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證券報 2019-08-06 17:22:02
全球股市動蕩不寧,繼“黑色星期一”后,亞太主要股市今天繼續下跌,但大多低開高走。宜信財富首席經濟學家李琳表示,“美國總統特朗普突然宣布加征關稅是導致市場避險情緒升溫的主要原因,他的超預期舉動給未來經濟增長和金融環境都帶來了更大的不確定性”。
圖片來源:攝圖網
全球股市動蕩不寧,繼“黑色星期一”后,亞太主要股市今天繼續下跌,但大多低開高走。
繼隔夜美股暴跌后,亞太股市周二開盤再次集體遭遇重創。
早盤,日韓股市維持弱勢震蕩,日經225指數一度下跌近3%,幾近回吐今年以來的累計漲幅。韓國綜合指數一度跌2.83%,韓國創業板KOSDAQ指數一度跌5%,探至2014年以來最低。該指數昨日收盤跌7.5%,創2011年以來最大跌幅。
午后,亞太股市較早盤有所回暖,跌幅收窄,但仍普遍以綠盤報收。截至6日收盤,日經223指數報20585.31點,跌0.65%;韓國綜合指數報1917.5點,跌1.51%;澳大利亞標普200指數報6478.10點,下跌2.44%。

6日,歐洲股市兩大指數小幅高開。英國富時100指數平開,報7223.85點;法國CAC40指數開盤報5246.38點,微漲0.09%;德國DAX30指數開盤報11683.23點,上漲0.21%。
隔夜美股更是慘遭“血洗”,三大股指均創下本年度最大單日跌幅。
其中,道指收跌767.27點至25717.74點,盤中一度跌近千點,連續4個交易日已累計跌去1527點。納指當日大跌3.47%至7726.04點。標普500指數也跌近3%至2844.74點。


受全球貿易爭端影響最為直接的美科技股公司當日集體下挫。其中,蘋果大跌5.2%,臉書跌近4%,微軟、亞馬遜、谷歌母公司Alphabet等均跌超3%。
芯片股跌幅也“慘不忍睹”。英偉達大跌6.6%,美光科技、AMD等跌超4%,高通下跌3.3%。
與股市“同病相憐”,商品市場也未能幸免。
截至北京時間8月6日15時20分,紐約及倫敦兩地近月原油期貨價格本月已分別累計下跌4.48%和6.01%。
與此同時,黃金價格表現亮眼。北京時間15時20分,紐約近月期金價格本月累計上漲3.39%至每盎司1468.3美元。
引發全球股市大跌的原因究竟為何?
多位業內人士告訴上證報,個別國家發起的全球貿易爭端是造成近期股市大跌的主要原因。此外,美聯儲利率政策走向的不確定性及全球宏觀經濟表現也對市場形成一定壓力。
“美國總統特朗普突然宣布加征關稅是導致市場避險情緒升溫的主要原因,他的超預期舉動給未來經濟增長和金融環境都帶來了更大的不確定性。”宜信財富首席經濟學家李琳告訴上證報。
“特朗普單方面宣布加征關稅令全球貿易局勢撲朔迷離,貿易爭端局勢的變化使得美股再迎利空。”嘉盛集團首席中文分析師黃俊對上證報表示,貿易爭端和貨幣政策調整是導致美股大跌的主因,雙重擔憂像兩記重拳壓垮了美股。
摩根資產管理亞洲首席市場策略師許長泰分析稱,目前投資者正密切關注全球貿易爭端對企業貿易和支出的負面影響,以及對消費支出領域的潛在影響。
多位受訪者還提到,貨幣政策也是影響市場的不確定因素之一。
上周,美聯儲宣布降息25個基點,但隨后美聯儲主席鮑威爾明確表示這是“保險式降息”和“貨幣政策周期中的調整”,而且降息并不意味著開啟了新一輪寬松周期。
此番表態徹底打消了市場關于美聯儲進入到降息周期的猜想,貨幣政策的鷹派預期促使美股應聲下跌。
李琳告訴記者,雖然美聯儲上周如期降息,但鮑威爾的偏鷹派態度令市場對未來降息預期下降,導致股市大跌。
此外,上周公布的美國非農就業數據、歐洲二季度GDP及全球制造業PMI數據等均表現不佳,使得投資者對未來經濟,增長預期更為悲觀。
對于市場后期走勢,黃俊認為,美股當前面臨上漲動力不足的窘境。具體來看,他認為本屆美國政府推行減稅政策一度使企業收入增加、美股大漲。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減稅政策對美股上漲的拉動逐漸減小。
另外,美國政府推出的擴大基建、制造業回歸等利好美股的政策也因為資金、勞動力等多方面原因實施得并不理想,政策紅利已漸行漸遠。
“影響美股走勢最核心的因素在于美聯儲態度是否轉變,預計美聯儲在9月的議息會議中將不可避免地重新計入全球貿易爭端帶來的不確定性,以及美股暴跌對經濟影響等因素。”黃俊說,如果美聯儲有意軟化態度,提前進入到降息周期,則美股仍有觸底回升的可能。
李琳認為,短期內,經全球經濟面臨下行壓力、企業盈利增長難言樂觀,同時包括美聯儲加息次數、英國脫歐、全球貿易爭端等在內的各種不確定性使得股市在短期內可能持續震蕩,并有整體向下的壓力。
上海證券報 湯翠玲 汪友若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