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深度 | 別了,西安金龍!四年“婚姻”,陜汽終被棄?

每日經濟新聞 2019-08-16 11:06:03

 每經記者|段思瑤    每經編輯|段思瑤

________________.thumb_head

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資料圖

跨越1000多公里,陜汽和“金龍系”的這段“婚姻”似乎走到了頭。

“蘇州金龍準備從西安金龍中撤出來。”一位接近蘇州金龍的知情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透露,目前,已經有一部分蘇州金龍派駐在西安金龍的工作人員回到了蘇州。

四年前,金龍汽車帶著蘇州金龍遠赴千里之外的西安,與陜汽合資成立了金龍汽車(西安)有限公司(即西安金龍)。彼時,西安金龍被認為是除廈門金龍、廈門金旅、蘇州金龍“三條金龍”外的“第四條金龍”。

但西安金龍并未如愿騰飛。“西安金龍的工廠已經處于半停工狀態。”陜汽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在西安金龍成立后,合資三方在西安經濟技術開發區涇渭工業園內規劃建設的生產基地至今也未開工。

從當年的陜汽、金龍高調合資,到如今的停工,西安金龍的存在感越來越低。

蘇州金龍欲退出

“蘇州金龍確實有意愿退出合資公司,但還沒有實施,目前雙方正在談判中。”上述陜汽相關負責人向記者透露。

啟信寶信息顯示,在西安金龍的股權結構中,陜西汽車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即陜汽)和金龍聯合汽車工業(蘇州)有限公司(即蘇州金龍)分別持股40%,西安金龍剩下的20%股權由廈門金龍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即金龍汽車)持有。

憑著60%的持股比例,“金龍系”提出“三個統一”,即西安金龍將統一由蘇州金龍管理,其他股東不參與管理;統一生產海格客車;統一由蘇州金龍來銷售。

看似“霸道”的約定背后,是金龍汽車急于在西北市場布局的迫切心情。在成立西安金龍的前一年,也就是2014年,金龍汽車(600686,SH)在該年的年報中披露,公司全年銷售大中型客車約4.03萬輛,同比下降8.6%,大中型客車綜合市場占有率約為24%,比上年下降1.5個百分點。彼時,大中型客車的銷量在金龍汽車總銷量中占比接近一半。

北上與陜汽合資成立西安金龍,“金龍系”還有另一重考慮,借機在長江以北地區布局生產基地,克服金龍系客車在西北地區競爭力不足的短板。“當時,低檔中巴車和前置車已經在金龍系的主戰場南方地區退出了,但西部地區還在大量使用,這讓金龍系看到了補齊短板的機會。”一位陜汽內部人員認為。

所以,西安金龍成立后,直接將產品定位瞄準前置車、校車和新能源車三個市場,并試圖在滿足西北客車市場需求的同時,借此輻射中亞等海外市場。隨后,蘇州金龍就將海格客車從蘇州“原封不動”地拿到了西安金龍。

然而,雙方的合作并未達到預期。“西安金龍成立后,很多關鍵管理崗位人員都來自蘇州。目前這部分從蘇州千里迢迢來西安工作的員工,大多數都已經回去了。”在上述接近蘇州金龍的知情人士看來,隨著蘇州金龍的退出,整個“金龍系”都將退出西安金龍。

新基地“難產”

合資四年,陜汽和“金龍系”鬧成如今的局面,并非“一日之寒”。

“隨著蘇州金龍派遣員工的陸續離開,目前西安金龍的工廠已經處于半停產狀態。”上述接近蘇州金龍的知情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西安金龍的工廠實際上是一個裝配工廠,就是對從蘇州總部拉過來的一些零部件進行組裝,而非生產廠。

記者了解到,西安金龍的工廠正是當初陜汽旗下客車品牌歐舒特的廠房。金龍系和陜汽在當初的合資合同中約定,西安金龍成立后,陜汽不能再有其他子公司生產和銷售客車,但由于歐舒特的廠房是按照客車工藝來建設,底盤、焊裝、涂裝、總裝四大工藝齊全,所以在西安金龍成立后,整體租賃了歐舒特的廠房和生產設備。西安金龍曾對外宣稱,租用歐舒特工廠只是為了過渡,等新基地建好后,會將租賃工廠還給歐舒特以生產客車零部件。

隨后在2016年8月,合資三方為西安金龍在西安經濟技術開發區涇渭工業園內的生產基地舉行了開工儀式。新生產基地共分兩期建設,占地1245畝,總投資15億元,項目一期投資總額超過7億元,建成后將具備1萬輛客車生產能力;項目全部建成后,將具備3萬輛客車生產能力。

然而,三年過去了,西安金龍新基地時至今日仍未開工建設。“當初規劃的基地確實一直沒有開工,但具體是什么原因不清楚。”上述陜汽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從金龍汽車年報中披露的數據也可以看出,西安金龍新基地一直未能投入生產。2015年-2018年,西安金龍每年的設計產能均為3000輛。公開資料顯示,歐舒特工廠的年產能也為3000輛。

3000輛年產能,顯然不能滿足“金龍系”北上的野心。西安金龍曾宣稱要到2020年實現年銷客車1萬輛的目標,并成為西北地區最大的客車生產基地。但金龍汽車在2015年-2018年年報中披露,西安金龍這幾年的銷量分別為386輛、970輛、1085輛和364輛,產能利用率從2015年的51.5%下滑至2018年的12.1%。

一再“難產”的新基地,或許是壓倒蘇州金龍決定退出的最后一根稻草。

陜汽唱獨角戲

如果失去“金龍系”,陜汽這場獨角戲該如何唱下去?

去年年初,陜汽高調對外發布“2035戰略”,隨后陜汽控股黨委書記、董事長袁宏明設定了三個階段目標,其中對客車業務也有清晰的規劃。“到2020年,大客車年銷量實現5000輛;從2020年到2025年,大客車年銷量實現2萬輛……”

袁宏明為陜汽客車業務畫下的宏偉藍圖,要靠誰來實現?《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陜汽曾擁有自己的客車品牌——歐舒特,但在與“金龍系”成立西安金龍后,雙方在合資合同中約定,陜汽不能再有其他子公司生產和銷售客車。

如今在陜汽官網上,“歐舒特”似乎已經消失。點開陜汽官網客車一欄,也只有西安金龍。“現在陜汽內部已經沒有歐舒特這個品牌名了,客車業務只有西安金龍。”上述陜汽內部人員告訴記者。

目前合資對象急于“分手”,但陜汽仍未放棄西安金龍。記者在一份陜汽內部文件中看到,今年陜汽為西安金龍定下了2000輛的銷量目標。或許,失去“親兒子”歐舒特后,陜汽只能寄希望于西安金龍。

據上述接近蘇州金龍的知情人士透露,陜汽并不想讓蘇州金龍退出,欲謀求整合。因為在袁宏明再造一個“新陜汽”計劃中,到2035年,陜汽要實現全系列商用車40萬輛,客車是必不可少的板塊。

“眼下,陜汽正在全力扶持陜汽卡車業務,可能無暇顧及到客車業務。”在上述陜汽內部人員看來,之前的歐舒特沒有發展好,失去蘇州金龍后,西安金龍能否崛起仍是一個問號。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