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08-06 21:56:02
近日,知名互聯網駕考品牌“豬兼強”陸續被曝出客戶退款難、學員流失、分公司員工大批辭職等問題。8月5日,在廣東豬兼強互聯網科技有限公司總部,公司品牌中心負責人向記者表示,目前管理層正在協調總公司和各分公司的資金、人員,幫助深圳分公司度過危機。
每經記者|方京玉 每經編輯|魏官紅

豬兼強總部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方京玉 攝
近日,知名互聯網駕考品牌“豬兼強”陸續被曝出客戶退款難、學員流失、分公司員工大批辭職等問題。這家在2014年成立后快速發展、兩年內獲得三輪融資、估值達到6億元的知名駕考品牌,正遭遇成立至今的最大危機。而這場危機的根源,來自于其深圳分公司與當地合作駕校的一場法律糾紛。因4000萬元資金遭凍結,目前深圳分公司已無力及時向學員發放注冊流水號,且暫停招生。
8月5日,在廣東豬兼強互聯網科技有限公司總部,公司品牌中心負責人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目前管理層正在協調總公司和各分公司的資金、人員,幫助深圳分公司度過危機。
豬兼強曾經引以為傲的“互聯網+駕校”輕資產模式讓公司得以快速擴張,但是背后積累的風險也讓公司僅因4000萬元資金被凍結就陷入危機。“我們公司是有責任的,管理層也在討論度過這次危機后公司未來要怎么走,深圳分公司以及其他城市的分公司要怎么進行管理,這些都要進行討論。”上述人士稱。
據每日經濟新聞此前報道,豬兼強深圳分公司近日被曝出客戶退款難等問題,隨后又有不少學員向深圳有關部門投訴并要求退款,而深圳分公司也已經搬離了原來的辦公地。有學員稱,今年4月通過電商渠道在豬兼強報名,但是直到7月底仍然沒有拿到注冊流水號。
“一般來說在深圳學車最遲一個月可以出注冊流水號,現在的情況是我們深圳分公司因為被銀行凍結了一筆資金,沒有費用給客戶及時申請流水號,大概會拖兩個月左右。所以最早從5月份開始,已經有部分客戶開始要求進行退款,現在一部分已經退了,但是因為后續人數越來越多,深圳分公司的壓力也比較大,所以總部在調集總公司和其他分公司的資源進行陸續處理,爭取讓退款客戶在30個工作日左右收到錢。也會有其他地區的學員看到了報道要求退款,我們也會陸續處理。”豬兼強方面有關人士稱。
而豬兼強深圳分公司也公開表示,4000萬元資金被凍結是引起“退款潮”的直接原因,自今年5月以來公司與一個重要合作伙伴產生法律糾紛,導致資金被凍結。而記者了解到,在上述法律糾紛中豬兼強深圳分公司為被告,原告是深圳分公司此前合作的一間駕校——深圳市卡爾迅實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卡爾迅)。此前,豬兼強的學員在深圳的培訓主要由該駕校提供。
上述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與相關合作駕校的糾紛是因為經營理念不合導致的,目前已在深圳找了其他駕校接手目前的學員培訓,但是招生已經暫停了。就與豬兼強深圳分公司產生糾紛的原因等問題,記者聯系了卡爾迅相關人士,但截至發稿,未獲回復。
作為一站式“互聯網+駕校”綜合培訓商,豬兼強進入駕駛培訓市場的2014年正值駕駛培訓行業規模快速增長的風口。據公安部統計數據,截至2015年11月底,全國駕駛人數量達到3.2億人,居世界第一,預計至2020年,全國駕駛人數量將達到4.7億。
在此之前,傳統駕校的商業模式一般是駕校先申請獲取營業牌照、建設訓練場,隨后進行招生。而豬兼強則是通過收購、聯合經營等方式與當地駕校進行合作,通過前端互聯網運營模式進行品牌建設、推廣等,再進行學員招募。
“深圳和廣州目前是我們的主要市場,都是通過收購控股駕校進行運營的。每座城市合作一到兩個駕校。”豬兼強公司品牌中心負責人稱。
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天眼查搜索時注意到,豬兼強于2016年10月收購了卡爾迅60%股權,對卡爾迅形成控股。去年11月,豬兼強退出卡爾迅股東行列。
依賴前端互聯網運營加后端合作當地駕校,豬兼強規模得以快速擴張。目前入駐地區除廣東省主要城市外,在上海、武漢也設有分公司。其招生學員累計20萬人左右,目前在培訓學員7萬人左右。且在2016年~2018年間,豬兼強完成了三輪融資,前兩輪融資共計1.55億元,第三輪融資對公司的估值為6億元。
因為被凍結了4000萬元就陷入階段性危機,從風口上飛過的豬兼強目前所掌握的流動資金似乎并不寬裕。
據了解,自危機爆發后,豬兼強深圳分公司共進行了兩次辦公地的變更,目前最新的辦公地點位于上梅林。而據相關人士透露,在此次變動中,豬兼強深圳分公司的人員離職率達到了30%以上。
“和相關合作駕校的訴訟在8月底最遲9月就會有初步結果,管理層那邊說這次深圳分公司的危機會在2~3個月之間得到解決。一直以來我們的優勢是品牌建設和營銷這方面,對于沒有管理好后端公司是有責任的。這次危機過后,我們也會對之前的模式有一個重新思考,現在個別地區已經開始實行加盟制了,未來深圳或許也會采取加盟制。在加盟制下我們可以擁有更多的主動權。”上述人士稱。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