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重磅原創

每經網首頁 > 重磅原創 > 正文

擴容正在興頭 不妨繼續防守

每日經濟新聞 2019-07-08 22:46:11

在擴容受控之前,投資者宜繼續回避題材股、高換手股,持股應盡可能向業績類、低市盈率類個股傾斜。在供過于求的背景下,也只有類債券類股才有更為可靠的安全邊際。至于個股“前景”啥的,不宜過分依賴。

 每經記者|鄭步春    每經編輯|楊軍    

本周一,A股全線殺跌,截至收盤,滬綜指跌2.58%至2933.36點,深綜指跌2.90%至1554.80點。中小、創兩綜指分別跌2.82%、3.32%。由盤后數據看,北上資金溫和外流,大約是30億元。

創業板明顯下跌最多,創業板中第一權重股溫氏股份逆市上漲1.25%,第二權重股邁瑞醫療微跌0.61%,所以創業板個股下跌之慘其實超過創業板指數表面所顯示。科創板推出或使創業板在科技屬性方面的稀缺度弱化,該因素有可能對創業板持續性構成壓制。

大盤殺跌與近期央行不斷回收流動性相關,其累積效應已慢慢展現。大盤殺跌亦與美聯儲過度降息的預期弱化有關。最后一個殺跌因素是新股擴容實在是有些快了。

在上述因素中,個人覺得擴容可能是最為主要的壓制因素。美聯儲降息預期的波動只是理論上極為重要,細想其實不太重要,原因是:市場僅靠單一月份的非農數據遠不足以看清美聯儲政策動向,經濟指標變來變去,所以降息預期未來還可能變化,大概率還會波動。相比較而言,擴容是實打實的,是百分百可以確定的。

其實美國非農數據不見得全無弱點,雖然新增就業人數遠強于預期,可薪資增速弱于預期。以往市場非常看重后者,我暫時也沒整明白這次為何會相對看淡這點。

當然,大盤短期內受美聯儲降息預期弱化打壓也可以理解。周一不僅A股大跌,亞太包括我國港股均同步殺跌。區域內股市殺跌很明顯就與美聯儲降息預期弱化相關。

科創板首次掛牌的確需要相當數量的個股,這個完全可以理解,但個人認為這時主板該少發些新股,這才有利于維持供求平衡。最近一兩月,主板也發行了不少大盤股,未來還有郵儲銀行發行,下周深市還將發行大盤股。在流動性邊際收緊的情況下,市場承受的壓力不容小覷。

有些人說目前是市值配售,并不像以前靠凍資來打新,所以壓力會小。我不太同意這種說法,我覺得市場壓力僅與融資額成正比,與申購方式無關, “朝三暮四”與“朝四暮三”并無區別。

甚至我認為,市值配售壓力反而更大,因市值配售上述所謂的“暫不凍資”理由也許更易誘發“快速擴容”。簡單說,就是有關方面也許就不太擔心擴容了,不知不覺會多發。

本周壓力最沉重時期應該是周五,因為這天是中簽繳款最多的一天。純由操作技巧來說,持幣投資者不妨在周四、周五左右進場,大概率會買到階段性相對低點。

未來股市暫時難有過度的上行空間,因科創板大概率會繼續維持較快的發行速度。以往靠行政手段控制的新股發行節奏在科創板面前有可能弱化,如果科創板完全市場化,那么籌碼供給或超乎想象。個人覺得擴容壓倒大盤暫時不太現實,有些得不償失,所以我懷疑早晚或倒逼出無形之手。

在擴容受控之前,投資者宜繼續回避題材股、高換手股,持股應盡可能向業績類、低市盈率類個股傾斜。在供過于求的背景下,也只有類債券類股才有更為可靠的安全邊際。至于個股“前景”啥的,不宜過分依賴。科創板中貌似有“前景”的公司,一定會如雨后春筍般上市,其中許多公司就算被證偽,也有個較長的過程。

筆者已在微信平臺開辟專欄,讀者可以在每周日至周四晚間通過微信直接查看筆者的最新觀點,詳情請關注微信公眾號N+財經(微信號: njcjnews)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本周一,A股全線殺跌,截至收盤,滬綜指跌2.58%至2933.36點,深綜指跌2.90%至1554.80點。中小、創兩綜指分別跌2.82%、3.32%。由盤后數據看,北上資金溫和外流,大約是30億元。 創業板明顯下跌最多,創業板中第一權重股溫氏股份逆市上漲1.25%,第二權重股邁瑞醫療微跌0.61%,所以創業板個股下跌之慘其實超過創業板指數表面所顯示。科創板推出或使創業板在科技屬性方面的稀缺度弱化,該因素有可能對創業板持續性構成壓制。 大盤殺跌與近期央行不斷回收流動性相關,其累積效應已慢慢展現。大盤殺跌亦與美聯儲過度降息的預期弱化有關。最后一個殺跌因素是新股擴容實在是有些快了。 在上述因素中,個人覺得擴容可能是最為主要的壓制因素。美聯儲降息預期的波動只是理論上極為重要,細想其實不太重要,原因是:市場僅靠單一月份的非農數據遠不足以看清美聯儲政策動向,經濟指標變來變去,所以降息預期未來還可能變化,大概率還會波動。相比較而言,擴容是實打實的,是百分百可以確定的。 其實美國非農數據不見得全無弱點,雖然新增就業人數遠強于預期,可薪資增速弱于預期。以往市場非常看重后者,我暫時也沒整明白這次為何會相對看淡這點。 當然,大盤短期內受美聯儲降息預期弱化打壓也可以理解。周一不僅A股大跌,亞太包括我國港股均同步殺跌。區域內股市殺跌很明顯就與美聯儲降息預期弱化相關。 科創板首次掛牌的確需要相當數量的個股,這個完全可以理解,但個人認為這時主板該少發些新股,這才有利于維持供求平衡。最近一兩月,主板也發行了不少大盤股,未來還有郵儲銀行發行,下周深市還將發行大盤股。在流動性邊際收緊的情況下,市場承受的壓力不容小覷。 有些人說目前是市值配售,并不像以前靠凍資來打新,所以壓力會小。我不太同意這種說法,我覺得市場壓力僅與融資額成正比,與申購方式無關,“朝三暮四”與“朝四暮三”并無區別。 甚至我認為,市值配售壓力反而更大,因市值配售上述所謂的“暫不凍資”理由也許更易誘發“快速擴容”。簡單說,就是有關方面也許就不太擔心擴容了,不知不覺會多發。 本周壓力最沉重時期應該是周五,因為這天是中簽繳款最多的一天。純由操作技巧來說,持幣投資者不妨在周四、周五左右進場,大概率會買到階段性相對低點。 未來股市暫時難有過度的上行空間,因科創板大概率會繼續維持較快的發行速度。以往靠行政手段控制的新股發行節奏在科創板面前有可能弱化,如果科創板完全市場化,那么籌碼供給或超乎想象。個人覺得擴容壓倒大盤暫時不太現實,有些得不償失,所以我懷疑早晚或倒逼出無形之手。 在擴容受控之前,投資者宜繼續回避題材股、高換手股,持股應盡可能向業績類、低市盈率類個股傾斜。在供過于求的背景下,也只有類債券類股才有更為可靠的安全邊際。至于個股“前景”啥的,不宜過分依賴。科創板中貌似有“前景”的公司,一定會如雨后春筍般上市,其中許多公司就算被證偽,也有個較長的過程。 筆者已在微信平臺開辟專欄,讀者可以在每周日至周四晚間通過微信直接查看筆者的最新觀點,詳情請關注微信公眾號N+財經(微信號:njcjnews)
擴容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