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08-21 14:26:59
據不完全統計,李嘉誠在英國投資早已超過4000億港元,李家控制著英國約1/4的電力分銷市場、近三成的天然氣供應市場、近7%的供水市場、超40%的電信市場、近三分之一的英國碼頭、超50萬平米的土地資源。
每經編輯|趙云
李嘉誠又在英國“買買買”了!
去年6月,李嘉誠旗下香港長江實業集團曾斥資10億英鎊,收購了位于英國倫敦金融城的瑞銀(UBS)總部大樓。
一年多以后,近日,長實集團又以46億英鎊(約合港幣430億元)的大手筆,宣布收購英國最大的酒吧和啤酒公司Greene King(一般稱為“格林王”),若完成交易,將創下其在英國脫歐期間最大的投資紀錄。

圖片來源:截自外媒相關報道
說起格林王,愛喝酒的網友近年來應該多少見過或者喝過該品牌的啤酒(如下圖所示)。據媒體此前報道,2015年后,中國的啤酒進口商開始大量進口“格林王”的IPA啤酒。

圖片來源:截自Greene King官網
但問題來了,房地產商這次為什么相中了啤酒業?原來背后早有文章。
8月19日晚間,長江實業集團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該公司的間接全資附屬公司CK Noble(UK)Limited以27億英鎊(相當于約252億港元)收購Greene King PLC全部已發行股本及將予發行股本。
除了27億英鎊現金,根據公告,長江實業還承擔Greene King 19億英鎊的債務,兩者相加得出的46億英鎊,約合430億港元。

這意味著,李嘉誠家族將以850便士/股的收購價,買下Greene King全部股份。收購價格與其該公司上一個交易日的收盤價563便士/股相比,溢價了51%。
而消息出來后,Greene King股價瞬間暴漲近50%至849便士/股。目前股價稍有回落,依舊在840便士以上。

圖片來源:截自Wind金融終端
據悉,Greene King是富時250指數的成分股,交易完成后,Greene King將從倫敦交易所退市。
1600年,東印度公司登陸印度。為解決飲水問題,英國商人們想起了啤酒。在釀造過程中,英國人加入雙倍的啤酒花,讓它繼續發酵消解糖分,得出酒精度高味苦的啤酒,極大的延長啤酒的保存時間。約19世紀初,印度風格淡色艾爾啤酒(India Pale Ale,即IPA)問世。
雖不是IPA最早的創造者,“格林王”如今早已成了英式IPA的代表。
根據官網介紹,Greene King成立于1799年,為英國具領導地位的釀酒廠及英式酒館營運商,于英格蘭、威爾斯及蘇格蘭等地經營超過2700間英式酒館、餐廳及酒店,其3個主要業務分支為英式酒館公司、英式酒館合作伙伴、釀酒及品牌。
《福布斯》報道稱,目前其經營的酒吧、餐廳及酒店數已超過3100家。


圖片來源:截自Greene King官網
長實集團公告中稱,目標公司不僅具有良好的資產,還具有較好的現金流。截至2018年4月20日止52周財務期間,目標公司收入為21.77億英鎊(約合206.79億港幣),其未計特殊及非基礎項目前之經營溢利為3.73億英鎊(約為35.44億港幣);除稅前及未計特殊及非基礎項目前之溢利為2.43億英鎊(約為23.09億港幣);凈資產值為20.73億英鎊(約合196.94億港幣)。
目標公司2019年年報顯示,盡管凈利仍然下滑,但其他多項指標卻出現好轉。
有網友要說了,道理我都懂,但房地產商是怎么跟啤酒業搭上界的?
英國《金融時報》援引長實集團的一位發言人的話說,公司的策略是尋找具有“穩定和彈性特征”的企業,而英國的酒吧和釀酒行業正是如此。
長江實業集團子公司CK Bidco的George Colin Magnus說,酒吧零售、啤酒釀造和“強勁的房地產”的結合,使Greene King“很好地抓住了未來的機遇”。
Greene King首席執行官Nick Mackenzie則表示,長江實業集團“了解我們業務的優勢,并歡迎他們致力于與現有管理團隊合作,制定戰略并投資業務以確保其持續的長期增長。”
這話確實不假。據彭博社報道,事實上,長實集團和Greene King的淵源可以追溯至2016年左右。彼時,長實集團先后收購了136家酒吧,并將其交由Greene King運營。此后,長實集團也成為了后者的戰略投資方之一。

圖片來源:截自Greene King官網
公開資料顯示,2015年,李嘉誠家族重組了其龐大的商業帝國,將其房地產資產剝離至香港上市公司長江實業集團。2018年5月,李嘉誠辭去長江和記實業有限公司和長江實業集團董事長一職,將權力移交給兒子李澤鉅。
因此有觀點認為,此次收購既算是李澤鉅的手筆,也離不開李嘉誠當初的“眼光”。
不過,這并不是外國投資者對英國釀酒商的第一次收購。今年1月,日本朝日啤酒以3億美元(2.5億英鎊)收購了倫敦啤酒制造商富勒的啤酒業務;2017年,荷蘭啤酒制造商喜力以21億美元(18億英鎊)收購了連鎖酒吧Punch Taverns。
早在這筆收購發生前,李嘉誠家族控制的集團已經在海外有了廣泛的涉足,其交易主要分布在歐洲、澳洲和北美,其中又以英國最具代表性。
李嘉誠麾下企業在英國的投資,遍布港口碼頭、電力能源、天然氣、醫療等行業,以致讓歐洲人驚呼李嘉誠“買下了整個英國”。
據媒體梳理:
早在1990年,李嘉誠之子李澤鉅便收購了英國“兔子”電訊公司。
2010年,李嘉誠旗下的公司就以90多億美元(700億港元)收購了英國一家電力網絡公司,由此李家控制著英國約1/4的電力分銷市場;
2011年,長江基建斥資48億英鎊收購英格蘭北部自來水公司Northumbrian Water Group。英國約近7%的供水市場成為李家的資產;
2012年,斥資6.45億英鎊收購英國天然氣公司Walesand West Utilities。WWU公司的輸配網絡為740萬客戶服務,覆蓋英國近六分之一國土,由此李家拿下英國近三成的天然氣供應市場;
2015年,李嘉誠聯合擁有的CKInvestments達成協議,從私募公司3i Infrastructure等投資者手中購入擁有英國約28%的客運列車的Eversholt Rail Group。李嘉誠旗下的企業將支付25億英鎊。
2018年,長實以10億英鎊(約105.4億港元)的價格收購了倫敦瑞銀(UBS)總部大樓——5 Broadgate。
2019年,斥資100億英鎊收購英國電信巨鱷O2。
……
據不完全統計,李嘉誠在英國投資早已超過4000億港元,李家控制著英國約1/4的電力分銷市場、近三成的天然氣供應市場、近7%的供水市場、超40%的電信市場、近三分之一的英國碼頭、超50萬平米的土地資源。
在近期局勢下,李嘉誠的投資引發關注,不少猜測也隨之產生。
據《環球時報》,香港經濟學家、絲路智谷研究院院長梁海明認為,李嘉誠這么做存在如下考慮:一方面,李嘉誠要扶持兒子李澤鉅接班,這需要讓李澤鉅向股東們表現出有接班的能力。“中國內地和香港的江山是李嘉誠打下了,李澤鉅要想表現出有接班能力,必須得去海外投資”。另一方面,梁海明告訴《環球時報》記者,李嘉誠一直對英國投資青睞有加。
封面圖片來源:截自Greene King官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