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中國 2019-08-01 08:44:55
近日公安部在北京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通報了公安機關聯合稅務等部門共同打擊整治涉稅違法犯罪工作情況。2018年8月以來,公安部會同國家稅務總局、人民銀行、海關總署幾個部門聯合開展了為期兩年的打擊虛開騙稅違法犯罪專項行動,到現在,取得了顯著成效。
減稅降費政策落地,離不開公平的稅收環境。在當前實施大規模減稅降費環境下,嚴厲打擊虛開騙稅的違法行為,有利于保證各項優惠政策落到實處,保證依法誠信的納稅人享受到減稅降費的政策紅利。打擊虛開騙稅等涉稅違法行為是防止“劣幣驅逐良幣”現象的有效手段,也是對守法納稅人最好的保護和服務,有利于營造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稅收環境。
打擊涉稅違法犯罪對切實保障國家稅收安全、維護減稅降費成果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公安部7月31日在北京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通報了公安機關聯合稅務等部門共同打擊整治涉稅違法犯罪工作情況。
近年來,我國涉稅犯罪形勢嚴峻。公安部部署全國公安機關進一步加大涉稅犯罪的打擊力度。
特別是去年,也就是2018年8月以來,公安部會同國家稅務總局、人民銀行、海關總署幾個部門聯合開展了為期兩年的打擊虛開騙稅違法犯罪專項行動,到現在,取得了顯著成效。
公安部已經掛牌督辦56起重大案件,而且公安部還采取組織集中會戰等方式,指揮全國公安機關偵破了一大批涉稅違法犯罪案件,摧毀了一批職業犯罪團伙,重拳打擊和震懾了此類犯罪,有力地維護了國家稅收安全和市場經濟秩序,進一步優化了營商環境。

圖片來源:攝圖網
涉稅犯罪造成國家巨額稅收流失,嚴重威脅國家稅收安全和財政安全,危害特別巨大。近年來,我國涉稅犯罪始終高發、形勢始終嚴峻,不僅干擾了國家經濟建設的大局,而且還影響財政基礎。據統計,僅2018年以來,全國公安經偵部門就立案偵查涉稅犯罪案件2.28萬起,涉案價稅合計達到5600多億。
公安部經偵局局長高峰介紹了當前涉稅犯罪形勢的四大特點:
(一)重大案件規模驚人。犯罪分子鉆法律空子,注冊成立或購買空殼公司進行“暴力虛開”增值稅發票犯罪,然后迅速走逃轉移到其他地區再次作案,累計涉案金額特別巨大。2019年以來,公安部經偵局先后部署查處了安徽合肥900億虛開大案、廣東深圳500億虛開大案等一大批重大案件。
(二)職業犯罪團伙流竄作案。一些重點地區的犯罪分子,按照血緣、地緣關系勾結成職業化的犯罪團伙,大肆跨區域流竄作案,并且有意識地設計犯罪環節、延長犯罪鏈條,以逃避監管和打擊。不同犯罪團伙之間還互相交織配合,有的犯罪分子甚至在網上設立“發票超市、“空殼公司超市”,不同犯罪團伙根據需要來購買并且實施虛開犯罪,呈現出產業化的特征。
(三)發案區域領域變化。從地域看,涉稅犯罪的發案區域,由東部省份向中西部省份蔓延,已經覆蓋了全國所有省份。從領域看,石化領域、貴金屬領域、有色金屬領域、煤炭領域等行業涉稅犯罪尤為突出。
(四)與多種經濟犯罪復合。許多涉稅違法犯罪都要利用地下錢莊轉移資金;有的犯罪分子通過虛開虛增公司業績,以騙取銀行貸款或欺詐發行股票、債券;給我們的資本市場和金融秩序造成了極大的沖擊。有的犯罪分子利用發票實施貪污、職務侵占等犯罪,涉稅犯罪呈現與其他犯罪互相復合的特點。
“特別要指出的是,近期經偵部門相繼破獲了一批利用非法軟件作案的虛開案件,與傳統涉稅犯罪案件相比,利用非法軟件實施虛開的犯罪含金量更高、手法更加隱蔽。”高峰說。
2018年8月份以來,根據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稅務總局、公安部、海關總署、人民銀行聯合組織開展了打擊虛開騙稅違法犯罪兩年專項行動,嚴厲打擊沒有實際經營業務只為虛開發票的“假企業”,嚴厲打擊沒有實際出口只為騙取退稅的“假出口”。經過四部門近一年的聯手行動、聯合打擊,兩年專項行動取得了明顯成效。
截止到今年6月底,一是查處虛開企業11.54萬戶,認定虛開發票639.33萬份,開票金額7414億,涉及稅額1129億;二是查處“假出口”企業2028戶,挽回稅款損失141億。三是向公安機關移送虛開騙稅企業15798戶,與公安機關聯合查辦15842戶;四是遏制了虛開騙稅猖獗勢頭,部分案件高發地區案發率開始下降。
“從目前查處的情況看,當前不法分子在高額經濟利益驅使下,利用種種手段虛開增值稅發票、騙取國家出口退稅的現象十分突出。”郭曉林說,當前虛開騙稅案件主要呈現四大特點:
(一)“空殼企業”成為虛開發票攫取非法利益的主要載體。對外虛開發票的源頭企業,主要是不進行任何經營活動的“空殼企業”。這些“空殼企業”,大多是不法分子通過騙用、租用、借用、盜用他人的身份信息,為實施虛開注冊成立的。
