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24 14:10:14
8月24日,“中國公益慈善項目大賽·非遺文創專題評選”在貴州丹寨首屆中國非遺文創節上揭曉,“媽媽制造”、《多彩貴州風》——《錦秀丹寨》產業就業扶貧項目等10個作品喜提金獎。來自苗鄉的“瑙壁哩魶”花鳥魚蟲絲巾,因為出色地融合了非遺文創和精準扶貧兩大元素而被授予本屆文創節“錦雞獎”,代表著中國非遺工藝最高水準、來自百年老字號榮寶齋的“木版水印”被評為特別獎。

8月24日上午,主辦方舉行隆重的頒獎典禮,為“中國公益慈善項目大賽·非遺文創專題評選”的優勝者頒發獲獎證書和獎金。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理事長勵小捷、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理事長王乃坤、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副理事長甄硯、貴州省慈善總會會長陳敏、萬達集團高級副總裁肖廣瑞等主辦和承辦單位負責人到場為獲獎者頒獎。
“中國公益慈善項目大賽·非遺文創專題評選”是中國公益領域第一個以非物質文化遺產為主題的大型全國性評選表彰活動,評選旨在挖掘、梳理和扶持中國優秀的非遺公益項目和文創產品。這一評選依托中國公益慈善項目大賽,采取公眾投票、專業評審相結合的方式進行。作為首屆中國非遺文創節最具影響力的活動單元,該項評選自今年5月啟動以來,吸引了來自全國18個省市的385個優秀非遺公益項目和文創產品報名。經過初步審核,共有80個非遺公益項目、169件非遺文創產品進入復賽。最后,來自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清華大學、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等權威機構的20位專家組成評審團,評定了最終獲獎的項目和產品。

作為本次評選的后續環節,主辦方將選擇一批具有社會影響力的非遺慈善公益項目和非遺文創產品,對他們進行資助和培育,傳播先進的項目運營模式和理念,推動跨界力量參與非遺保護和傳承事業。獲獎項目除得到公益資金扶持以外,還將獲得一對一的專業指導和社會資源對接,以及知名文創項目、公益機構參訪和線上線下專業培訓的機會。
丹寨縣地處貴州省東南部,素有“云上丹寨·康養福地”的美稱,也是苗、侗等少數民主族聚集區,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極為豐富。全縣范圍內納入非遺名錄的項目多達145項,其中國家級非遺7項、貴州省級非遺21項,是名副其實的中國非遺之鄉。

近年來,貴州依托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探索出一條以非遺項目生產性經營助推脫貧攻堅的有效路徑。首屆中國非遺文創節、非遺文創評選等系列活動將為“非遺扶貧”探索出更多有效路徑,將傳統工藝與現代商務無縫對接,打造成貧困戶增收的一種新的扶貧模式。
附:2019中國公益慈善項目大賽.非遺文創專題評選獲獎名單
(一)組委會“錦雞獎”,1個:
“瑙壁哩魶”花鳥魚蟲絲巾
(二)特別獎,1個:
榮寶齋“木版水印”
(三)金獎,共10個。其中:
1、非遺公益項目,5個,分別是:
(1)媽媽制造
(2)《多彩貴州風》——《錦秀丹寨》產業就業扶貧項目
(3)回鄉創辦書院,助力非遺扶貧
(4)手工藝者集善之家,新柴窯新紅顏之霽紅
(5)用手藝點亮回家之路
2、非遺文創產品,5個,分別是:
(1)少數民族絹人人偶
(2)非遺生活“魚躍龍門”女士手提包
(3)云南手工火草圍巾
(4)扎染圍巾
(5)紅云花饃“龍鳳棗山”
(四)銀獎,共20個。其中:
3、非遺公益項目,10個,分別是:
(1)“1+N”非遺社區教育體系
(2)國春銀飾非遺扶貧工坊
(3)湖湘新匠人計劃
(4)Idea+設計-侗族民藝青年成長支持計劃
(5)母親的藝術——巧手文創
(6)新起點苗繡產品加工合作社
(7)愛惜行動
(8)鄉村藝術扶持計劃
(9)媽媽制造重慶榮昌夏布合作社
(10)“漢工坊”殘障婦女傳統香包手工藝就業項目
4、非遺文創產品,10個,分別是:
(1)“花瑤花”美育教輔系列產品——《挑花動物園》兒童益智拼裝木偶
(2)阿細跳月音樂盒
(3)《刺繡遇上絲綢》系列產品
(4)寬厚禮國潮系列
(5)侗族鼓樓榫卯模型
(6)藍山手織布
(7)2019年《醒·意》醒獅月歷文創禮盒
(8)二十四節氣智能計時系統
(9)“中國喜事”張新發非遺文創喜事系列
(10)印藝經傳——德格印盒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