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04-12 18:41:19
2018年,達威股份實現營收3.56億元,但增收不增利。達威股份有關人士稱,主要是去年公司實施股權激勵,導致成本增加所致。而另一方面,達威股份2018年應收賬款也在快速增長。截至2018年底,達威股份應收賬款達到1.83億元,增長了35.56%。
每經記者|朱萬平 每經編輯|魏官紅
圖片來源:攝圖網
4月11日晚間,達威股份(300535,SZ)發布了2018年年報。去年,公司實現營收3.56億元,同比增加7.05%,但實現凈利潤4140.67萬元,同比減少19.99%,公司擬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1.05元(含稅)。
達威股份處于制革行業的上游,主要產品主要為皮革、毛皮加工所需包括清潔制革材料、皮革功能助劑、涂飾材料、著色劑等化工材料。“目前,國內皮革行業需求疲軟。”光大證券的研報稱。2018年,國內皮革行業龍頭——興業科技(002674,SZ)收入同比下滑14%。
2018年,達威股份應收賬款也大幅增長,由2017年底的1.35億元增長至2018年底1.83億元,增長35.56%。同時,應收賬款總額已占公司總資產的23.45%。“公司應收賬款增加主要是銷售規模增加所致。”4月12日,達威股份有關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稱。
4月11日晚,除了公布2018年年報外,達威股份還公布了2019年一季報。2019年1~3月,公司實現營收7619.86萬元,同比增長6.43%;實現凈利潤824.16萬元,同比增長2.13%。這基本上延續了達威股份去年整體的營收表現。
2018年,達威股份實現營收3.56億元,但增收不增利。達威股份有關人士稱,主要是去年公司實施股權激勵,導致成本增加所致。
達威股份業績一般,下游皮革行業需求不佳或是因素之一。目前,皮革主要用于制鞋、家私和汽車等領域,但去年上述三大領域的皮革需求有所減少。“近幾年,由于飛織、超纖等材料的沖擊,鞋面用皮革需求量有所減少。”今年3月底,興業科技在接受投資者調研時稱。
“去年,國內房地產市場調控趨嚴,以及汽車行業銷量整體下滑,對家私革和汽車革的銷售都產生了一定的不利影響。”某皮革行業上市公司高管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稱。
值得關注的是,2018年和今年1~3月,國內汽車銷量分別為2808.06萬輛和637.2萬輛,分別同比下降2.76%和11.3%。
去年,達威股份應收賬款也在快速增長。截至2018年底,達威股份應收賬款達到1.83億元,增長了35.56%,遠高于同期7.05%的營收增速。而在2015年和2016年,公司應收賬款增速分別為4.67%和6.61%。
“我們的銷售規模一直在增長,對應收賬款同步產生影響。”達威股份該人士稱,公司根據客戶規模、大小、信用條件的不同來執行收款政策。對于信用好的客戶會稍微拓寬期限,對于信用度較低的小客戶則可能會要求對方立即付款。目前達威股份絕大部分應收賬款均在1年期以內。
去年以來,達威股份在持續開拓新業務,探索新的盈利點。2018年3月,公司與孫蜀川、羅坤林等人,合資設立威遠木業并占股30%,加強木業領域的布局;2018年9月,公司出資5000萬元,設立全資子公司成都達威智聯實業有限公司,布局智能裝備行業。
“公司下游企業多為皮革類企業,有一定皮革機械的需求,設立達威智聯等公司是為了加強在皮革智能機械方面的研發、生產和銷售。”達威股份有關人士稱,此舉也是為了拓寬上下游產業鏈。
達威股份在2019年一季報中稱,2019年的重要計劃是完善三大事業部的組織架構,推進木業事業部、智能裝備事業部生產工廠的建廠進度。
具體而言,木業事業部要將制革廢棄物和多層木板相結合,打造新型實木木板的生態產業鏈;智能裝備事業部將首先發展皮革機械和木業機械兩大類產品。為此,達威股份2019年將組建并加強投資團隊,推進公司產業布局所需要的收購,完善皮革化學品、水性漆、人造革、木業、智能裝備等產業的業務。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