(二)“暴力虛開”成為虛開團伙大肆違法犯罪的主要方式。所謂“暴力虛開”是指虛開企業甚至不需要編造任何“經營行為”,比如偽造合同、進行虛假資金支付等,而簡單粗暴地對外虛開增值稅發票。這些企業在短期存續領票開票之后,進行虛假納稅申報或者不進行申報即走逃失聯。
(三)“走逃失聯”成為不法分子逃避打擊的主要方法。現階段,“走逃”已經成為虛開分子逃避打擊、所謂的“保護”下游用票企業的一種基本手段。同時,不法分子濫用簡化注銷程序等服務措施,通過注銷逃避檢查的現象也非常突出。
(四)“配單配票”成為目前騙取出口退稅的主要手段。一些不法分子買賣未稅或不需要退稅的產品出口報關信息,匹配虛開的增值稅專用發票,騙取出口退稅。有些出口的所謂“產品”并不具有使用價值,純粹是用來騙稅的“道具”,有些產品出口后又回流到國內銷售,目的也是為了騙取出口退稅。
“這些稅收違法行為嚴重危害了正常的市場經濟秩序,損害了國家的稅收安全,必須予以堅決查處,嚴厲打擊。”郭曉林說。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面對猖狂的涉水違法犯罪,多部門聯合,采取了多項措施,不斷加大對稅收違法行為打擊力度,推動兩年專項行動深入開展。
“近一年來,稅務部門重點聚焦“打空殼、打團伙”,嚴厲打擊利用“空殼企業”虛開發票和跨區域騙稅團伙。”郭曉林告訴記者,同時,堅持“不擴大、不誤傷”,準確把握打擊對象,對接受發票的正常生產經營的企業注意甄別,不為遵紀守法者帶來緊張氣氛,不給經濟發展增添不利影響。
“在四部委的統一指揮下對虛開騙稅行為實施波次打擊、壓茬推進,兩年專項行動以來,已相繼開展了4個批次的集中打擊行動。四部委充分調動全國稅務稽查和公安經偵力量,在海關、人民銀行的密切配合下,組建了多層級、跨部門的聯合專案組,有效提升了打擊合力。”郭曉林告訴記者,在嚴厲打擊的同時,稅務部門注重源頭治理,推進實名辦稅,防范不法分子冒用他人身份信息領用發票;加強增值稅專用發票、海關繳款書、農產品收購發票等可抵扣憑證的審核管理,防范虛抵稅款;加強風險預警,依托大數據分析,對增值稅發票風險進行快速識別和應對。
兩年專項行動開展以來,全國稅務機關已累計將1.04萬起虛開騙稅案件納入稅收違法“黑名單”,并向社會公布,累計向相關部門推送聯合懲戒信息17.41萬戶次,市場監管、銀行、海關等多部門依法采取了聯合懲戒措施。有效震懾涉稅違法犯罪引導納稅遵從。
多部門聯合專項執法是否一段時間過后就會放松?勸告不法分子放棄這樣的僥幸心理。
“打擊涉稅犯罪,如同打擊其他經濟犯罪一樣,我們一直倡導專項打擊常態化,始終保持對各類經濟犯罪嚴打態勢,對涉稅違法犯罪活動保持不間斷的高壓打擊。”高峰說。
“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騙取出口退稅涉稅的違法行為,是稅收治理的“毒瘤”和頑疾,全國稅務稽查部門將堅決貫徹四部委的統一部署,要繼續會同公安經偵部門,聯合海關緝私、人民銀行反洗錢中心等部門,加大查處的力度,推動打虛打騙兩年專項行動縱深開展。”郭曉林告訴記者,包括進一步集成部門優勢增強打擊合力,進一步聚焦“雙假”堅持靶向整治,以及進一步集中查處重大案件強化震懾效應。
據記者了解,所謂的高壓打擊并非輕描淡寫,包含著許多具體動作。打擊經濟犯罪工作,包括打擊涉稅犯罪工作,已經迎來了一個新的“核能”打擊時代。
第一個動作,繼續強力推進信息化建設、數據化實戰。早在五六年前,為了應對高發經濟犯罪活動,公安部經偵局就倡導實施信息化建設、數據化實戰。目前已經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情報導偵工作機制。能夠匯聚各種經濟數據,導入研判平臺和研判模型,進行聚變式的研判,生成大量犯罪線索,再實施裂變式打擊,徹底改變了傳統的偵查模式。
為了實現這個目標,公安部門著手做強三大技術,第一是違法犯罪資金穿透分析技術;第二是“企業基因測序技術”,更好地發現“空殼公司”,實施精準打擊。第三是非法軟件識別鎖定技術。
第二個動作,進一步健全打擊涉稅違法犯罪工作機制。公安部經偵局將在全國組織百個城市經偵部門,集中開展對涉稅犯罪的情報導偵工作,作為今后一段時期打擊涉稅違法犯罪主戰力量,進一步激發基層戰斗力和打擊效能,夯實打擊涉稅犯罪長效機制基礎。
第三個動作,進一步加強警稅合作,充分發揮兩個部門的優勢作用,做到優勢互補,通過聯合行動,共同打擊涉稅違法犯罪活動。
涉稅犯罪十大典型案例:
據公安部門發布的的十個典型案例集中體現了上文介紹的當前涉稅犯罪形勢。
第一個特點,當前涉稅犯罪中最突出的還是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占涉稅犯罪總量的90%,涉案資金巨大。
第二個特點是騙取出口退稅犯罪,犯罪鏈條長,隱蔽程度比較高,偵辦難度大。
第三個特點,有些地方出現了犯罪分子利用非法軟件、高技術手段實施涉稅犯罪,值得引起高度重視。
案例如下:

券商中國 易永英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