定執行有期徒刑5年,并處罰金人民幣1180萬元;違法所得予以追繳。
作為資本市場的“老玩家”,鮮言不僅熱衷于騰挪翻轉以獲不義之財,而且不斷挑戰監管底線,甚至有1001項離奇提案這種令人瞪目之舉。2017年,證監會曾因其操縱多倫股份股價及匹凸匹、慧球科技信披違法違規對其罰款34.8億元,并實行終身禁入。擱在以往,此事可能到此為止,因為這已是頂格行政處罰,但這次不一樣,鮮言要坐牢了,那些膽大妄為的資本市場玩家們估計有點緊張了。
其實,以刑治市并不缺法律依據。根據最高檢、公安部關于公安機關管轄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訴標準的規定,信披違法給股東造成50萬元損失,挪用資金等背信損害上市公司利益行為直接造成損失達150萬元,均達到了入刑標準。操縱市場的入刑標準也是明確的。但事實上,A股市場上因這些罪名而入獄的人,相對實際犯罪數量來說比例太低。這讓投資者產生無力感,信心受到打擊。
但此次鮮言失算,受到了刑法“關照”。鮮言案適用了背信損害上市公司利益罪中的挪用資金,此點值得關注。2006年黃宏生因挪用上市公司創維數碼5000萬元被香港法律判處6年監禁。鮮言案如能形成示范效應,將有助于大幅提高A股依法治市的水平。
證監會日前公布了“深改12條”,依法治市、加大法治是其重要內容。當前抓依法治市,一方面要加快證券法、刑法的修改;另一方面要把全面執法和重點執法結合起來。有關方面不應止步于鮮言案,應持續法辦一批財務造假、掏空公司、內幕交易、操縱市場的案子,讓那些資本市場大騙子、“老油條”產生明確預期——胡作非為的終點就是監獄。誠如此,市場秩序將得到極大改觀。
證券時報 黃小鵬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