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04-25 21:26:13
4月25日,港股富匯建筑控股在午盤后大幅跳水,20分鐘內大跌超80%,從2.77港元下跌至0.495港元。市值蒸發36.3億港元,僅剩不到8億港元。
每經記者|郭鑫 每經編輯|余冬梅

圖片來源:攝圖網
A股單日大跌讓投資者沉靜在一片“吃面”的情緒中,但接下來要說的這家港股公司,可能就不是簡單地“吃面”那么簡單了。
4月25日,港股富匯建筑控股(1034.HK)在午盤后大幅跳水,20分鐘內大跌超80%,從2.77港元下跌至0.495港元。市值蒸發36.3億港元,僅剩不到8億港元。

據悉,富匯建筑控股于去年10月30日上市,在不到半年的時間內股價從發行價0.32港元一度漲至2.98港元,一度大漲超過800%。
富匯建筑控股午后出現斷崖式下跌,大跌82.07%。從2.77港元下跌至0.495港元。盤中最低跌至0.42港元,創2018年11月以來新低。
全天,成交量高達4.82億,成交額3.73億元。市值蒸發36.3億港元,僅剩不到8億港元。
如此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的下跌,嚇蒙眾多投資者。不少持股的投資者在雪球股吧內吐槽。 要知道,富匯建筑控股剛上市半年,8倍的漲幅絕對稱得上是當前港股的佼佼者。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資料發現,此次股價大跌可能主要由以下原因所致:
1.限售股解禁。此次暴跌的誘發因素極有可能是該股在4月30日有7.2億股將要解禁,占公司總股本的45%。
2.股權高度集中。值得注意的是,之前香港證監會曾經點名富匯建筑控股股權高度集中,在2月22日,富匯建筑有19名股東持3.3億股或20.6%,連同大股東持股12億股或75%,20名股東合持95.6%股權。

3.業績下滑。富匯建筑控股發布的2018年業績也讓公司股價雪上加霜。數據顯示,2018年度公司收益同比減少20.4%至3.17億港元;純利同比減少73%至1223.6萬港元;每股收益0.96港元。

4.公司財務總監離職。富匯建筑控股4月1日公告,自2019年4月1日起,莫裕庭已辭任公司財務總監、公司秘書及不再擔任授權代表。
另外,4月23日晚間,富匯建筑亦發布公告指,公司訂于2019年6月13日下午4時舉行股東周年大會,以考慮并酌情通過(不論有否修訂)下列決議案:(1) 建議授出發行及購回股份之一般授權; (2) 重選退任董事為執行董事,授權董事會厘定其董事薪酬; (3) 續聘核數師 ; (4) 股東周年大會通告。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梳理股價走勢時發現,如前所述,股權高度集中為股價暴漲奠定了基礎,但也為其當前的暴跌埋下了隱患。
在大部分股權被鎖定的情況下,富匯建筑控股在二級市場成交慘淡,在發行價本身較低的情況下,公司極易被莊家看上,成為坐莊的首先標的。
從富匯建筑控股過往走勢以及成交額來看,股價被莊家操縱的痕跡較為明顯。
在股價盤整時期,交投低迷,成交額處于幾十萬到幾百萬之間,而在股價大幅拉升時期,成交量突然放大數十倍,達到上千萬的成交額,而在富匯建筑控股股價暴跌的前兩天,成交額更是達到了上億元,高位出貨跡象十分明顯。

到了今天,如此迅猛的砸盤有投資者認為是莊家在前兩天的出貨中賺夠了本錢,開始不顧一切地砸盤出逃,在眾多進場抄底小散的幫助下,揚長而去,留下一地雞毛。
一天時間把股價跌完的事情在香港市場并不少見,其實在港股市場,摧毀一只百億市值個股也只需要幾個小時。
猶記得今年1月17日,佳源國際控股股價閃崩帶動整個港股內房股板塊千億市值蒸發,次日佳源國際控股股價強烈反彈,但相較于絕對跌幅而言,這樣的漲幅也是微不足道的。如今,三個月已過,佳源國際控股股價仍然在低位徘徊,相較于曾經16港元/股的股價仍有巨大差距。

同時,伴隨著佳源國際控股閃崩的還有另一家房企為陽光100中國,一天跌幅64.59%,盤中跌幅一度達到了80%。從股價走勢來看,其與佳源國際控股并無明顯差異。

去年,永勤集團控股上演離奇暴跌:股價從開盤的2.88港元直接跌至0.85港元,跌幅超70%,將當年以來的全部漲幅一次性跌完。而如今,公司已經淪為仙股,股價僅為0.114港元/股。

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數閃崩的港股都股權高度集中。據香港市場過去“強平式”暴跌個股的經驗來看,暴跌后的個股基本上沒有“復活”的可能,且具有繼續下跌的趨勢,投資者要審慎選擇。
(聲明:文章內容或者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