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上半年稅收增速同比回落13.5個百分點,制造業受益明顯,個稅大降超三成

每日經濟新聞 2019-07-16 21:33:42

減稅降費政策的落實落地,進一步減輕了企業負擔,增加了居民收入,對增強企業信心、穩定市場預期、有效應對經濟下行壓力、促進經濟平穩運行,都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每經記者|張鐘尹    每經編輯|陳星    

7月16日,財政部公布了上半年財政收支情況。

由于減稅降費政策落實到位,1-6月,稅收收入累計增速同比回落13.5個百分點。

另一組引人注意的數據是非稅收入。上半年,非稅收入15422億元,同比增長21.4%。但需注意的是,這并不是提高收費帶來的,而是為支持企業減負,多渠道盤活國有資金和資產的結果。

財政部相關負責人表示,減稅降費政策的落實落地,進一步減輕了企業負擔,增加了居民收入,對增強企業信心、穩定市場預期、有效應對經濟下行壓力、促進經濟平穩運行,都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個人所得稅同比下降30.6% 

數據顯示,1-6月累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07846億元,同比增長3.4%。其中,全國稅收收入92424億元,同比增長0.9%;非稅收入15422億元,同比增長21.4%。

財政部國庫集中支付中心主任劉金云介紹,上半年全國財政收入增長3.4%,其中一季度增長6.2%,二季度增長0.8%。

分稅種看,上半年國內增值稅同比增長5.9%,比去年同期增幅回落10.7個百分點;企業所得稅同比增長5.3%,比去年同期增幅回落7.5個百分點;進口貨物增值稅、消費稅同比下降2.7%;個人所得稅同比下降30.6%。

劉金云強調,減稅政策在制造業等行業體現明顯,上半年稅收收入比一季度顯著回落。上半年,制造業稅收同比增長4.9%,增幅比一季度回落6.8個百分點,其中,汽車、專用設備、通用設備、儀器儀表、電氣器材、紡織、化工等行業增幅回落明顯。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公共收入研究中心主任張學誕認為,目前的減稅降費是普惠性質的,有利于穩定市場預期。相對于只針對某一方面、某一行業的減稅政策,普惠性減稅降費效果更好,大部分市場主體都將從中受益,有利于進一步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增加企業獲得感,提振市場信心,推動了投資增速的穩步發展。

非稅收入增長并非緣于提高收費

稅收收入增速放緩的同時,非稅收入達到兩位數增長,引起廣泛關注。對此,劉金云表示,非稅收入增長較快,主要是為支持企業減負,中央和地方財政多渠道盤活國有資金和資產籌集收入彌補減稅帶來的減收,并非提高收費增加的收入。

數據顯示,上半年,全國非稅收入15422億元,同比增加2720億元,增長21.4%。其中,國有資本經營收入2203億元,增加1705億元,增長3.4倍;國有資源(資產)有償使用收入4416億元,增加683億元,增長18.3%。上述2項合計增收2388億元,占全國非稅收入增收額的88%。

另一方面涉及降費政策的有關收入繼續下降:包含教育費附加在內的專項收入3708億元,下降2.2%;行政事業性收費收入2085億元,在去年同期大幅下降20.6%的基礎上,今年1-6月又下降0.5%。

地方債穩投資支出超六成

記者注意到,全國財政支出保持較快增長。數據顯示,上半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同比增長10.7%,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2.9個百分點。

此外,地方債發行使用進度在加快。上半年,全國地方累計發行新增債券21765億元,占2019年新增地方政府債務限額30800億元的70.7%;其中6月當月發行規模7170億元,約占上半年累計發行規模的三分之一,創年內單月發行規模新高。

預算司副司長郝磊介紹,從項目性質看,超5成用于在建項目建設。上半年新增債券資金約56%用于在建項目建設,有效解決工程爛尾及拖欠工程款等問題。

從資金支持領域看,穩投資支出超過60%。上半年新增債券資金用于棚改等保障性住房建設,鐵路、公路等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城鎮基礎設施建設,鄉村振興等農業農村建設,教科文衛等社會民生領域,重大水利設施建設等六項領域資金投入占比64.8%,這些基礎設施投資規模的持續增加,將帶動有效投資擴大,并發揮對民間投資的撬動作用。 

對此,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財政研究室副主任何代欣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分析稱,近期積極的財政政策,重點在以住房、供水、供電等為代表的基礎設施領域進行了大量投入,這是城鎮化進程加快以及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追求不斷提高的結果。住房改造、飲用水等城市基礎設施等方面仍存在大量的短板,中小城市尤為突出。對這些領域進行投資能夠很好地拉動需求。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稅收 個稅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