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報 2019-03-17 07:37:05
位于波羅的海東岸的愛沙尼亞是一個總人口只有130萬的小國家,然而這里卻有Skpye、Taxify等四家估值十億美元以上的獨角獸企業以及500多家創業公司,擁有3700個IT公司,IT解決方案出口到130個國家。99%的愛沙尼亞人都擁有一張數字化身份證,這張身份證意味著,創業者可以輕松在愛沙尼亞開設銀行賬戶、注冊數字公司,完成這個過程只需18分鐘。在這個國家,正掀起一股“學中文”熱潮。

愛沙尼亞塔林老城街景 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果在2月末的時候從空中俯瞰愛沙尼亞這片土地,你首先會看到蜿蜒的海岸線和陸地上茫茫的白雪。海的北面是芬蘭,從那里的赫爾辛基機場出發,半小時可達愛沙尼亞首都塔林。每到周末或者節假日,很多游客愿意在愛沙尼亞首都塔林待上一天,享受當地的美食和低物價。
愛沙尼亞位于波羅的海東岸,芬蘭灣南岸,西南瀕臨里加灣,南面和東面分別同拉脫維亞和俄羅斯接壤。這個國家擁有大量油頁巖、石灰石以及覆蓋47%領土的森林。這意味著,他們自己用頁巖氣生產的電力可以滿足整個國家對于電力的需求。
然而出名的不僅僅是這些自然資源,愛沙尼亞還是世界上人均獨角獸企業數量最多的國家。這個人口僅為130萬的小國家催生了Skpye、Taxify等四家估值十億美元以上的獨角獸企業以及500多家創業公司,擁有3700個IT公司,IT解決方案出口到130個國家。
而現在,這個滋生了眾多初創企業、高度數字化的國家越來越將目光投向了中國。據商務部數據,截至2018年8月,中資在愛累計直接投資378萬美元,工程承包營業額1600萬美元。2月21日,愛沙尼亞議長內斯托爾(Eiki Nestor)表示,對于愛沙尼亞來說,擁有開放的經濟是發展的唯一可能;愛沙尼亞的初創企業也很有競爭力,希望獲得更多關注。
2月22日,在愛沙尼亞市中心的一家辦公室里,一家名為Stigo的初創企業忙碌起來。這家折疊電動車企業的CEOArdoReinsalu和他手下的設計師正在研究更易攜帶、更輕便且更具備設計感的產品。不久后,愛沙尼亞人設計好的圖紙將出現在中國常州的一家工廠中,并投入生產。這些電動車目前出現在北京的一些駐華大使館內,更多地則是從中國發往德國等歐洲國家。
為什么選擇“中國造”?Ardo介紹,他們原計劃在歐洲生產,但他們在中國找到了兩家大型中國電動車制造企業作為合作伙伴,并且有專門的管理辦公室在常州以保證質量;此外,如果想要獲得中國市場,那么在中國設廠也是必然的。“中國的本土電動車很便宜,我們沒辦法跟他們競爭;所以我們專注于那些更看重功能和設計感的白領人群。”Ardo介紹,目前一輛折疊電動車的成本價格是1300歐,租賃月費約399人民幣,主要面向的還是歐美國家的商務人士;他們也在積極設計和生產適用于中國法律的、帶腳蹬子的折疊電動車,意圖在不久之后獲得更多的中國市場份額。
已經有一些來自中國的訂單了。Ardo介紹,大型的工業園區的顧客希望租用他們的電動車,幫助他們的員工減少從辦公室到工廠的距離。“我們知道怎么設計電動車,”Ardo認真地指點著墻上各式各樣的電動車模型圖說,他們可以提供定制服務;此外,如果有人希望開拓歐洲市場,他們也可以幫助中國商家設計符合歐洲標準的電動車。
Taxify則是另一家在當地赫赫有名的公司,該公司此前曾獲得中國的共享出行企業滴滴的投資。其公司創始人Martin介紹說,
類似Stigo這樣充滿生機的初創企業在愛沙尼亞有500多家,而這個數目還在增加。愛沙尼亞企業和信息技術部長塔米斯特對經濟觀察報介紹,在愛沙尼亞,由于本地高度的數字化,從申請到開通一個企業,只需要18分鐘。
