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民營制造哪家強?│ 數讀

每日經濟新聞 2019-08-23 21:35:00

制造業的發展需要區位、交通、人才、技術等要素的支撐和培育,這也是為何在民營企業制造業500強榜單中,各區域的制造業“個性化”發展特征呈現得如此突出的原因。

 每經記者|梁宏亮    每經編輯|劉艷美    

昨天(8月22日),“2019中國民營企業500強峰會”在青海西寧開幕,2019“中國民營企業制造業500強”榜單也在這次峰會上發布。 

據了解,這份榜單是全國工商聯在對上規模民營企業調研基礎上,按照年營業收入總額降序排列產生的,而非“評選”產生,更具客觀參考標準。

制造業是實體經濟發展的頂梁柱,2018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要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堅定不移建設制造強國。而民營企業又是當前帶動經濟增長的一支重要力量。

因此,城叔決定借力這份榜單,分析下當前民營制造業頭部企業在各區域的發展情況。

江浙魯加起來占了一半多

從民營制造業企業省域分布來看,江浙魯在入圍數量上遙遙領先。

具體來看,民營制造業500強共有27個省份的企業入圍,浙江以94家居首,江蘇和山東分別以86和79家位列第二、第三。單就數量而言,江浙魯三省加起來就占到了總數一半多。

而如果按地域統計這500家企業的總收入,則會發現,山東被廣東比了下去。浙江、江蘇、廣東、山東四省民營制造業500強企業收入之和領跑第一集團,遠遠超過其他省份。

值得注意的是,吉林雖然只有修正藥業一家上榜,但在“賺錢能力”上卻位于中游水平。由于修正藥業營收超過624億元,這家企業憑一己之力硬是把吉林營業總收入排名和平均營業收入排名“頂”到了前面。

除吉林外,陜西、山西、廣西這“三西”雖然上榜企業不多,但營業收入平均值卻排名靠前,反映出這幾家中西部省份上榜民企的賺錢能力并不差。

例如,陜西雖然只上榜兩家企業——隆基綠能和黃河礦業,但兩家公司營收皆是百億級別,這幫助陜西在這份平均營業收入統計中占據了靠前的位置。

河北“黑金屬”小又多

看完總體情況,我們再分行業探討一下,各區域民營企業發展中所呈現出來的不同“行業特點”。

比如,在“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中,河北制造業民企500強占據絕對統治地位,以21家的數量優勢,占據所有入圍這一行業企業數量的四分之一。

那么,究竟啥叫“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在網上一搜,你就會發現,這個行業主要指代的就是我們平時說的“鋼鐵冶煉”。

河北鋼鐵工業發展比較集中,數據顯示,2018年河北粗鋼產量23729.85萬噸,占全國總量92826.4萬噸的25.56%。

這就是說,全國鋼鐵產量四分之一在河北。而河北全省粗鋼產量的76.26%,生鐵產量的77.03%,鋼材產量的80.19%都是由民營鋼鐵企業生產的。

不過,如果把入圍榜單的“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企業全部拉出來,按照地域排位,我們就會發現,雖然河北上榜企業多,但平均下來營業收入卻不突出。北京和福建雖然均只上榜1家(分別是排名19的建龍重工和排名25的青拓集團),但規模大、體量大。

從這一波分析我們也可以看出,雖然河北在這個行業里遍地開花,但該行業的河北企業還不夠“龍頭”。

廣東領跑“計算機”

看完工業“大塊頭”鋼鐵行業,我們再來看看“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這一領域民營企業的發展情況。

從這份榜單來看,廣東入圍企業數量最多,達到19家,占行業入圍總數接近一半。

從營業總營收來看,廣東超過1.2萬億,比后面11名營收加起來的總和還要多。畢竟,擁有華為、正威、美的等眾多民企巨頭的廣東,在計算機、通訊領域所積累下來的雄厚基礎,是其他省份比不了的。

廣東計算機、通信領域發達,從一組用電數據也能看出端倪。今年上半年,廣東省工業用電量1878億千瓦時,同比增長0.42%。制造業用電量在廣東工業用電量占比超過8成。

南方電網廣東電網公司官網顯示,廣東省制造業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用電在整個制造業中用電量占比最高,增速相對最快,對行業用電拉動最大。

在這一行業中,江蘇和浙江分別入圍7家和5家企業,入圍數量排名第二、三位。不過,仔細分析榜單不難發現,江浙二省在計算機、通信領域的民營企業,除亨通集團能夠排到28位以外,其他民企都位列百位之后,這與廣東企業扎堆“頭部”相比,還是存在不小差距。

石化還得看山東

如果說計算機和通信領域的頭部民營企業多聚集在廣東,那么,“石油加工、煤焦和核燃料加工業”行業的領先民營企業則聚集在另一個“東”——山東。

在這個行業里,山東總共上榜23家民企,第二名山西上榜4家,第三名遼寧上榜3家。在這個行業里,山東民企相對于其他省份民企的領先地位,甚至比廣東在“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里還要明顯。

從數量上看,山東上榜23家,另外八個有入圍企業的省總共上榜14家;而從總營收來看,山東一省是其他八省之和的2倍多。

這份排名情況,也側面反映出山東在化工產業上的優勢地位。得益于山東半島天然地理優勢,石化產業一直以來在山東都發展得不錯。

截止到2018年底,山東化工企業有8124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4574家,占全國15.45%。山東化工產業經濟總量已連續26年位居全國首位,是全國化工行業唯一一個主營業務收入突破3萬億元的省份。

當然,雖然體量巨大,山東石化產業也需要向高質量發展轉型。

2018年7月,山東省政府印發《山東省高端化工產業發展規劃(2018-2022年)》,提出重點發展六大產業、實施七大工程,推進山東化工產業向清潔、環保、高效發展。

江浙閩“壟斷”化纖

說完石化,我們再來說說化纖。

在入圍榜單的民營企業中,“化學纖維制造”頭部民企的分布十分聚焦——全都集中在江蘇、浙江和福建三個省份。

化學纖維制造業民營企業總共上榜15家,浙蘇閩三省分別“瓜分”6家、5家和4家。

江浙閩地區的化纖產業發展有著比較長的歷史,相對其他區域,在人才基礎、技術基礎以及上下游產業鏈基礎上都已經形成比較明顯的優勢。

不過,雖然從數量上看,江蘇、福建入圍的化纖企業比浙江只差一兩家,但若比較營業收入,規模上的差距就顯示出來了。統計顯示,浙江化纖制造上榜民企的營收,分別是江蘇和福建的2倍多。

浙江上榜的領頭化纖制造民企是營收千億級別的恒逸集團和百億級別的桐昆控股,分別位列全榜第12位和第44位。

滌綸是我國最主要的化纖產品。據浙江省經信廳去年年中的分析顯示,滌綸長絲企業群幾乎全部集中在浙江、江蘇、福建三個省,其中浙江滌綸長絲產能占我國總產能60%以上。

制造業的發展需要區位、交通、人才、技術等要素的支撐和培育,這也是為何在民營企業制造業500強榜單中,各區域的制造業“個性化”發展特征呈現得如此突出的原因。

文字 │ 梁宏亮

2019中國民營企業制造業500強榜單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民營制造 數讀 工商聯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