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09-09 19:56:46
《實施方案》明確,中央預算內投資將采用差別化補助的方式,按每張養老床位2萬元的標準支持居家社區型和醫養結合型機構建設,1萬元的標準支持學習型和旅居型機構建設。與此同時,對養老機構提供的養老服務免征增值稅,對非營利性養老機構按規定免征企業所得稅。提供社區養老服務的機構,取得的收入免征增值稅。
每經記者|李可愚 每經編輯|陳旭
中央預算內投資將采用差別化補助的方式,按每張養老床位2萬元的標準支持居家社區型和醫養結合型機構建設;對提供社區養老服務的機構,取得的收入免征增值稅——國家對普惠養老的政策支持力度,還在不斷加碼!
9月9日,國家發改委網站對外發布《普惠養老城企聯動專項行動實施方案(2019年修訂版)》(一些簡稱《實施方案》)。文件明確,在做好“保基本、兜底線”的基礎上,將繼續推動增加普惠養老服務有效供給,充分發揮中央預算內投資示范帶動作用和地方政府引導作用,進一步激發社會資本參與養老服務積極性,促進養老產業高質量發展。
從此次發布文件的內容來看,最鮮明的特點就是中央預算內投資對普惠養老的支出力度進一步加大,養老服務的稅費優惠政策較之前明顯強化。

圖片來源:新華社
此前于8月21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以需求為導向發展養老服務,是應對老齡化、提升老年人生活質量的重要舉措。”而要更好發展養老服務,也離不開針對性、貼近性的政策支持。
此次發布的《實施方案》明確:“國家通過中央預算內投資,支持和引導城市政府系統規劃建設養老服務體系。城市政府通過提供土地、規劃、融資、財稅、醫養結合、人才等全方位的政策支持包。”
與此同時,文件還指出,企業要提供普惠性養老服務包,向社會公開,并接受監督。
《實施方案》強調,未來,中央預算內投資將重點支持“社區、醫養、學習、旅居”等4類項目:
一是支持養老服務骨干網建設,夯實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網絡。發展集中管理運營的社區嵌入式、分布式、小型化的養老服務設施和帶護理型床位的日間照料中心,支持連鎖化、綜合化、品牌化運營,增加家庭服務功能模塊,強化助餐、助潔、助行、助浴、助醫等服務能力,增強養老服務網絡的覆蓋面和服務能力。
二是支持專業化、醫養結合能力突出的養老服務機構建設,強化對失能、失智老年人的長期照護服務。
三是支持內含老年大學等學習場所的養老服務機構建設。
四是支持普惠旅居養老服務機構建設,結合各地區資源稟賦狀況,形成季節性地方推介目錄,加強跨區域對接聯動,打造全國普惠旅居養老市場。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今年2月發布的《城企聯動普惠養老專項行動實施方案(試行)》中,對于中央預算內投資重點支持項目,僅涉及上文提及的一、二兩類項目,以及“同時包含以上兩類內容的體系化養老服務項目”,而未將“學習、旅居”兩類項目納入其中。
兩相對比可以發現,此次發布的《實施方案》涉及的中央預算內投資重點支持項目,范圍明顯擴大。

圖片來源:新華社
在中央預算內投資“真金白銀”支持的同時,此次發布的文件還針對養老機構出臺了一系列豐富的財稅補貼政策。
《實施方案》明確,對養老機構提供的養老服務免征增值稅,對非營利性養老機構按規定免征企業所得稅。
與此同時,還要落實社區養老服務稅費優惠政策。提供社區養老服務的機構,取得的收入免征增值稅,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減按90%計入收入總額;承受房屋、土地用于提供社區養老服務的,免征契稅;用于提供社區養老服務的房產、土地,免征不動產登記費、耕地開墾費、土地復墾費、土地閑置費。
此外,為社區提供養老服務的機構自有或其通過承租、無償使用等方式取得并用于提供養老服務的房產、土地,免征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養老機構用電、用水、用氣、用熱按居民生活類價格執行。
《實施方案》還提出,要形成支持社會力量發展普惠養老的有效合作新模式,參加城市每千名老年人養老床位數達到40張,護理型床位占比超過60%。
在補助方面,《實施方案》明確,中央預算內投資將采用差別化補助的方式,按每張養老床位2萬元的標準支持居家社區型和醫養結合型機構建設,1萬元的標準支持學習型和旅居型機構建設。項目同時符合多種支持類型的,按照最高標準進行補助。原則上每個城市年度補助床位數不超過10000張,高于年度補助床位數上限的按10000張補助,或者分年度實施。建設任務跨年度的項目,可以分年度安排。
封面圖片來源:新華社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