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證券網 2019-08-03 18:52:03
今年以來市場震蕩明顯,給基金經理們帶來了很大的壓力。東財Choice資訊統計數據顯示,年初至今公募界已有104位基金經理離職,涉及70家基金公司,離職人數創四年新高。
圖片來源:攝圖網
前一陣子,有個特別悲催的基金經理。
數據顯示,該基金經理在今年一季度超配了業績炸雷的影視股,并重倉陷入“黑洞”危機的視覺中國,此外還將新城控股列入重倉股,幾乎把今年的“地雷股”踩了個遍。
最后由于虧損遠大于盈利,這位基金經理被所在公司解聘,最終黯然離開。
但這還不是個例,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有104位基金經理離職,其中因業績差而被迫離職的基金經理明顯增多。
今年以來市場震蕩明顯,給基金經理們帶來了很大的壓力。東財Choice資訊統計數據顯示,年初至今公募界已有104位基金經理離職,涉及70家基金公司,離職人數創四年新高。
需要劃重點的是,離職基金經理“奔私”的比例明顯減少,業績較差的基金經理被調崗或離職更為常見。
近期被熱議的某基金經理,從2016年3月開始管理第一只基金起,3年多時間內,7只基金中僅1只的任職回報為正,其余6只基金全都虧損,而且5只虧損幅度超過10%。雖然公告中顯示離職原因為“個人原因”,但業界紛紛表示對他的離職并不覺得突然,業績連續墊底的基金經理注定要被淘汰。
與此類似,廣發基金離職的5位基金經理中有4位基金經理任期回報為負。比如,已經離職的王文燦在2017年12月至2019年6月管理廣發轉型升級混合,期間的任期回報為-33.5%,年化回報-24.9%,同類產品排名在后10%,且該基金至今年一季度末的規模已不足0.01億元。
為何今年會出現如此多因業績差而離職的基金經理?
上海證券基金研究中心楊晗認為,今年基金經理的大量離職,或是由于2018年市場環境不佳。在極端的市場環境中,基金業績變臉,大量基金經理因去年的操作失誤而離職。
“如果基金產品的相對排名和絕對收益雙墊底,基金經理離職其實是件好事,行業非常需要這樣的優勝劣汰。”楊晗表示。
也有業內人士稱,基金行業正處于迅速發展的階段,基金產品快速擴容,基金經理的數量也隨之直線上升,未來基金經理離職數的絕對增長已成定局。而在合理的考核機制下,淘汰掉投資研究能力不佳的基金經理,會為真正具備投資才能的從業人員提供更多嶄露頭角的機會。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