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08-24 20:12:32
沒有一家房地產開發商能像中海地產一樣自律。
每經記者|吳抒穎 每經編輯|林菁晶

圖片來源:每經視覺部
作為一家央企身份、港企思維的房地產企業,中海地產在財務、運營的管控上向來是無可指摘的。
它的財務報表向來優秀得挑不出瑕疵,在同行的凈利潤率普遍徘徊于15%左右時,它常年都保持高于20%的區間;即使在融資普遍困難之時,它的凈負債率和融資成本也控制在行業的最低水平。
這些年來,中海地產意難平在,曾經它為了保住凈利潤率和凈利潤額選擇保守和謹慎錯失了許多在規模上保持優勢的機會。
央企地產商陣營中,中海地產的盈利能力向來是第一,而在規模上卻常年輸給保利地產。在整合并購中建地產、中信地產之后,外界一度寄望于它成為又一艘巨艦,隨后的幾年它卻沒有證明它的實力。
但在新任掌舵者顏建國上臺之后,局面開始轉變了。

2019年以來中國海外發展股票K線圖
2019年的年中報算是顏建國領導思路的全面體現,他回歸中海地產之后,在土地市場上的主動出擊終于轉化為銷售額的快速增長。
今年上半年,中海地產實現合約銷售額1942億港元,同比增長28.7%;而如果以人民幣口徑統計,其上半年的規模增速為35.1%,創下了近年來的新高。


制圖:林菁晶
龍頭房企而今銷售額增速普遍放緩甚至略有下滑,中海地產的這一規模增速,在TOP10的陣營中,算是逆勢飛漲。
中海地產是擅長在小周期中尋找機會的。
延續這兩年顏建國對中海地產“多拿好地”的要求,它今年上半年在土地市場上斬獲頗豐,且多數土地儲備都位于核心城市。
今年上半年,中海地產總計在18個內地城市和中國香港新增24幅土地,總地價751.8億港元,權益地價574.1億港元,其中一線城市和中國香港新購地權益金額為253億港元,占比為44.1%。
今年以來,大多數房企一線城市公司的日子過得十分慘淡,投資不見得有合適的機會、現有的土儲又無法支撐未來的發展,而中海地產卻賺足了眼球。
2019年7月15日下午,北京掛牌了一宗不限價地塊,經過56輪爭奪,中海地產以18.79%的溢價率摘得造甲村地塊,成交總價達到了79.4億元,住宅樓面單價約7萬元/平方米。
在克而瑞的榜單上,中海地產繼續鞏固在北京市場上的優勢。今年1~7月,它以159.2億的成交金額坐穩頭把交椅,而去年位居第二的萬科,今年前7個月的銷售額已經跌出前5名。
沒有一家房地產開發商能像中海地產一樣自律。其他房企提起未來,總是務虛地用三言兩語帶過,而中海地產是清晰地用準確的可量化指標來規劃將來。
中海地產是這么認為的,住宅是今天的主業,將投入90%的資源;商業資產運營是著眼于明天的成長型業務,配置8%的資源;創新業務是探索新的發展方向,培育未來的利潤增長點,配置1%~2%的資源。
雖然鮮見宣傳,但中海地產系列公司目前持有運營中海系甲級寫字樓45棟,總建筑面積277萬平方米,是內地最大的單一業權寫字樓發展商和運營商。
這名守住“凈利潤之王”十多年的房企的管控能力和戰略眼光是值得被信賴的,“工科”中海名不虛傳。
這名“優等生”或許只有一個煩惱,它的名氣和聲譽,實在是與它的優秀不相匹配。公眾提起“中海”,第一印象或許是中海油、中海運等更容易和日常產生交集的品牌。
什么時候,中海地產才能像碧萬恒一樣,讓公眾熟知并認可“中海”的房子呢?
(鎂刻地產原創,喜歡請關注微信號meikedichan)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