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08-04 20:08:22
要緩解公眾對執法公正的焦慮和擊碎權錢者的特殊待遇幻象,每一級執法機關都應當將“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落實到工作中,要讓每公民明白所有人在法律規則面前都會被平等地對待,要讓公正執法成為守護社會公平的底線。
每經評論員 吳治邦
一言不合就掌摑,也許是南方悶熱的夏日讓人情緒有些暴躁。繼重慶駕駛紅色保時捷的女子與一男司機互相掌摑的視頻走紅網絡后,近日幾則駕駛保時捷等品牌車的司機打人的視頻也被網友翻出再次傳播。
從重慶警方對事件的處置來看,先是對女司機的交通違規事項進行了通報和處罰,之后重慶官方更是責成渝北區公安分局成立調查組,對網絡反映的保時捷女司機和其丈夫渝北區公安分局石船派出所所長童小華相關情況,依紀依法調查處理,官方及時回應社會關切熱點還是值得點贊的。
回顧整個事件的進展及輿論的走向,公眾多站在同情弱勢一方的角度,認為這是飛揚跋扈一方應得到的回擊,就應該對豪車司機及其親屬可能存在的違規行為進行挖掘。不過,也有少部分觀點認為公眾的仇富情緒是不是太濃了,開車上路摩擦糾紛也難免,況且雙方互有出手,為何要一直盯著保時捷女司機一方。
其實,細細分析輿論場的喧囂,公眾似乎在乎的不是哪個更有錢、哪個就應該被打,畢竟具體個案離自己的生活很遠,個案處理的結果也很難對當事人之外的人產生直接的影響。我認為這是公眾對執法機關能否真正做到平等執法、司法公正的焦慮,自然對弱勢一方有著代入式的思考。
根據新聞報道,在網上流傳的視頻中,該女司機曾囂張地放狠話:“我在渝北飆車出了名的,老子紅綠燈從來都是闖。”其還聲稱打個電話就可以改分,消除違規記錄。男司機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更是表示:“當時對方說了很多話,讓我很害怕。”種種跡象表明,女司機囂張氣焰有很大可能來源于享受“超法律待遇”。
如重慶市公安部門官方通報視頻所言:“話說女子做生意賺了錢,有錢也不能任性啊!當街動手更不可取!”
但回顧豪車司機的言行所透露出的信息,這任性底氣的來源很有可能正是源于執法部門長期的慣養。29次違規,能否公布具體是哪些違規?扣了多少分?罰了多少款?具體是如何處理的?為什么這么多次違規后她還能開車?
說白了,保時捷女司機掌摑事件的輿論熱度無疑會很快過去,但官方更應該關注網友不斷挖掘類似事件背后的情緒,理解社會各階層對執法公正的焦慮。
而要緩解公眾對執法公正的焦慮和擊碎權錢者的特殊待遇幻象,每一級執法機關都應當將“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落實到工作中,要讓每公民明白所有人在法律規則面前都會被平等地對待,要讓公正執法成為守護社會公平的底線。可喜的是,法律在不斷健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思維在不斷深入,執法水平也在不斷提高,官方回應具體輿情也更加及時,我們有理由相信所有的一切正在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