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05-01 14:14:18
每經編輯|王嘉琦

《雪豹》劇照(圖片來源:東方IC)
今年的上市公司年報有多“精彩”?
有的公司董事長和董事在年報中“互懟”,有的公司300億資金說沒就沒了,有的公司業績“爆雷”……
每經小編(微信號:nbdnews)注意到,一家名叫夢舟股份的上市公司竟然不給董事和監事發工資。雖然他們都已經離職,但忙了那么久,一分錢也沒有,實在說不過去。

對此,公司給出的理由是:由于公司2018年度審計報告和內控審計報告皆被審計事務所出具了非標意見,因此,“公司無法判斷2018年離任董監事是否忠實、勤勉盡責,擬不發放 2018年度董監事津貼”。

在2018年,這家公司竟然有15名高管離職,包括董事長、總經理、董事、監事、財務總監。

管理層大換血、原高管的津貼“被扣”,這家公司到底發生了什么?
審計機構對夢舟股份年報出具非標意見的原因之一是:上海大昀和嘉興夢舟兩家公司一共欠了上市公司合計高達2.68億元各類款項。而且,這些錢到底能不能收回來,目前依然是個未知數。
但這一大筆欠款,是4年前夢舟股份自己給自己挖的坑。
2014年時,夢舟股份還叫安徽鑫科,主營業務是銅基合金材料,還有少許的輻照特種電纜業務。
但夢舟股份對此似乎并不滿足,還要想辦法“搞副業”,于是就看上“八桿子打不著”的影視行業。
2015年5月,夢舟股份通過非公開發行普通股募集資金,收購了西安夢舟影視文化傳播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西安夢舟”)100%股權,作價9.3億元,溢價率373.68% ,并形成了6.33億的商譽。
和所有收購案一樣,夢舟股份描繪出了一幅美好的愿景。因為這家西安夢舟曾制作出不少家喻戶曉的影視作品,其中包括由文章主演的《雪豹》、《黑狐》 等。
2010年播出的《雪豹》獲得了金鷹獎、飛天獎提名等各大獎項,讓當時26歲的文章的演繹生涯再次達到一個高峰。

西安夢舟的大老板是知名導演張健,他本人是《雪豹》的編劇之一,也是擔任了《黑狐》的導演。按張健的持股計算,他在并購中可以獲得5.859億元現金。

當時看來,西安夢舟的業績的確不錯,2014年前三個月的凈利潤就達到了5090萬,比2013年全年還多出1000萬。
經過一系列業績測算,雙方達成了“業績對賭”協議,如果業績沒有達成,西安夢舟則需要以現金方式向上市公司補足。

這三年,西安夢舟順利完成了業績,分別實現扣非凈利潤10428.29萬元、14132.90萬元、19400.00萬元。根據協議,西安夢舟成功拿到所有收購款項。
業績承諾完成之后,2017年,上市公司正式更名為夢舟股份,也顯示出上市公司對影視行業的器重。這一年,西安夢舟還出資8.75億元,收購了天津夢幻工廠70%的股權,并投資設立全資子公司夢舟影視。上市公司還拿出5.7億元,對西安夢舟進行增資。
可是,進軍影視行業并沒有給上市公司帶來明顯的業績增長:
2016年,上市公司影視行業的營業收入增長了39.00%,但營業成本卻增長了72.89%;而且,毛利率只有42.67%,不僅大幅減少11.24個百分點,而且比當初收購西安夢舟時的期望值還低。
2017年,公司影視行業的毛利率倒是大幅增加到了60.46%,但營業收入卻縮減了30.71%。
而且,西安夢舟還增加了上市公司的資金壓力。例如,
2016年,上市公司預付賬款余額增長87.33%,主要是子公司西安夢舟預付制片款增加所致。
2017年,預付賬款余額增長141.07%,主要是子公司西安夢舟及其子公司預付制片款增加所致。
收購時形成的6.33億元商譽、并不驚艷的業績、以及越來愈多的預付款,都給上市公司埋下了雷。
收購西安夢舟正值A股暴跌之時,但夢舟股份隨后的股價還是一蹶不振。

到了2018年,當初埋下的雷終于爆了:
西安夢舟虧損高達4.77億元,總資產12.98億元,凈資產僅4.21億元;
此外,上市公司轉銷收購西安夢舟形成的商譽6.33億元,收購夢幻工廠形成的商譽計提減值準備2.69億元 ;
對西安夢舟預付的1.52億元影視投資款全額計提壞賬準備;
計提轉讓嘉興夢舟股權等帶來的壞賬準備1.158億元。

所有這些,導致夢舟股份2018年的凈利潤由盈轉虧,達到-12.63億元,同比減少939.64%。

在2018年,夢舟股份的影視業務還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這也是為什么大批高管離職的原因。
2018年4月,西安夢舟將價值1.96億元的資產轉讓給了上市公司的孫公司嘉興夢舟。
2018年6月,夢舟股份擬作價3835.09萬元,將旗下的孫公司嘉興夢舟100%股權轉讓給上海大昀影視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大昀”)。
借此,核心經營團隊全部退出,現有管理層計劃除夢幻工廠外,不再繼續開展影視業務。
每經小編(微信號:nbdnews)查詢啟信寶發現,上海大昀的實際控制人正是導演張健,持股90%。西安夢舟資產轉給嘉興夢舟,嘉興夢舟股權又轉給上海大昀,也就是說,3年之后,導演張健又拿回了自己的西安夢舟。

值得注意的是,自2015年西安夢舟被收購以來,導演張健從來沒有擔任過上市公司的董監高。2017年2月24日,張健從西安夢舟的監事職位上退出,此后也沒有出現在上市公司公告里。
雖然相關的股權劃轉已經完成,可是上海大昀并沒有付錢。
4月29日,夢舟股份上市公司董事會就審計報告涉及事項出具專項說明:
夢舟股份旗下全資子公司霍爾果斯夢舟應收大昀投資轉讓款3835.09萬元;
應收嘉興夢舟股利分紅款3417.48萬元;
西安夢舟應收嘉興夢舟資產轉讓款人民幣1.96億元。
上述欠款累計達到2.68億元的款項均已逾期未能收回。

董事會報告還說,2018年11月15日,上市公司新的管理團隊變更后,對于2018年度發生的應收應付款項進行了梳理,特別關注了本次股權出售及相關應收款項。
公司副總經理、董秘張龍多次去上海催要上述欠款。
去年12月,董事長宋志剛、董秘張龍、會同年審會計師專門就上述事項赴上海,與張健進行商談,督促其切實履行還款義務。張健表示,對上述款項的償付沒有異議,但由于影視文化行業的2018年整體不景氣,其手中多部影視劇無法實現銷售,短期內無力償還對上市公司的欠款,希望上市公司予以寬限。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