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08-17 21:00:44
每經編輯|盧祥勇
這個夏天,最流行的食物搭配是什么?茶葉蛋配榨菜,心情不好時再來瓶五糧液。
近日,臺灣電視“財經名嘴”黃世聰在節目中聲稱“大陸人吃不起榨菜”,引發兩岸網友群嘲。吃榨菜也被推向了繼茶葉蛋之后的新的“炫富高度”。
隨后,A股上市公司涪陵榨菜寄送了榨菜給黃世聰,也有網友表示要給他郵寄。黃世聰16日發文表示已經收到了兩箱榨菜,并說“想到如此貴重的禮物到手,心情無限激動”。他還說希望大家別像他一樣念錯字,多多了解中國大陸的風俗民情。


今年8月7日播出的一檔節目中,黃世聰一本正經地稱,大陸有一個股票叫作“涪陵榨菜”,榨菜是他們吃泡面時一定要加的東西,其業績好的時候,表示大陸一般中下階層過著不錯的日子;而最近涪陵榨菜股價低迷,說明大陸人連榨菜都吃不起,“這是個非常大的警訊,現在全中國大陸民眾都繃緊神經”。這名“專家”還把“涪(fú)陵榨菜”念成“培(péi)陵榨菜”。微博上為此迅速掀起一波“榨菜炫富大賽”,大陸網民紛紛曬出各式榨菜或榨菜料理。



臺電視節目截圖
據環球網援引臺灣聯合新聞網12日報道,島內一節目11日提到五糧液漲價以及股價表現時,有節目嘉賓解讀稱,“酒類產品跟景氣是顛倒的。越不景氣,酒賣得越好,因為你心情不好,要喝一點酒開心一下”。

臺電視節目截圖
此番言論再度引起大陸網民的熱烈討論。12日,“臺節目分析大陸五糧液大漲原因”熱搜詞登上微博熱搜排行榜第14名。大陸網民留言稱,“我們如果連榨菜、茶葉蛋都吃不起,又怎么喝得起五糧液?拜托把我們的人設弄統一一點吧”,還有人說,“富人吃榨菜,窮人才喝五糧液,快笑死了”。
近年來,臺灣一些節目對大陸經濟的解讀可謂笑話百出。2011年,在臺灣某電視臺播出的一期綜藝節目中,主持人與嘉賓談論在大陸的經歷和對大陸的印象。臺北美食學院教授高志斌聲稱,大陸百姓收入低,消費不起茶葉蛋。
海外網評論稱,如果長期關注臺媒節目你會發現,有些臺灣名嘴,不僅腦洞清奇,肢體語言同樣豐富,說起話來氣勢如虹,幾乎每一句話中的每一個詞都是重音,咬牙切齒,極富娛樂精神。當你看到這一幕時,應該意識到,這是一種表演,而且是很專業的娛樂表演。
國民黨臺北市議員游淑慧在臉書發文稱,大陸朋友吃不起榨菜?這是囈語嗎?她呼吁當局不要該管的不管,各種在電視上公開的“三白發言”(白癡+白目+白賊),還是管一下吧,“真怕哪天我們都被騙笨!唉,別用偏執或無知去羞辱別人!”
黃世聰的榨菜言論引發島內媒體關注和網友熱議,黃世聰事后在臉書上讓網民稱其“榨菜哥或榨菜聰”。
聽說臺灣節目稱大陸人民吃不起榨菜,A股上市公司涪陵榨菜坐不住了,在社交媒體上搞起了抽獎活動,已經許久沒有吃過榨菜的網友紛紛表示,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需要一包榨菜。

8月11日,涪陵榨菜還在其官方微博貼出一張寄往臺北的包裹照片,感謝黃世聰“推薦了中國已有1000年歷史的榨菜”“激發中國網友炫fu的聰明才智和熱情”,因此安排寄送一箱榨菜至臺北,告訴他,“我們吃得起榨菜”。


“榨菜事件”讓涪陵榨菜成了最大贏家 ,其實在二級市場,涪陵榨菜也是當下熱議的一個話題。
7月30日昔日白馬股涪陵榨菜發布了半年報,公司半年報顯示,今年上半年涪陵榨菜實現營收10.86億,同比上漲2.11%,凈利潤3.15億,同比增長3.14%,但二季度凈利潤為1.6億元,扣非后同比下降16.94%,這是自2015年二季度以來,首次出現單季凈利下降。受此影響,公司業績發布后7月31日迎來了年內的首個跌停。截止8月16日收盤,股價已經大幅逾20%。

8月2日,涪陵榨菜就半年度生產經營情況舉行電話會議,公司稱“涪陵榨菜并非賣不動了,宏觀經濟形勢承壓對整體消費需求帶來一定沖擊,公司不能獨善其身,但并非‘爆雷’。財務數據解讀需要理性,應收賬款的上升與公司主動開拓空白市場因而給予部分經銷商一定授信額度有關,年底基本都會收回,風險很低”。
目前很多分析師認為,涪陵榨菜沒有想象的這么糟糕。近日,多家券商研報都對處于換擋期的涪陵榨菜表示樂觀。例如申萬宏源表示,考慮到基數問題和戰略推進效果,預計下半年收入增速環比上半年會有一定改善。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環球時報、海外網、澎湃新聞等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