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黑天鵝再次來襲,機構淡定捕捉“黃金坑”,稱A股可抄底這些板塊

中國證券報 2019-08-02 13:21:53

多家機構表示,外部因素的反復性和長期性已經早有預期,其邊際影響已經減弱,不會單純因市場下跌而減倉。市場短期下跌有望砸出黃金坑,中期不悲觀,長期超樂觀。當前更關注偏內需的板塊和個股,尋找抄底加倉機會。

111.thumb_head

圖片來源:攝圖網

5月初令全球市場承壓的那只黑天鵝又來了!

昨夜美股三大指數上演高臺跳水,道指跌幅達1.05%,標普500和納斯達克指數分別下跌0.90%和0.79%。同時,原油期貨、離岸人民幣匯率和主要商品期貨紛紛大跌,黃金則出現大漲。詳見《離岸人民幣一度跌逾600點!美股驚魂,恐慌指數漲超10%,全球市場面臨考驗》

今日早盤,亞太股市集體下跌。截至上午11:30,日經225指數下跌2.36%,恒生指數下跌2.22%。A股滬指、深指分別下跌1.68%和1.90%。

多家機構表示,外部因素的反復性和長期性已經早有預期,其邊際影響已經減弱,不會單純因市場下跌而減倉。市場短期下跌有望砸出黃金坑,中期不悲觀,長期超樂觀。當前更關注偏內需的板塊和個股,尋找抄底加倉機會。

機構反應偏淡定

面對外部利空因素的再次來襲,機構如何應對?

“這只黑天鵝來過幾次了,邊際效應沒那么大了。”北京某中型私募表示,“不會單純因為市場下跌而減倉,更關注利空因素的影響和標的公司的競爭力。事實上,5月份外部利空因素突發之后,想減倉的機構已經大概率把倉位控制在能夠接受的水平了,持倉標的也都考慮到了外部利空因素的潛在影響。”

另一位大型私募人士也表示,這次外圍利空帶來的沖擊顯著小于此前。

某券商自營人士張軍(化名)表示,外部利空因素的反復性和長期性機構已經早有預期。雖然這一因素短期繼續變差,但也同樣意味著后期繼續惡化的空間變小了。事實上,對這一利空的發生,市場一直有所擔心,現在出現反而利于壞消息一次性出清,有利于后續市場更穩固地上漲。

弘毅遠方首席經濟學家杜彬認為,目前市場已經部分反映了外部利空帶來的悲觀情緒,但很難判斷是不是已經充分。接下來市場會更關心7月份宏觀數據的情況,以及國內政策是否有新的對沖。預計一旦下行壓力加大,政府會很快出臺措施應對,在財政和貨幣上的政策儲備是充足的。

中線資金可捕捉黃金坑

截至上午收盤,滬指報收2859點,距離2804點僅剩55點。此次市場調整是否會跌破5月以來的箱體震蕩下沿,開啟新一輪調整?機構認為,較低的估值仍是A股的最強支撐,中長期不悲觀。

“短期或震蕩,中期不悲觀,長期超樂觀!”張軍表示,短期震蕩下行之后,將會是難得的買入機會,會是黃金坑。估值是市場的重心,也是最大的安全墊,滬指是否跌破2804點意義并不是那么大。當前市場整體估值并不高,繼續下跌后吸引力更大,價值投資就是珍惜難得的低估值好價格機會。

一位私募基金經理表示,當前市場避開外部利空很難,也不容易確定未來這一因素會如何發展。但從A股來看,首先是估值并不貴。從流動性和盈利周期等方面來看,未來中國經濟整體仍保持相對平穩。拉長時間來看,應保持樂觀。

摩根資產管理全球市場策略師朱超平指出,A股市場的優勢在于較為便宜的估值,這反映了較為謹慎的市場預期,也代表較高的安全邊際和中長期的進入機會。在市場波動性重新上升的環境中,強調收益型的投資策略,建議增加高股息率的股票以及債券的配置,以提升現金流并平緩資產價格的波動。

這些板塊有抄底機會

既然中長期值得樂觀,當下應該關注哪些板塊的抄底機會?

有機構表示,可以關注偏內需的消費、TMT、金融和高股息股票,市場企穩后仍看好成長股表現。

前述北京中型私募表示,即便外部利空因素長期未能緩解,A股的結構性行情也會存在,重點關注內需主線,看好偏國內需求的板塊和個股,如消費、TMT等。

張軍建議,近期布局可以考慮四個方向:一是金融,尤其是估值低、成長穩健的保險、銀行的頭部公司;二是消費,如食品飲料,但需甄選好公司、好價格;三是黃金;四是受益于供給收縮、價格上漲的豬肉板塊。

某大型公募基金分析師認為,近期由于部分白馬股曝出業績雷,因此資金抱團程度有所減弱,短線抄底可以考慮券商。

不過,前述大型私募人士則表示,A股方面只要預期有邊際改善,下半年會有機會。此前,資金有可能抱團最穩定的消費,但一旦預期有所改變,仍偏好彈性大的成長板塊。

杜彬也認為,近期在科創板帶動下,創業板表現突出,預計在藍籌帶領大盤企穩后,創業板會表現更好。

摩根大通資產管理亞太區首席市場策略師Tai Hui表示,總體而言,避險情緒將在近期占據主導地位,因美國公債和股市已作出反應。建議亞洲投資者在資產配置中更多地關注波動性管理,因為已進入更深的周期后期,更多注重高股息股票、新興市場固定收益和企業信貸等創收資產。

聲明:以上內容為每經APP出于傳遞信息的目的進行轉載,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責編 步靜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