比起被當成是東歐國家,愛沙尼亞人更愿意被稱為“北歐國家”。以愛沙尼亞現在的面貌,雖然與隔海相望的瑞典、芬蘭等國有一些差距,但其人均GDP已達到俄羅斯的3倍,確實與28年前那個愛沙尼亞有本質區別——在政府從上世紀90年代推動的“數字愛沙尼亞”(e-Estonia)計劃之前,愛沙尼亞只是個剛剛從前蘇聯獨立、自然資源匱乏、行政管理體系落后的國家。“有超過一半的家庭沒有電話線。”愛沙尼亞塔林大學講師胡特納回憶說。

愛沙尼亞首都塔林卡德里奧花園全景 圖片來源:攝圖網
而現在的愛沙尼亞是一片完全數字化的土地。在數字領域,愛沙尼亞政府對所有的新技術都表現出了極大的熱情。愛沙尼亞企業和信息技術部長塔米斯特在接受經濟觀察報采訪時表示,目前,愛沙尼亞正在重點關注人工智能領域,預計將在“幾個月后”出臺人工智能戰略,以明確如何在公共和私營領域支持這項技術的發展。
對于數字化的應用體現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在這里,大部分的地區都有免費無線WI-FI;此外,如果你有一張當地的電子身份證,這意味著你的申報公司、報稅、大選投票、看病、貸款等活動都可以在網上進行,你甚至找不到一張可以填表的紙張。非本國公民亦可申請電子身份證。從2014年開始,愛沙尼亞就對非公民開放了該項申請,并稱之為電子居住(e-Residency)。
目前,有99%的愛沙尼亞人都擁有這張數字化身份證。這張身份證意味著,創業者可以輕松在愛沙尼亞開設銀行賬戶、注冊數字公司,完成這個過程只需18分鐘。額外的紅利是,愛沙尼亞是歐盟成員國,在此地成立后的企業也就自動成了歐盟企業。
在Tieto愛沙尼亞商業發展經理梅林看來,數字化正是愛沙尼亞的初創企業林立的根本原因。他認為,愛沙尼亞本土市場比較小,想要獲得國際市場,數字化是最好的途徑。
2017年11月,在中國-中東歐國家領導人會晤期間,兩國簽訂了“一帶一路”合作備忘錄、數字絲路合作備忘錄和電子商務合作備忘錄等三項合作文件,標志著兩國關系進入全新發展階段。愛沙尼亞議長內斯托爾(Eiki Nestor)認為,中愛兩國在數字化合作方面有廣闊前景。
10年前,從赫爾辛基機場到倫納特·梅里塔林國際機場轉機的人群中,鮮少見到中國人的身影;而現在,愛沙尼亞人卻發現,中國人出現的頻率大大增加了。在當地的塔林大學和塔林理工大學,已經有中國留學生在此學習;甚至于,在塔林老城區,一些掛著紅燈籠的中國餐館也喜氣洋洋地招呼著客人了。
此外,有關中文方面的學習也越來越受到愛沙尼亞人的重視。據當地孔子學院的負責人JekaterinaKoort女士介紹,想要去中國的游客希望能學點中文來在中國過得更順利;商人們則希望能進行中文的高端交流;有錢有閑的家庭主婦也會想要學點中文來充實自己,誰知道哪天能用到呢?
在孔子學院隔壁的教室,大約十幾個學生正在學習中文。正如中國人看到外教會羞澀,這些愛沙尼亞學生面對黑頭發黃皮膚的中國人也相當羞澀。臺上的中文老師讓臺下的學生用中文回答時,一位小伙子不好意思地用英語作答說,I am afraid now(我有點害怕說不好)。但事實上,他接下來的中文回答字正腔圓。
中文甚至可以幫助愛沙尼亞本地人的事業。Jekaterina Koort說,即使愛沙尼亞很小,并不如那些大國引人注目,但中國的人口基數很龐大,即使有很小一部分中國游客注意到愛沙尼亞,愛沙尼亞也依然能接待相當多的游客來發展旅游業,這個時候會中文的翻譯和地接就顯得很有市場。
經濟觀察報 張文揚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