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04-12 12:43:20
近日,視覺中國由于一張黑洞圖片而被大家口誅筆伐。在一張小小的圖片領域,視覺中國這樣類似的圖片維權方做的是順風順水,打著所謂的版權的旗號,進行類似的假冒詐騙的行為,或者利用版權保護進行無邊界的惡意商業行為,這都是對社會風氣和商業道德的破壞,其對全社會產生的社會效益和道德效益都是極其負面的。
每經記者|李偉 每經編輯|張楊運
在中國的版權領域有一個很奇怪的現象,盜版書籍盜版音像很多,文章抄襲、論文剽竊層出不窮,小說電視劇“順手牽羊”地大量抄襲剽竊模仿他人的情節語言人設的也多,但是,在這些領域往往是版權受害者維權很難,或者無可奈何。
但是非常讓人驚異的卻是,在一張小小的圖片領域,維權做的是順風順水,圖片的所謂版權方耀武揚威,圖片的使用者們膽戰心驚,生怕稍微不小心就被巨額索賠。
甚至,僅僅靠圖片的“維權式營銷”就可以支撐起好幾個上市公司的主營業務。乃大奇也。
據媒體報道,多數媒體以及圖片使用量較大的公司近年來都遭遇到了這樣的圖片維權官司。律師函一份份來到,口氣都是一樣:“你某某圖片侵權了,一張索賠10000元,不愿意賠償的話,法院見。”媒體高層緊急開會商討對策,一想到官司會耗費多時和大量的人力以及差旅經費,一場官司下來,輸贏尚未定論,即使部分會贏的情況下,顯然也是得不償失的。那談判吧,賠償吧。于是,一張圖片可能以3000元、4000元或者5000元賠償完事。
其實,所謂的圖片維權方完全是利用了“訴訟耗時長久、費用大、得不償失”這樣的用戶心理,在這樣的邏輯基礎上,構建了龐大的“維權式營銷”的商業體系,而且越來越囂張跋扈,甚至敢于把國旗國徽、許多知名企業的公司名稱圖片、名人的肖像標注上版權標記來公開銷售,甚至敢于公然假冒被授權、把歐洲南方天文臺和EHT拍攝的、屬于人類文明共同智慧財富的“黑洞”圖片標上版權信息公然出售!
我就想問一句:“你咋沒有把每天東升西落的太陽,標注上版權標記售賣呢?讓每一個被太陽普照的全球人民都給你付費?”
所謂久走夜路碰見鬼。這次,視覺中國就真的碰上“鬼”了。這個“鬼”就在那個黑洞里出沒。

黑洞圖片,這可是全人類智慧的共有財產啊,這是人類認識宇宙的重大進步的標志,這樣的東西,你也敢于假冒有版權而公然銷售?《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在“第五條”里明確說:“本法不適用于:(一)法律、法規,國家機關的決議、決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譯文;(二)又在“二十二條”里明確規定:“在下列情況下使用作品,可以不經著作權人許可,不向其支付報酬,但應當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稱,并且不得侵犯著作權人依照本法享有的其他權利[1]:為個人學習、研究或者欣賞,使用他人已經發表的作品;[2]為介紹、評論某一作品或者說明某一問題,在作品中適當引用他人已經發表的作品;[3]為報道時事新聞,在報紙、期刊、廣播電臺、電視臺等媒體中不可避免地再現或者引用已經發表的作品”。
《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實施條例》的“第五條”中也做了明確界定“著作權法和本條例中下列用語的含義:(一)時事新聞,是指通過報紙、期刊、廣播電臺、電視臺等媒體報道的單純事實消息”。
這些都說明了只要是報道時事新聞,都可以合理使用版權。
這些圖片公司之所以可以把“維權式營銷”發揮成一個龐大的主業產業,就是利用了國人普遍的法律知識欠缺、喜歡息事寧人、花錢買平安諸如此類的心理。當然,也與我們的司法實踐中部分地方的低效率有關。
繼視覺中國的黑洞圖片事件后,媒體又挖掘出了另一個“大鱷”北京全景視覺網絡(新三板上市公司834877.oc)。報道稱這家圖片公司“九個月告了684次”,平均一天要告2.5家公司,屬于典型的“原告狂魔”,為此專門組建了一個“維權式營銷團隊”。報道稱,他們很多訴訟根本不出席,因為他們走的是“批量起訴”模式。
據內部人士透露,這些圖片公司的“維權式銷售”模式是:先把大量圖片散布在一些免費圖片網,供使用方使用,放水養魚;一旦某些公司使用多了,而且這些公司比較有實力,就開始所謂的“收割”了。如果比較小的公司沒有實力,就繼續養魚,靜待收割。
而且膽子越來越大,國旗國徽也敢于用來標注版權信息出售。弄虛作假的膽子也越來越大。本次的黑洞事件,視覺中國多次稱獲得歐洲南方天文臺授權,結果被媒體揭露出純粹就是假冒授權。
誠然,我們絕不否認由于有這些維權式營銷的存在,雖然他們是惡意的,但是,也在某種程度上加強了國人的版權意識,特別是媒體行業的“版權尊重”和“版權保護”意識,“版權尊重”和“版權保護”意識在媒體領域深入人心有他們的一份貢獻;但是,如果借助版權保護在某種程度上進行類似的假冒詐騙的行為,或者利用版權保護進行無邊界的惡意商業行為,都是對社會風氣和商業道德的破壞,其對全社會產生的社會效益和道德效益都是極其負面的。
這也是這次視覺中國黑洞圖片事件引發全民聲討的根本原因。畢竟,不論這個社會如何商業化,社會正義始終都是廣泛存在的。
此次,由一張黑洞圖片,引發了一場圖片的黑洞,其曲折過程真的讓人唏噓。還是讓人想起了那句話:“出來混,總是要還的!”
毫無懸念,今天股市上,視覺中國的股票開盤一字封死跌停板。

其實,這個開盤跌停,與其說是市場在經濟屬性上不看好公司的未來價值,還不如說是,市場是在道德屬性上給公司一個明確無誤的道德否定評價。在任何的商業領域,商業價值之外,還有道德價值和社會價值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