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09-12 22:41:07
作為化工企業,最大的風險還是安全生產和環保問題。記者注意到,標的公司過去兩年均在安全生產方面出現過問題。
每經記者|張明雙 每經編輯|張海妮
確定工貿一體化發展戰略后,農資流通企業輝隆股份(002556,SZ)決定擴大工業板塊的規模,于今年8月份啟動收購控股股東旗下的精細化工資產。不過擬購標的安徽海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華科技)過去幾年出現了業績波動較大的情形,2017年尚在虧損,2018年即實現凈利潤6304.33萬元,深交所由此關注其是否具備持續盈利能力。
9月12日晚,輝隆股份回復深交所問詢函稱,由于海華科技2017年發生安全生產事故,部分生產線停工整頓,造成停工損失及產銷量較低,進而導致虧損;2018年以后受益于產品價格上漲等因素,公司業績出現大幅增長。
值得注意的是,海華科技在2017年、2018年兩年間出現三次安全生產問題且受到行政處罰,雖然輝隆股份表示標的已進行整改,但是否還會因出現安全生產事故而影響業績,仍是未知數。
輝隆股份為農資流通企業,化肥等農資產品內外貿分銷、化工業務是其兩大主營業務,其中工業板塊以自主品牌為發力點,目前已成為輝隆股份重要收入和利潤來源。為增強業績持續增長動力,輝隆股份期望通過精細化工資產的注入夯實工業板塊作為第二大主業的定位。
2019年8月中旬,輝隆股份公告擬通過發行股份、可轉債及支付現金方式收購海華科技100%股權,最終交易價格確定為8.28億元。交易方作出業績承諾,2019年~2021年標的公司實現歸母凈利潤(扣非前后孰低)分別不低于8000萬元、8210萬元和8780萬元。
財報顯示,輝隆股份2016年~2018年的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為1.03億元、1.37億元 和1.39億元,如果收購海華科技的承諾業績得以實現,上市公司的盈利水平將大幅增長。
不過,海華科技過去幾年并不是連續盈利的,2017年、2018年及2019年上半年的凈利潤分別為-171.12萬元、6304.33萬元和5906.55萬元,業績波動大,且出現過虧損。標的是否具備持續盈利能力,能否順利實現業績承諾,不僅投資者對此有疑問,也成為深交所重組問詢函的關注重點。
輝隆股份9月12日晚間解釋標的虧損原因時稱,2017年1月份海華科技發生安全生產事故,部分產線停工整頓,產生停工損失1095.51萬元;受停產影響,當年甲醚類產品產、銷量較低,按照當年銷售單價、毛利率計算,影響銷售收入5123.34萬元、毛利936.55萬元。另外,標的公司2017年剝離房地產業務也產生了一定損失。
2018年以后,隨著環保、安全政策趨嚴,化工行業淘汰產能,海華科技部分產品價格上漲,加上新增生產線投產,銷售收入上升。“標的公司業績變動趨勢與可比上市公司基本一致。”對于2018年以后的業績增長,輝隆股份表示,目前標的公司產量銷量逐年走高,未來市場需求將得到進一步釋放,業績承諾的可實現性較強。
值得注意的是,輝隆股份對海華科技2019年以后的業績增長預測仍較為謹慎,2020年~2024年預測各年度凈利潤增幅均在8%以下,且在2022年后增幅下降,公告稱主要是考慮到產能限制、價格下降及行業周期的影響。
當然,作為化工企業,最大的風險還是安全生產和環保問題,而海華科技過去兩年均在安全生產方面出現過問題。
2017年1月,海華科技發生爆炸燃燒事故,后被有關部門發現存在擅自改變工藝流程、安全管理工作不到位等問題,該事故導致海華科技部分產線停工并造成當年虧損;2018年2月和5月,海華科技兩次被有關部門檢查發現存在安全生產問題,被下達行政處罰決定書,不過兩次違法情節均較為輕微。
深交所由此關注海華科技加強安全生產的具體措施,以及近年來安全生產政策趨嚴對標的公司經營的影響。輝隆股份表示,安全事故發生后,標的公司按照安全監管部門、安全專家等的要求采取了具體改進措施,包括跟班帶班制度、應急處置預案、應急救援器材和設施等,“(2017年12月控股股東)收購至今公司未再發生安全生產事故。”
輝隆股份還稱,短期內,安全生產及環保政策趨嚴將給標的公司帶來一定的成本壓力,但長期來看,限制了低水平的重復建設,有利于提升標的公司的盈利能力。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