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4-12 18:28:17

全國人大代表、溫江區壽安鎮岷江村黨總支書記陶勛花給人留下的,是川西壩子能干女人的典型形象:思維迅速、反應敏捷、辦事利索、耿直爽快。
這些年,陶勛花帶領著鄉親們過上了好日子。通過打造縫紉居家靈活就業基地,岷江村培訓了技術人才300多人,解決了60多人的就業,村民制作的仿真熊貓,也隨“一帶一路”走出了國門。隨著村里人居環境和營商環境的改善,更多社會資本也來到了這里,“淼兮帳逢酒店”、“桂香九坊宿墅”等鄉村旅游項目,直接幫助村民實現就業增收。
溫江岷江村 何畔 攝
“鄉村振興,一定要把人留下來。”不管是在今年全國兩會上,還是回到村子里,作為全國人大代表和村黨總支書記,陶勛花心里一直惦念的,是如何把更多“人才”留在鄉村。
溫江區壽安鎮,是我國西南地區最大的桂花種植基地。花木種植是岷江村老百姓的支柱產業。2010年開始,受市場影響,花木銷售不景氣,村里40歲以上婦女也面臨著就業難。
“花卉苗木是老百姓收入主要來源,但現在市場波動大,價格便宜、銷售難。單靠地面上的附著物來賣,養活不了老百姓。”陶勛花直言,當前很多老百姓的收益都來自于務工,解決老百姓充分就業的問題,需要找到適合農村發展的新業態。
于是,陶勛花帶領村民們走上了轉型發展的道路。發展旅游民宿、手工手鐲和小微盆景,實現居家靈活就業。“農村用工是非常物美價廉的,尤其是手工藝品企業來說,企業可以派老師到村子上先培訓,然后成品再由物流送回去,這樣不僅解決了農村就業,還為企業節省了成本。”
位于岷江村的九坊宿墅
當然,村子里要想產業轉型,發展旅游民宿和小微盆景,同樣也需要大量專業人才。以小微盆景為例,由于在設計理念上有更高的要求,線上線下銷售也需要專業人來操作。關鍵是,人才到哪里去找?
陶勛花給出的答案是,讓返鄉大學生來引領、帶頭,帶動更多的叔叔阿姨來做這些工作。“我們的產品里也要融入文化、講好故事。返鄉大學生是鄉村振興建設中有知識、有理念、有文化的主力軍,是鄉村最重要的資源。
不過,陶勛花也直言,城市更容易成就年輕人,而農村想要留住大學生很難。”城鄉有區別,能夠返鄉創業的年輕人一定是有情懷的。所以要加大幫扶他們的力度,給這些人才創造機會、搭建平臺,讓他們真正留得住。“
據了解,從岷江村考上大學的年輕人都會得到來自村子里的資助金。目前,村里已經資助了二十多位大學生。陶勛花期盼著,希望有朝一日能有更多從村里走出去的大學生能回來,為家鄉建設出把力。
“以前,返鄉創業的大學生憑營業執照和畢業證就能夠獲得五千塊錢的創業資金。現在,這項資金增加到了一萬。未來能不能提升到兩萬、三萬,幫助他們解決更多困難?”她建議道。
陶勛花在全國兩會推介溫江手工熊貓
要想留下人才、要想留住產業,還需要有良好的人居環境和營商環境,這一點,陶勛花心里十分清楚。
“村民們對愜意的生活、身心的健康和生活質量有更強烈的渴望,這就需要我們打造更加美好的人居環境;社會資本講究回報,不會把錢投在‘水深火熱’的地方,要想吸引更多社會資本來,需要更好的營商環境。”陶勛花直言。
正因為如此,岷江村在人居環境和營商環境的打造上下了一番功夫。
此前,岷江村創新實行垃圾分類回收,打破村組限制,成立了院落長制度,負責本院落的衛生。平日里村民們將垃圾進行分類,每月月末統一交給垃圾回收公司處理,垃圾處理“岷江模式”被推廣到全成都。
以帳篷酒店為代表的新興旅游業態在岷江村逐漸興起
如今,陶勛花想要帶領村民們更進一步,把村莊整理得更加干凈。解決排污問題,讓村民吃上安全、干凈的自來水,成為了岷江村的下一個目標。
但是,川西散居的農村格局導致每家每戶居住分散,需要適度的聚居,來實現基礎設施統一建設。“我們要把村莊整干凈、提升人居環境,就要實現居住上的適度集中,散居是沒有辦法解決的。”
想集中修房子,就繞不開籌錢、算賬。最近,陶勛花一直在村里走訪鄉親們,聽取他們的意見,想辦法把房子修大一點、漂亮一點,同時讓村民們少出些錢。這樣工作看起來簡單,其實很不容易,但陶勛花下定決心,要把這件事推動下去。
溫江田園風光
“農村要想產業興旺,就必須實現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鄉村振興需要因地制宜,要發揮老百姓的智慧,通過調動老百姓的積極性,結合當地的人文地理情況,”她說:“川西壩子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退一步享受田園風光,進一步享受都市繁華。只有村莊干凈整齊,老百姓才會宜居宜業,社會資本也才會樂意進來助推鄉村振興。”
“現在正值陽春四月,溫江的一片田園風光景色宜人。”陶勛花告訴說,當前溫江在整個4月都在全面開展“春到溫江 樂享健康”系列主題活動,整合了全區各行各業資源為廣大來溫游客提供“一站式”觀光消費體驗。“也歡迎大家到溫江看看我們的美麗鄉村、綠色發展,感受溫江‘山水鄉愁入畫來’田園美景。”陶勛花談到。(文 / 梁宏亮)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