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08-12 11:45:33
每經記者|周程程 每經編輯|陳星
8月12日,國新辦就“新時代高質量跨越式發展的云南答卷”有關情況舉行發布會。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發布會現場了解到,云南省民族地區的經濟發展主要指標增幅多年來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周程程 攝
云南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陳豪介紹,云南有1590萬少數民族,少數民族人口占全省總人口的三分之一,是我國世居少數民族最多、特有民族最多、民族自治地方最多的省份,共有8個民族自治州、29個民族自治縣、140個民族鄉。
在此情況下,云南采取了哪些措施來推進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建設?
陳豪說,云南省始終堅持“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過上好日子”的信念,把發展作為促進民族團結進步的總鑰匙。
陳豪表示,云南把民族地區發展融入全省發展大局中,加快民族地區產業結構調整和經濟發展轉型,深入實施興邊富民工程、“直過民族”(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初從原始社會末期等不同社會形態,未經土地改革,直接過渡到社會主義社會的民族)和人口較少民族脫貧攻堅、迪慶州怒江州深度貧困脫貧攻堅,對深度貧困地區、“直過民族”和人口較少民族、邊境民族地區給予特殊政策支持,加強就業、教育、醫療、文化等社會公共服務,推動民族地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
陳豪指出,民族地區的經濟發展主要指標增幅多年來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民族地區財政支出占全省的41%以上,貧困人口由2012年的426萬人減少至86.5萬人,27個貧困自治縣已有14個順利摘帽,3個少數民族整族脫貧。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