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09-17 23:25:31
中國保險市場正在經歷一場轉型的壓抑,或者說一場鳳凰涅槃式轉型。近14億的人口、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及保險深度、密度等硬指標的巨大提升空間,沒有人會懷疑中國保險行業燦爛的未來。
作為首家總部設在山東的全國性壽險法人機構,德華安顧人壽自2013年9月開業以來,秉承“保險姓保”回歸保險本源的保險經營理念,發展迅速穩健,尤其是在2018年,在監管主動轉型,個險市場呈現負增長的情況下,德華安顧人壽穩健疾行,逆勢增長,實現規模保費收入9.86億元,其中個險新單標保收入2.31億元,同比增長34%,位列行業增速第二名,幾乎超越所有同期開業公司。核心渠道個險標保和人力規模穩步增長,依靠“職員制+代理制”的混合雙軌制的創新發展模式,在營銷 一線篩選優秀代理人、把控增員品質,促進營銷員隊伍的職業化和專業化,初步鑄造了一支敢拼搏、勇創業的壽險專業鐵軍。
按照“深耕”策略,截至2019年6月底,德華安顧人壽已在全國開設4家分公司、22家中心支公司和84家營銷服務部/支公司,機構網點已覆蓋山東、江蘇、河北3省26個地市、110個區縣。從呱呱墜地到不斷超越,德華安顧人壽已成為中國壽險市場上一股快速崛起的力量。
作為與個險渠道并駕齊驅的戰略渠道,數字化一直被看作德華安顧人壽的一支“奇兵”。依靠行業領先的數字化策略,德華安顧人壽不斷完善數字化銷售與服務平臺,積極探索大數據在客戶/營銷員洞察、精準營銷等方面的創新應用,實現以增產、降費、提效、風控為主軸的傳統業務數字化改造。并在股東支持下探索大數據、云計算和智能投顧等前沿技術,與中國聯通、Talkingdata、浪潮集團等在大數據保險應用領域開展合作,尋求在實時核保、精準營銷和智能投顧方面的突破。可以說,數字化戰略已經成為德華安顧人壽加速創新的助推器,極大提升了其自身的差異化競爭力。
此外,在2017年保險公司服務評價中,德華安顧人壽成為獲評AA級的4家人身險公司之一;2018年公司償二代SARMRA得分為80.58分,比行業平均得分高出4.25分,公司償付能力風險綜合評級(IRR)均在B或以上,在服務品質、風險管理等方面維持了較高水準。
6年來,德華安顧人壽積極履行社會責任,投身社會公益。通過成立山東財大-德華安顧保險研究中心,里程碑式地填補了區域市場保險研究空白,并提供5萬元獎學金以獎勵山東財經大學精算專業優秀學生,持續推進產教結合、校企合作和專業人才培養,為山東保險業的進一步發展奠定良好的人才基礎;作為省管保險企業之一,承擔了為菏澤市巨野縣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提供意外傷害保險的扶貧任務,并向山東臺風受災地區捐款10萬元人民幣;組織開展7·8“扶貧公益跑”及“夏日送清涼”主題公益活動,為貧困地區人們及外賣騎手等特殊人群送去愛心;利用自媒體傳播途徑,定期向公眾傳播保險知識,組織線上微公益活動,傳遞保險行業正能量,展現了自己在“德國品質,國資信用”方面的大愛和擔當。
亮眼的“成績單”使得德華安顧人壽獲得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可,在全國性財經媒體與山東省內知名媒體主辦的評選活動中屢獲殊榮:2014、2015“年度最具成長性壽險公司”“杰出互聯網保險創新獎”,2016“年度互聯網保險創新獎”“年度卓越合資人壽保險公司”,2017年“3·15誠信金融品牌”“卓越價值成長保險公司”;2018“年度人氣互聯網保險產品”“杰出科技創新獎”“年度山東金融業業務創新獎”……這些獎項范圍不一,分量有別,卻都是德華安顧人壽6年來發展的華麗注腳。
未來,德華安顧人壽將繼續堅持以個險渠道為核心,多元銷售渠道協同發展,不斷完善產品和服務,深化山東網絡布局并全國拓展,創新打造差異化競爭力。憑借雙方股東的優勢、專業和經驗,持續向合資壽險公司典范邁進,成為數字化時代的領先者,助力經濟轉型,共同書寫中國金融市場的健康繁榮。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