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美國超級真菌爆發,致死率60%,中國有18例?先別急,你得了解這些真相

每日經濟新聞 2019-04-11 13:44:17

 每經記者|周程程    每經編輯|孫志成 陳星    

_____20190411132138.thumb_head

圖片來源:攝圖網

致死率超60%、近50%感染者90天內死亡……近日,一則“超級真菌被美列為緊急威脅、中國已有18例確認感染”的消息刷屏。

4月8日,據多家美國媒體報道,一種名為耳念珠菌的“超級真菌”在美國多地爆發,目前美國已有587例確診病例。該真菌導致病人“神秘感染”,并被美國疾病防控中心(CDC)列為“緊急威脅”。

什么是耳念珠菌

耳念珠菌是念珠菌的一種。念珠菌是真菌中最常見的條件致病菌。它常寄生于人的皮膚、口腔、陰道和腸粘膜等處,當機體免疫機能低下或正常寄居部位的微生態環境失調,就容易引起念珠菌病。

念珠菌可引起皮膚粘膜淺層或全身系統性感染,感染不同部位可引起不同的疾患,除皮膚念珠菌病外,還有念珠菌性口腔炎、陰道炎、膀胱炎、腎盂腎炎、腦膜炎、菌血癥和膽道感染等。

念珠菌感染(圖片來源:哈佛大學醫學院官網)

據CDC官網介紹,耳念珠菌是一種多重耐藥真菌,感染通常在醫院等環境內傳播,有免疫系統缺陷或免疫系統受損的人是易感染人群。

該真菌感染最初的癥狀是發燒、疼痛和疲勞,并伴隨各種器官衰竭、呼吸衰竭等表現,如果感染擴散到血液、大腦或心臟,甚至會奪人性命。目前,超過1/3的侵襲性感染者會在一個月內死亡。

2009年,東京一家醫院的醫生從一位70歲老年患者的耳部發現了這種真菌,隨后10年間,這種真菌就傳遍了全球,截至今年2月28日,全球已經有30多個國家報告了耳念珠菌感染病例。

培養皿中的耳念珠菌菌株(圖片來源:美國CDC官網)

《紐約時報》報道稱,去年5月,紐約市西奈山醫院為一名老年男子做腹部手術時,通過血液檢測發現他感染了一種新型“神秘而致命”的真菌,醫院迅速將其隔離在重癥監護室。該男子最終在住院90天后死亡,但這種致命的真菌卻頑強地存活下來。病房很多地方都遭到了入侵,院方為此對墻壁、病床、門、水槽、電話都進行了特殊消毒,甚至拆除了部分天花板和地板。

據CDC數據,截至3月29日,美國已有587例耳念珠菌確診病例,30例疑似病例。

“接觸過的地方都被感染了,墻壁、床、門、窗簾、電話、洗手池等”,醫院院長Scott Lorin對媒體表示房間的所有地方都布滿了這種真菌。

據中國新聞網報道,4月8日,中國工程院院士、第二軍醫大學長征醫院皮膚科教授廖萬清表示,截至目前,中國已確認18例超級真菌臨床感染病例。

但是據中國證券報,中國疾控中心4月10日稱,相關的數據并不是由該中心發布,因此不予置評。

中國出現大規模傳染的可能性較小

專家指出,耳念珠菌之所以被稱為“超級真菌”,一是因為耳念珠菌耐藥性比較強,部分耳念珠菌菌株對臨床常用的三大類抗真菌藥都有耐受性(包括唑類、多烯類和棘白霉素類藥物)。二是血液感染致死率高。

CDC表示,超過90%的耳念珠菌感染對至少一種藥物有抗藥性,有30%的對兩種或多種藥物有抵抗力。

中國的首例“超級真菌”感染病例于去年發現,是一位患有腎病綜合征和高血壓的76歲患者。

2018年5月,北京大學人民醫院教授王輝和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真菌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黃廣華帶領的團隊通過合作研究,報道了中國首例“超級真菌”感染病例,并對該菌的臨床和生物學特征做了系統分析,研究了中國第一株“超級真菌(BJCA001)”的形態、毒性因子、耐藥性以及致病性特征。

與多個國家報道的多重耐藥菌株不同,中國菌株BJCA001對臨床上常用的抗真菌藥物普遍比較敏感。此外,還發現硫酸銅對“超級真菌”具有很強的生長抑制效果,該發現為醫院內感染防治提供了新途徑。

圖片來源:微博 中科院之聲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從整體趨勢看,全球“超級真菌”感染者數量的確越來越多,可以稱為爆發性流行。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皮膚科副主任醫師黃青對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news)記者表示,目前來看,主要是院內感染,這些患者住在醫院里,本身的免疫力較差,可以認為耳念珠菌是一種條件致病菌。而免疫力正常的人一般是不會感染耳念珠菌的。

西京醫院皮膚科副主任醫師張海龍也對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表示,感染耳念珠菌具有限定人群的特征,容易感染有免疫力缺陷的人,例如老人、腫瘤患者等,特別是做過放化療的病人,幾乎被摧垮的免疫力在尚未恢復前,還處于十分虛弱的窗口期時,就很容易被感染。

在張海龍看來,應該加強抗菌藥物的管理。抗生素的濫用會引起菌落失調,就好比把麻雀打掉了,蟲子自然會長起來一樣。使用抗生素,則可能殺滅優勢菌種的同時,原有的弱勢菌種由于對藥物不敏感反而會借此大量繁殖。

黃青認為,基于感染耳念珠菌的限定人群來看,我國耳念珠菌出現大規模傳染的可能性較小。

醫藥股掀起漲停潮

4月11日,超級細菌板塊、維生素板塊大漲。未名醫藥、四環生物、聯環藥業等個股再度漲停,海王生物、魯抗醫藥、東北制藥等個股均漲逾5%。


此前一天,醫藥板塊也全線上漲,Wind數據顯示,4月10日維生素指數大漲逾4%、抗癌指數漲超3%,基因檢測、創新藥和生物疫苗等概念板塊漲幅均超過1%。

市場人士分析認為,這些股票的上漲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

首先,“超級真菌”在美等多地爆發是催化劑。

其次,多數醫藥板塊企業一季報顯示營收向好。

第三,在申報的科創板企業中,醫藥企業表現積極,整個醫藥行業的估值有拉升的預期。

不僅是耳念珠菌,有關細菌對抗生素耐藥性不斷增強、“超級細菌”出現的新聞頻發,背后與抗生素的濫用也不無關系,加強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顯得尤為重要。

黃青也舉例說,目前臨床上對于達克寧(硝酸咪康唑)的處方已經越來越少了,因為目前對于咪康唑的耐藥菌株越來越多。真菌是一個有機體生命體,會出現各種變異來應對外部威脅,這是自然規律,臨床需要強化抗菌藥物的管理。

值得注意的是,據一份由英國政府資助的報告顯示,到2050年,全球范圍內的耐藥性感染可能造成1000萬人喪生,目前這個數字約為70萬人。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美國 超級真菌 爆發 致死率 真相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