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08-21 18:30:39
據基金業協會數據顯示,8月15日,楊東旗下上海寧泉資產備案了寧泉致遠29號證券投資私募基金,8月16日,上海寧泉資產又一口氣備案了寧泉致遠21號至28號共計8只證券投資私募基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近期密集發行產品的知名私募不在少數,但斌、劉明達等私募大佬亦在此列。
圖片來源:攝圖網
每經記者 楊建 每經編輯 謝欣
前公募大佬楊東“奔私”后有了新動作,據基金業協會數據顯示,8月15日,楊東旗下上海寧泉資產備案了寧泉致遠29號證券投資私募基金,8月16日,上海寧泉資產又一口氣備案了寧泉致遠21號至28號共計8只證券投資私募基金。
實際上,《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近期密集發行產品的知名私募不在少數,但斌、劉明達等私募大佬亦在此列。對此有私募人士表示,在滬指2800點的底部區域密集發行私募產品,有再度抄底的意味,而從市場估值來看,底部區域明顯。
據私募排排網數據顯示,目前市場上管理規模超過百億且有業績披露的證券類私募機構有21家,其中以股票策略為主的有11家。從這些私募的平均收益率來看,截至7月底,景林資產年內收益率為32.09%,排名第一。排名第二的是凱豐投資,今年以來收益率為29.79%,此外明達資產今年也取得不錯的收益,公司今年以來收益率為19.66%,在百億級私募中位居第三。
另外,五年期百強私募近五年平均收益達148.72%。福建滾雪球投資以597.44%的收益率奪冠,滾雪球投資也是福建地區唯一一家管理規模超過50億元的證券類私募。凌通盛泰近五年策略收益率也高達494.43%,位于五年期榜單第二;新思哲投資以351.56%的收益率位居五年期百強私募第三名,截至目前,新思哲旗下產品在全國排名處于領先水平,成立以來累計收益達到392.96%。
從產品發行情況看,《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私募大佬但斌繼7月密集發行后,在8月份仍然密集發行產品。其在8月7日備案了東方港灣順天壹號,在8月9日備案了東方港灣馬拉松19號,8月13日登記備案了東方港灣嘉捷1號私募證券投資基金。
曾執掌興全基金13年多的前公募大佬楊東“奔私”后,旗下的私募基金上海寧泉資產在8月份也是動作頻頻,據基金業協會備案信息顯示,8月15日,上海寧泉資產備案了寧泉致遠29號證券投資私募基金,8月16日,上海寧泉資產又一口氣備案了寧泉致遠21號至28號共計8只證券投資私募基金。
上海世誠投資在8月7日登記備案了世誠誠明1號私募證券投資基金和世誠誠明3號私募證券投資基金。
上海少藪派投資在8月7日登記備案了少數派錦繡前程A私募證券投資基金和少數派錦繡前程B私募證券投資基金,另外在8月9日登記備案了少數派錦繡前程C私募證券投資基金。
深圳市創盈喜資產、廣東君之健投資均在8月12日分別登記備案了三只產品;廣州市玄元投資在8月13日也備案了3只私募產品,而其在之前的8月2日已備案了一只產品。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還發現,基金業協會數據顯示,今年8月份私募機構在發行產品方面加速明顯,截至8月20日,合計備案了914只私募產品。此外,8月20日,聯博匯智(上海)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在協會備案了該公司首只境內證券私募產品——聯博中國A股私募基金一號。聯博匯智于2019年3月1日在協會完成私募管理人備案,為美國聯博集團在境內設立的獨資子公司。而除聯博匯智外,8月路博邁也在協會備案了一只量化私募產品。
知名私募基金都在加速發行產品,而對于后市,私募基金是怎樣的看法呢?
元苔投資總經理羅威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我們認為A股極大可能處于長期趨勢的底部,滬指2800點以下買入的安全性極高。未來世界各國的經濟前景均不確定,相對確定并保持較快增速的是中國。A股長期向上趨勢不變,短期震蕩難免。假若外面的環境有所改善,如全球降息潮加快來臨,各項減稅降費政策陸續出臺,中美貿易糾紛預期好轉,股市將從滯漲期逐漸進入復蘇期。”
羅威進一步向記者表示,從過去幾年來看,宏觀經濟的波動對優秀公司的業績負面影響很有限,在經濟波動周期中,不少處于景氣周期的公司股價紛紛創出歷史新高。因此在指數處于較低的估值區域時,應該積極進行資產配置,忽略短期的事件沖擊波動,緊抓住時代的“阿爾法”。
軒鐸資產總經理池志國告訴記者,近期股指受區域性利好刺激,滬指上攻2900點缺口附近,但是由于量能不足,短期需要橫盤整理,后期股指需要在年線上方進行震蕩整固后再行進攻,但要觀察量能變化。板塊上,近期不斷出現區域性整合,可關注的如上海,深圳板塊等國家戰略地區,但是要進行細化分析,如深圳、上海板塊加新興產業的股票,以及價格上漲的板塊,如化工,農業,新材料等。
志開投資的首席策略師劉威指出,短期看市場仍將延續震蕩態勢,“我們觀測到中觀行業數據顯示,8月份經濟增速仍然承壓,外圍受到一些風險事件的影響,短期市場上行仍然受到一定制約。穩增長的政策導向性比較明顯。因此未來政策支持會大概率偏向以制造業為代表的實體經濟。板塊機會上,比較看好政策扶持力度大與業績增速在加速的5G產業鏈與云計算等板塊。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