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04-25 19:29:17
區別于已進駐中國的迪士尼樂園,以及華人文化與英國默林娛樂公司聯手正在上海、三亞打造的樂高樂園,Discovery主題樂園可以說完全是從零開發。前兩者均是已經開發設計完成,只需選址落地運營的成熟產品,而Discovery則處在產品設計開發的早期階段。
每經記者|杜蔚 每經編輯|杜毅
投資界和文娛業務操盤能手華人文化又雙叒叕出手了,這次攜手的是美國知名的紀實傳媒娛樂公司探索 (以下簡稱Discovery),雙方將在大中華地區共同開發“探索營”主題娛樂公園相關業務、以及STEM領域(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的數字化教育產品。
提起Discovery,想必大部分人對它的了解主要是從紀錄片開始,《跟著貝爾去冒險》《極限生存游戲》《荒野求生六人行》等備受好評的節目均出自Discovery之手。
然而,科技、人文等紀錄片只是Discovery龐大業務版圖中的一角。飽含商業性質的Discovery通過長期積累,擁有大量片庫等內容資源以及強大的品牌支撐影響力,早已形成了一個極具影響力的國際IP。
與Discovery共同開發的主題公園,和華人文化此前重點打造的樂高樂園有何不同?目前處于什么階段?將選擇落地中國哪座城市?對此,黎瑞剛均進行了一一解答,并深度透露了華人文化在家庭娛樂和青年文化消費上的布局考量。

黎瑞剛(圖片來源:華人文化供圖)
從零開發 Discovery全球首座主題樂園將落地中國
“自去年以來,我們和Discovery進行了多方面思路的探討,包括內容領域、活動領域、教育領域以及線下主題娛樂領域,這是一個系列性的探討,我們雙方的合作還在深入。”昨日21時許,在巴厘島剛剛結束了一場國際傳媒娛樂高峰論壇的黎瑞剛,遠程接受了每日經濟新聞在內的媒體電話采訪。
圍繞當日白天公布的與Discovery在STEM領域的數字化教育產品和主題樂園兩方面的合作,黎瑞剛作了進一步解釋。“在幼兒教育領域,我們會把Discovery現有內容資源進行深度開發、二度創作,把它變成可供教學使用的一系列相關的課程和教育的素材。通過發展用戶來做延伸業務的拓展。”
華人文化的愿景是做線上線下打通的綜合媒體娛樂集團,線下始終是華人文化的重心之一。
因此,主題樂園項目備受關注。黎瑞剛透露目前正試圖通過獨家打造“Camp Discovery”這個產品來實現在主題樂園領域的深化,“這個項目也許會和Discovery的一些內容體驗和度假旅游等相結合”。
盡管Discovery擁有諸多IP,但要從IP變成線下可運營的產品還要走過漫長的階段,即便落地,也還需要進行長期運行模式的探索。
區別于已進駐中國的迪士尼樂園,以及華人文化與英國默林娛樂公司聯手正在上海、三亞打造的樂高樂園,Discovery主題樂園可以說完全是從零開發。前兩者均是已經開發設計完成,只需選址落地運營的成熟產品,而Discovery則處在產品設計開發的早期階段。
“Discovery之前沒有這樣的產品(主題樂園),也沒有此類運營的模式。它只擁有IP內容資源,因此,我們要根據IP和中國市場的特點,從零開始開發這個產品。”黎瑞剛認為,和只參與樂高樂園的落地運營不同,與Discovery共同打造的主題樂園將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和壓力。
不過,Discovery的第一座主題樂園落地中國市場,也為華人文化帶來嶄新機遇。“Discovery在歐美國家主要還是做內容的生產和發行,這次主題公園選中中國,是根據中國市場的需求特點,我們率先進行開發合作。”對于未來項目具體選擇的城市,黎瑞剛則表示,“一二線城市都具備開發價值”。
嗅覺敏銳 “家庭娛樂+青年文化”消費需求日益龐大
不管是用Discovery的IP打造教育產品還是開發主題樂園,都是華人文化在家庭娛樂和青年文化領域的深耕。
“家庭娛樂說了很多年,但在中國無論是影視內容還是線下娛樂,對這個方向的研究和實踐其實都遠遠不夠。”談及此處,黎瑞剛有些許遺憾,他認為如今家庭娛樂在整個娛樂消費中占有主要地位。與此同時,隨著大眾消費逐漸達到一定程度后,“家庭型的娛樂消費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消費形態,所以,這一次我們和Discovery的合作也有這樣一種方向”。
家庭娛樂之外,青年文化正在崛起,這是消費升級的一個重要側面。黎瑞剛認為:“青年文化,帶來的不只是我們說的二次元消費的的趨勢,還有很多可以跟知識相結合的消費領域。所以,這樣一種教育跟娛樂相結合的形態,也是青年文化消費領域中很重要的一種力量。”
對行業趨勢和新需求新價值嗅覺敏銳的華人文化,十分看重家庭娛樂和青年文化,而Discovery具備的科技、歷史、人文等方面的優勢,恰恰能與二者達成契合。
“其實Discovery很早就進入中國,不光給我們的觀眾帶來了新鮮的內容視角,同時也為中國的創意者們帶來了一種完全不一樣的敘事表達方式。”基于此,黎瑞剛充滿了信心。
不過,打造市場喜愛的產品不能操之過急。
“我們和Discovery一起進行內容上的創新合作,肯定是我們共同非常感興趣的事情,但是,也需要些時間磨合,不能僅從單個項目來看,還必須系統性來看。”黎瑞剛認為雙方必須經過一段時間磨合,方能給大眾帶來更好的產品體驗。“這當中還需要優秀的團隊,保持長期投入的心態。內容需要慢慢養、慢慢磨,未來還要進行更多、更加細化的工作。”
部分精彩問答
每經記者:會選擇哪些Discovery的IP進行開發?哪類IP比較適合樂園主題?
黎瑞剛:我們并不是從Discovery里選擇某幾個IP,而是用Discovery整個產品作為大IP。因為這和一般的主題公園不太一樣,主題公園可能會用一個電影IP作為一個單獨的IP,然后把它變成一個游樂項目。Discovery主題樂園不太一樣,因為于觀眾來而言,對Discovery的認同,就是它的名字“探索頻道”。所以,我們會用好這個品牌,在這個品牌下面重新設計一系列的用戶體驗,把它變成一個可消費的、可體驗性的產品。
每經記者:華人文化和Discovery在國內主題公園上的分工是怎樣的?
黎瑞剛:此次合作是共同研發,華人文化主導產品開發階段的工作,版權方把控產品設計、調性與價值體現等方面,在決策意見上擁有重要話語權。華人文化將結合集團文娛業務版圖中的文旅、商業地產領域相關經驗,在Discovery的IP和品牌基礎上,重新設計一系列的用戶體驗,把它變成一個可消費的體驗性產品,主導并深入到相關的創意、設計、開發和落地運營模式探索中。
每經記者:Discovery主題公園要打造多久?
黎瑞剛:不會很快。產品的打磨需要相當長的時間。按照以往經驗,從海外拿到一些IP,非常快地產品化,其實到最后都不成功。尤其是運營,這一端很多細節都要充分考慮。未來,我們還會有一些除了產品設計之外的挑戰,比如需要建立穩定的、有持續運營能力的團隊。我們不會隨便拿一個IP來進行簡單消化,在我們整個設計過程中,會和國際上一系列優秀人才和專業公司密切合作,共同打磨這個產品。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